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530

发布时间:2022-10-18 16:22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在历史使命的________下,唯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引

B:召唤

C:指导

D:召集

正确答案:B

解析:“召集”指通知人们聚集起来,发起者一般为人,与“历史使命”搭配不当,排除D。“指引”意为指点,引导,常与方向等搭配,与“历史使命”搭配不当,排除A。“指导”意为指示教导,主语常是人,也无法与抽象的“历史使命”搭配,排除C。“召唤”意为用某种方式或方法把人们叫来(多用于抽象事物),与“历史使命”搭配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1题

2、【言语理解】

2020年12月,德尔黑和三位同事在《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文章,他们认为葛洛格将温度和湿度混为一谈了。潮湿的环境使植物生长茂盛,这为动物躲避捕食者提供了荫蔽。因此,动物在潮湿的地方往往颜色更深,以伪装自己。德尔黑说,许多温暖的地方是潮湿的,但潮湿又凉爽的森林也是有的,比如塔斯马尼亚的森林,那里也有最黑的鸟类。

从这段文字可推断出:

A:

德尔黑的观点,动物的颜色在温度低的地方会是浅色的

B:

葛洛格的观点,温暖而潮湿的地区,鸟的羽毛颜色会是深色的

C:

葛洛格的观点,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鸟的羽毛颜色会是深色的

D:

德尔黑的观点,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鸟的羽毛颜色会是浅色的

正确答案:C

解析:

A、D两项错误,由“他们认为葛洛格将温度和湿度混为一谈了”以及后文论述的潮湿环境与动物颜色深浅的关系可知,德尔黑认为动物颜色深浅和湿度有关,而葛洛格认为动物颜色深浅和温度有关。“温度低的地方”“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均侧重温度因素,属于葛洛格的观点范畴,不是德尔黑的观点,且D项认为温度高鸟的颜色会浅与两种观点都不符,排除。

B项错误,“温暖而潮湿”提到两个因素,但德尔黑认为葛洛格“将温度和湿度混为一谈了”,因此葛洛格认为鸟的颜色与湿度无关,排除。

C项正确,“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侧重温度因素,符合葛洛格的观点,当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6题

3、【言语理解】中国古代称外国为“番”。出于表示尊敬、臣服等原因,这些番邦会派使节来朝见皇帝。众多番邦使节云集朝堂,为了便于皇帝逐一认识,负责典礼的大臣就将各位使节分成两列,皇帝按照先后次序,先左后右与使节寒暄交谈,依次类推。交谈之前,典礼官都会报告这些番邦国家的称号,即所谓的“番号”,因此番号就有了依次编号的意味。在现代汉语中,番号一般特指部队编号,主要是按照部队的性质、编制序列和数字顺序授予的部队名号。
这文字主要介绍了:

A:现代部队编号的起源

B:“番号”一词的来源及含义

C:古代番邦朝见的热闹场景

D:古代皇帝接待使节的礼仪程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中国古代称外国为“番”;然后指出“番号”一词来源于番邦使节云集朝堂,皇帝按照先后次序与使节寒暄交谈,故番号具有依次编号之意;最后指出,在现代汉语中,番号一般特指部队编号。总结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番号”一词的来源及含义。
A项,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番号”一般特指部队编号,但二者并不等同,该项偷换概念,且文段主题词为“番号”,该项未体现文段主题词,排除。
B项是对文段主旨的正确表述,当选。
文段论述“古代番邦朝见的热闹场景”和“古代皇帝接待使节的礼仪程序”是为了解释“番号”的起源,C、D两项非文段重点,且未体现主题词“番号”,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

4、【言语理解】“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的。19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其引入中国。当时引进这样一个概念,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是被逼出来的。古人从不称自己的学问为“国学”,而直称其为儒学、道学、理学、心学、佛学、玄学、子学等。“国学”概念出现之后,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
根据这段文字,“国学”的哪一方面不能确定?

