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471

发布时间:2022-10-06 21:51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在不同语言中,数字的发音和写法都不一样。一些科学家认为,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会对人们大脑处理数学信息的方式产生影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相比欧洲,亚洲地区的人们在进行数量大小比较时,大脑中个别区域的活跃程度有所不同

B:在同一国家,不同方言区的人们进行数学运算时,大脑语言区的神经传递路线并不十分一致

C:研究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心算时主要依赖大脑的语言区,而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主要动用了大脑的视觉信息识别区

D:研究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们在计算数学题时会选择不同的思考方法,但都会不同程度地依赖大脑的语言区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是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会对人们大脑处理数学信息的方式产生影响。
A项,进行数量大小比较时,个别区域活跃程度不同,支持了题干结论,但力度有限。
B项,不同方言的文化背景相差不大,且“并不十分一致”支持力度也有限。
C项,通过不同母语的人心算时大脑活动区域的不同,直接支持了题干结论。
D项,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运算时依赖大脑语言区,与题干论述无关。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3题

2、【判断推理】一组随机挑选出来的人看了一位演讲者给一群人数较多且注意力集中的观众做关于环境道德的讲座,另一组随机挑选出来的人看了同一位演讲者以同样方式给一群不太专心、人数较少的听众做相同的讲座,前一组人认为演讲者思考深入、自信;后一组人认为演讲者表达模糊、冗长。
上述材料最好的反驳了以下说法中的:

A:同样的社会行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给不同人的感受可能很不一样

B:随机选出的一批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认识可能达成一致

C:一个听众对演讲者发言的评论可能受到其他人的态度的影响

D:人们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他的谈话内容和说话方式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给出了两组对比实验,演讲的主体、内容和方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一部分观众人数多且注意力集中,一部分观众人数少且不太专心;结果是两组随机抽取的人对演讲者的评价相差很大。
A项,“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实验内容无关,材料无法反驳此说法。
B项,“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也与实验内容无关,因此题干不能反驳此观点。
C项,“听众的评论会受他人态度的影响”,题干支持了这一说法。
D项,“人们对演讲者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它的谈话内容和说话方式”,说明其它观众的态度对评价的影响不大,显是对D项的有力反驳。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3、【判断推理】企业道德是指在企业这一特定的社会经济组织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综合。按照道德活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企业的组织道德和员工个人的职业道德。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属于企业道德的是:

A:企业管理者通过学习,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员工管理效率

B:为签订一个合同,某企业在完全合乎本国法律手续的条款中规定,要求对方企业捐款125万元建立一个儿童医院

C:国际市场营销者在向外国市场销售产品和服务时,营销人员需要了解东道国文化的行为和规则

D:在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商品营销谈判中,经理人员的权威很大,因此谈判接触往往在较高层次进行

正确答案:B

解析:企业道德定义的关键信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A项企业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C项营销人员了解东道国文化、D项谈判的接触层次都不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B项,要求对方企业捐款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道德活动。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4、【判断推理】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地震并非人力所能影响或控制,但是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却显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是导致地震频发的原因。对此,有反对者指出,地震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引起地球板块运动,从而刺激地震的发生。但研究人员也强调,虽然板块运动可能会导致地震出现,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非突发性的事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A:之前科学界公认,地震引发的地壳运动会对气候的变化带来影响

B:研究结果显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C:印度洋季风使得印度洋板块活动加速大约20%,每年多移动约1厘米的距离

D: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是否会导致更大规模地震的发生,还未得到相关证据证实

正确答案:B

解析:反对者的观点:地震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而非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导致的。  
A项,指出地震会影响气候是之前科学界公认的,但是科学界公认的结论也不能说明地震不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不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排除。  
B项,指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导致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又引发地震,所以归根结底地震还是由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引起的,而气候变化只是中间的过程,并非地震的根本原因,能够削弱反对者的观点,保留。  
C项,指出印度洋季风加快了印度洋板块的活动速度,但并未说明地震的原因,不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排除。  
D项,指出没有相关证据证实全球气候变暖是否会导致更大规模地震发生,说明不了地震是否由气候变化引起,不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75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75题

5、【判断推理】内隐学习是指一种无需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在于人们潜意识地获得某种知识,而且无需意志努力就可以将这些知识提取出来,并应用于特定任务的操作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内隐学习的是:

A:生长在京剧世家的孩子耳濡目染,很小就会唱京剧

B:小张在高考前做了大量数学习题,因此在数学考试中获得高分

C:小李经常看别人下象棋,时间一长,他也掌握了下象棋的方法

D:儿童无需系统地学习语词和语法规则,不知不觉地就会说母语

正确答案:B

解析:内隐学习的定义要点:无需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
A项,耳濡目染符合内隐学习的定义,属于内隐学习。
B项,考前做了大量数学习题,是有意志的努力,不符合内隐学习的定义要点。
C项,通过长时间地看而掌握了方法,符合内隐学习的定义,属于内隐学习。
D项,不知不觉地就会说母语是在无意志努力的潜意识学习,属于内隐学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某校准备在校庆典礼上由学生仪仗队表演队列转换,二百多名学生练习不同队列的转换。如果他们排成5列人数相等的横队,则剩下两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如果他们排成7列人数相等的横队,也是剩下两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如果他们排成3列人数相等的横队,则只剩下一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
请问,当他们的队伍变换为4列人数相等的横队时,以下哪项是最可能发生的情况?

