1、【常识判断】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DNA是一种生物大分子
B: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C: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唯一载体
D:DNA的结构一般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它包含有遗传信息,担负着生命的遗传功能,A项说法正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B项说法正确;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核酸,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C项说法错误;DNA的结构目前一般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个阶段,D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延安精神”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为核心内容
B: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沂蒙精神”的鲜明特质
C:“焦裕禄精神”体现了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
D: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说法不准确。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指的是西柏坡精神。
B项说法准确。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的鲜明特质即“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C项说法准确。2014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各自岗位上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的概括展现了焦裕禄精神的深刻内涵。
D项说法准确。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3题
3、【常识判断】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B: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正确答案:C
解析:
A项中,司马迁修史记是在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时期,文景之治则是在汉初,王莽篡汉是在西汉末年,选项时序错误。
B项中,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北宋初期,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期,岳飞抗金则是在南宋,选项时序错误。
C项中,齐桓公是在春秋时期,商鞅是在战国时期,秦统一天下是在战国末期,选项时序正确。
D项中,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初唐,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中期,黄巢起义则发生在唐末,选项时序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法治建设经历了多个重大节点。下列关于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举措,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②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
③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
④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正确答案:A
解析:2011年伊始,吴邦国同志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1999年,“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写入宪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的惨痛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故本题的正确顺序应是③②①④。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关于人体的生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在流汗时汗腺内的盐分浓度会降低
B:蚊虫叮咬造成的皮肤发痒属于过敏反应
C:打嗝声是由胃部痉挛和声带闭合造成的
D:皮肤受伤流血处的血管会先扩张后收缩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汗腺是一种皮肤附属结构,有分泌汗液的作用。人体在流汗时汗腺内的盐分浓度会升高。
B项说法正确。蚊虫叮咬皮肤时所释放的唾液,会在皮肤组织产生刺激性的反应,造成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这些症状属于过敏反应。
C项说法错误。打嗝是指膈肌收缩、痉挛,当空气进入肺部时,两侧声带突然闭合所表现出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打嗝声不是由胃部痉挛和声带闭合造成的。
D项说法错误。人体皮肤受伤流血时,受伤处的血管会发生反射性收缩,局部血流减慢,以促进止血,并不会先扩张后收缩。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是指(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A: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
B:在党政机关工作
C:行使公共权力
D:依法履行公职
正确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7、【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第一部新歌剧是《白毛女》
B:“信天游”流行于陕北一带
C:京剧已经有200多年历史
D:黄梅戏是流行于湖北黄梅的地方戏曲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白毛女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1945年初作于延安,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B项说法正确。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C项说法正确。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D项说法错误。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7题,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8、【常识判断】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来看,下列杯子的使用方法对人体最没有危害的是:
A:用玻璃杯喝冰橙汁
B:用不锈钢杯喝碳酸饮料
C:用塑料杯盛放刚烧开的水
D:用内壁涂有彩釉的陶瓷杯喝热姜汁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当选。玻璃杯由无机硅酸盐类烧制而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且其在烧制的过程中不生成有机的化学物质,在使用时不用担心化学物质会被摄入人体。此外,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不易残留污渍。
B项不选。不锈钢材质对于酸性饮料不具有防腐蚀特性。长时间使用不锈钢水杯装碳酸饮料不仅会腐蚀水杯内壁,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项不选。塑料杯不建议用来盛放开水,因为制作塑料杯的主要材料聚碳酸酯(PC)含有双酚A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遇热后就会分解出来。
D项不选。陶瓷杯内壁若涂有彩釉,当杯子盛入开水或者酸、碱性偏高的饮料时,彩釉中的铅等重金属元素就容易溶解在液体中。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现象中光的性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物体经过小孔能够成倒立的像
B: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出彩色条纹
C:观看立体电影时需要佩戴3D眼镜
D:光线经过不透光圆屏会在中心轴线上形成亮斑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物体经过小孔能够成倒立的像,体现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项,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出彩色条纹,属于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项,3D眼镜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具有波动性。
D项,光线经过不透光圆屏会在中心轴线上形成亮斑,属于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C、D三项均体现了光的波动性,而A项体现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性质。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关于经济制度与宪法关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自德国魏玛宪法以来,经济制度便成为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B:宪法对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成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我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范围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D
解析:《魏玛宪法》是现代宪法的源头。魏玛宪法首次详细规定了经济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专门做了规定,有“经济宪法”之称。故A正确;宪法是根本大法,其中对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自然构成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例如我国宪法就直接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故B正确;《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C正确;《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项说法明显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