A:诞生背景

B:具体所指

C:传播过程

D:概念来源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当时引进这样一个概念,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是被逼出来的”可知,“诞生背景”可以确定,排除。
B项,由“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可知,国学的“具体所指”无法确定,当选。
C项,由“19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其引入中国”可知,“传播过程”可以确定,排除。
D项,由“‘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的”可知,“概念来源”可以确定,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8题

5、【言语理解】与经济的影响相比,现在的中国在对外方面缺乏有力的文化表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不久前说:“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他举例说,在图书出版方面,中国近年来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是1比10。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4068种,出口只有14种。从日本引进694种,出口22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最近也在一本书中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作者举撒切尔夫人的话是为了说明(    )。

A: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

B:中国近年来在图书出版方面逆差严重

C: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国的文化发展速度

D:中国对外方面的文化表现远远落后于经济方面的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为中心句,指出“与经济的影响相比,现在的中国在对外方面缺乏有力的文化表现”,接下来引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以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话都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41题

6、【言语理解】中国语言丰富多彩,有时相反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请选出两个句子表意不同的一组:

A: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B:他差点踩到蛇;他差点没踩到蛇

C:他朝思暮想,好不容易盼来了相见的日子;他朝思暮想,好容易盼来相见的日子

D:谁不知道你不会计算机;谁知道你不会计算机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中前一句的意思是人人都知道你不会使用计算机,后一句意思是没人知道你不会使用计算机,意思不同。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唐晓娟不得不对赵阳这种不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两人矛盾的方式表示十分的遗憾。
唐晓娟是否赞成赵阳的做法?

A:赞成

B:不赞成

C:没有明说

D:与此无关

正确答案:B

解析:“不得不对”,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即“对”。代入原文就是“唐晓娟对赵阳这种……方式表示十分的遗憾”,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这个家伙不仅心思       ,而且胆量过人,刚才这件事客气地说是对事物观察的仔细,不客气地说,那可是欺上瞒下的行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密

B:缜密

C:周密

D:细密

正确答案:B

解析:严密:周到,没有疏漏。缜密:细致周密、谨慎细密(多指思想)。周密:周到细密。细密:细小而密集,不粗疏。“心思”与“缜密”是习惯搭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公众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人,拥有保护环境的最大动机,只要有合适的渠道,就能释放出巨大能量。中国公众目前的环保参与程度还很低,原因不是公众环保意识淡漠,而是缺乏参与渠道。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良性的公众参与不仅能弥补政府力量之不足,还能大大提高公众对政府政策的认同度,更能提升国民的公共道德素质。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公众参与环保的驱动力大

B:中国公众目前环保参与程度不高

C: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作用明显

D:目前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不畅通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共三句话,第一句首先表明只要有合适的渠道,公众在环保问题上就能释放出巨大的力量;第二句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即公众“缺乏参与渠道”;第三句说明公众的良性参与会产生什么作用,意在说明的还是公众参与渠道的重要性。故整个文段都是围绕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展开。四个选项中与之相符的只有D,故为正确答案。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

从时间的精密测量与相对论的密切关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万物相通的奥妙。根据广义相对论,地面(或任何星球)上的两点之间,如果高度不同,时间流逝速度就会有所不同,高处略快。地面上每米的高度差,时间流逝差异大约为10~16。这意味着,_______________,就能推测两点的高度差。这进一步表明,原子钟在测地学、水文学里都会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只要用原子钟精确测量两点的时间流逝的差异

B:

只要明确时间的精密测量与相对论的密切关系

C:

只要能掌握原子钟碰撞频移的规律和基本参数

D:

只要能够运用自然界万物相通的法则举一反三

正确答案:A

解析:

横线处位于文段中间,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前提到“如果高度不同,时间流逝速度就会有所不同”“地面上每米的高度差,时间流逝差异大约为10~16”可知,高度差与时间流逝差异相关。由横线后提到的“这进一步表明,原子钟在测地学、水文学里都会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知,空缺处句子应与“原子钟”相关。分析整个文段可知,所填句子应是推测两点高度差的方法。A项表明可以通过测量时间流逝差异来推测高度差,且体现了原子钟测量时间的作用,填入衔接紧密。

B、D两项未提及“原子钟”,与后文衔接不当,排除。

C项的“碰撞频移”文段未涉及,填入衔接不当,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2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