A:同学们刚好排成4列

B:同学们排成4列后,剩下一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

C:同学们排成4列后,剩下两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

D:同学们排成4列后,剩下三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等价于求一个数,它满足“除以5余2,除以7余2,除以3余1”,且为两百多。由于此数除以5和7都余2,则它除以5和7的最小公倍数35也余2,即可以写成35n+2的形式,当n=1时,35n+2=37,正好满足“除以3余1”。由于3、5、7的最小公倍数为105,故人数可以写成105m+37,由人数为两百多可知,m=2,105m+37=247。由于247÷4=61……3,即排成4列后,剩下三个同学喊口号。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有三户人家,每家有一孩子,他们的名字是:小梅(女)、小媚(女)、小明(男);孩子的爸爸是老王、老张和老陈;妈妈是刘蓉、李玲和方丽。对于这三家人,已知:(1)老王家和李玲家的孩子都参加了少女舞蹈队;(2)老张的女儿不是小媚;(3)老陈和方丽不是一家人。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老王、刘蓉和小梅是一家

B:老张、李玲和小媚是一家

C:老王、方丽和小媚是一家

D:老陈、方丽和小明是一家

正确答案:C

解析:排除法。由(1)可知,老王和李玲不是一家,且两家的孩子都是女的;进而由(2)可知,老张的女儿是小梅,且老张和李玲是一家,排除A、B两项;由(3)可排除D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8、【判断推理】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趋异适应,是指同种生物如长期生活在不同条件下,为了适应所在的环境,会在外形、习性和生理特性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别。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趋同适应的是:

A:北极熊由棕熊进化而来,皮毛为白色,与北极的环境颜色相同,有利于捕食,肩部呈流线型,足掌有刚毛,可使其在冰上行走而不滑倒

B:草食性鱼类的粪便可促进蜉蝣生物的繁殖,为鲢鱼、鳙鱼提供饵料。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可使水质变清,有利于草食性鱼类的生活

C:蓖麻在我国北方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而在南方却是呈树状的多年生植物

D:哺乳类的鲸、海豚、海象、海豹,鱼类的鲨鱼,它们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但都长期生活在海洋中,整个身躯成为适于游泳的纺锤形

正确答案:D

解析:趋同适应的定义要点:①不同物种;②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③适应环境的类型。
A项,北极熊由棕熊进化而来,两者并非不同物种,不符合要点①。
B项,说的是两种生物互利共生,并非不同物种在相似环境中接受环境选择,明显不符合定义。
C项,说的是蓖麻这一种植物在北方和南方的不同表现,并非不同物种,不符合要点①。
D项,鲸、海豚等是哺乳类,鲨鱼是鱼类,属于不同物种,但它们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为适应环境而发展出相同的纺锤形身躯,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65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56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56题

9、【判断推理】某企业董事会有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位董事,他们执行集体决策制度。制度规定,如果赞成票数达与会人数的一半以上,一项决策就能通过,否则不能通过;每位董事必须对所有决策提案行使表决权,要么赞成,要么反对,不得弃权。在一次决策会议上,董事悉数到齐,需要对1号、2号、3号等3项提案进行决策表决。已知:
(1)对这3项提案,每位董事都至少赞成一项,至少反对一项;
(2)甲赞成1号提案,但反对2号提案;
(3)乙赞成1号和3号提案;
(4)戊只赞成1号提案;
(5)庚反对1号和2号提案。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1号提案不能通过

B:2号提案能通过

C:2号提案不能通过

D:3号提案不能通过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1)和(3)可知,乙反对2号提案;根据(4)可知,戊反对2号提案;根据(2)和(5)可知,甲和庚也反对2号提案。则至少有4人反对2号提案,2号提案不可能通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0题

10、【判断推理】75.小曾在某银行开了账户,并且办理了网上银行业务。可是过了不久,小曾就发现自己账户上的三万块钱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网上操作被转走了,而该账户的密码只有自己知道,从未泄露给他人。小曾找到银行,要求银行承担责任,而银行非常肯定的认为责任不可能在自己,肯定在小曾,虽然小曾没有故意泄露密码,但是有可能无意为之了。
以下各项中,最能支持银行观点的是:

A:小曾对妻子特别好,而妻子对小曾却有异心

B:小曾喜欢喝酒,而且经常醉得不省人事

C:该银行的网银系统无懈可击

D:该银行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正确答案:C

解析:银行的观点是责任在于小曾,其密码可能是不小心泄露的。要加强银行的观点就要说明银行不可能有过错,C项说明银行的网银系统方面没有问题,则密码只能是小曾不小心泄露的,支持了银行的观点。
A、B两项都提出了一种小曾无意泄露秘密的可能,其支持力度不如C项;D项银行以前没发生过类似事件不能证明现在不发生,因此也不能支持银行的观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