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368

发布时间:2022-09-16 21:14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在一项关于公民阅读习惯的问卷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受访者,90后占9.0%,80后占36.7%,70后占34.2%,60后占23.3%。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受访者占0.8%,高中学历的占6.9%,大学专科学历的占20.7%,大学本科学历的占65.7%,硕士研究生占5.2%,0.9%的受访者为博士研究生。
由此可以推出受访者中必然有:

A:学历为博士的60后

B:学历为硕士的70后

C:学历为本科的80后

D:学历为专科的90后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除60后的总占比为1-23.3%=76.7%,大于博士学历的占比0.9%,说明学历为博士的人中可以没有60后,该项错误。
B项,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除70后的总占比为1-34.2%=65.8%,大于硕士学历的占比5.2%,说明学历为硕士的人中可以没有70后,该项错误。
C项,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除80后的总占比为1-36.7%=63.3%,小于本科学历的占比65.7%,说明学历为本科的人中必定有一部分人是80后,否则将无法达到本科学历65.7%的占比,该项正确。
D项,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除90后的总占比为1-9.0%=91.0%,大于专科学历的占比20.7%,说明学历为专科的人中可以没有90后,该项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2、【判断推理】留置: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该动产,以该财产的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留置的是:

A:一企业家雄心勃勃,他在企业效益特别好的时候,并没有把利润以股息、红利、奖金等形式散发下去,而是留在企业,作为进一步发展的资本

B:银行在康某到期仍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以其作为抵押的房产折价拍卖后全部款项归入银行

C:某企业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其所欠另一家企业的债务,依据合同,在其宣告破产后,另一家企业直接接管并拥有了该企业

D:一古董商因买进一批重要文物需大笔钱财,因此他向一位同行签订合同借款500万。在合同生效后,根据合同另一古董商取走了他店里的一批古董作为抵押

正确答案:D

解析:留置的定义要点:①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②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的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A项,只是说该企业家的行为,并不涉及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不符合定义。
B项,银行占有康某的房产,但房产是不动产,不符合要点①。
C项,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企业,但企业并非动产,不符合要点①。
D项,将古董作为抵押,且古董是动产,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3、【判断推理】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A:广播电影电视机构的设立

B: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品的生产运输

C:公务员职务任免等的审批

D:证券市场准入

正确答案:C

解析:行政许可的定义要点: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②从事特定活动。
A项,广播电影电视机构的设立,是准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符合定义。
B项,危险品的生产运输,是准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符合定义。
C项,公务员职务任免的审批,并非准予从事特定活动,不符合要点②;且任免审批是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提出拟任免的建议,而不是申请,也不符合要点①。
D项,证券市场准入,是准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4、【判断推理】天空:蔚蓝

A:气氛:融洽

B:土地:耕种

C:茶叶:保健

D:河流:灌溉

正确答案:A

解析:蔚蓝的天空,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
A项,融洽的气氛,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耕种土地,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茶叶有保健的作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河流可以用来灌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1题

5、【判断推理】鸟类通常都会躲避不常见的东西,并且喜欢绿色和蓝色的物体。但是当研究人员向4周、9周和14周的小绿头鸭注射绵羊的红细胞以模拟一种寄生虫感染后,这些鸟类便开始探索环境中的新事物,并靠近那些橙色的小玩具——它们通常都会远离这种颜色,因为它似乎与有毒的食物有关。研究人员推测这些所谓的性格变化将有助于成年个体探索更大的区域,并找到更多的食物,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弥补它们因与传染病作斗争而损失的能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研究人员的推测?

A:橙色的食品并不能为小绿头鸭提供能量补充

B:小绿头鸭的成年个体探索更大区域意味着面临更多的危险

C: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注射了红细胞的小绿头鸭具有更强的攻击性

D:绵羊红细胞释放蛋白与小绿头鸭的视网膜细胞结合,影响其颜色识别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受到感染后的性格变化将有助于成年个体探索更大的区域,并找到更多的食物,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弥补它们因与传染病作斗争而损失的能量。
A项,指出橙色的食品不能为小绿头鸭提供能量补充,说明受到感染后的小绿头鸭虽然探索到更多食物,但这些食物并不能为它们提供能量,削弱了题干结论,排除。
B项,指出小绿头鸭的成年个体探索更大区域会面临更多危险,说明受到感染后产生的性格变化反而对它们有害,削弱了题干结论,排除。
C项,指出注射了红细胞的小绿头鸭具有更强的攻击性,说明受到感染后的小绿头鸭确实产生了性格变化,对题干结论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当选。
D项,指出绵羊红细胞释放蛋白会影响小绿头鸭识别颜色,说明受到感染的小绿头鸭发生改变并不是性格变化导致的,而是识别颜色出现问题,削弱了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新乡贤指长期扎根农村,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财富为村民热心服务并做出突出贡献,在当地社会生活及民众心目中具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的乡村人士。
下列属于新乡贤的是:

A:10多年来,老李虽然一直在外经商,但他时时惦念着家乡,每年都会捐出大量资金为家乡修桥铺路,资助家乡的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乡亲们经常千里迢迢地跑来看望他

B:小张复员后回到家乡,两三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王”,为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他开办了多期培训班,免费传授实用养殖技术和经验,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C:20多年来,某市商会会长孙先生利用自己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为经营各种农副产品的家乡村民牵线搭桥,指导他们寻找商机,被乡亲们誉为贴心的“诸葛亮”

D:某乡村小学校长程某退休后,利用自己学生多、关系广的优势,为挖掘家乡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积极谋划、东奔西走,被乡亲们传为佳话

正确答案:D

解析:新乡贤的定义要点:①长期扎根农村;②做出突出贡献;③乡村人士。  
A项,老李一直在外经商,并非长期扎根农村的乡村人士,不符合要点①③。  
B项,小张复员才两三年,并非长期扎根农村,不符合要点①。  
C项,孙先生是某市商会会长,并非长期扎根农村的乡村人士,不符合要点①③。  
D项,程某从乡村小学校长的位置上退休,说明他是长期扎根农村的乡村人士,符合要点①③;他为家乡的发展东奔西走,做出突出贡献,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4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9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4题

7、【判断推理】非正规就业,指就业者个人的一种状态,它是与正规就业处于同等地位的并明显区别于违法就业,理应纳入就业统计体系的一种就业方式,具有偶然性、季节性、临时性等特点。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非正规就业的是:

A:某建筑工地由于工期紧,聘用了一些当地老乡介绍来的农民工

B:每当冬季时,某滑雪胜地的度假村总是多招聘一些服务员

C:大学生小朱毕业后专职准备研究生考试期间,通过做家教赚取生活费

D:某农场与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以减免部分税负

正确答案:D

解析:非正规就业的定义要点:①明显区别于违法就业;②具有偶然性、季节性、临时性等特点。
A项,当地老乡介绍来的农民工,并非违法就业,且具有偶然性,属于非正规就业。
B项,冬季多招聘一些服务员,并非违法就业,且具有季节性,属于非正规就业。
C项,准备考试期间做家教,并非违法就业,且具有临时性,属于非正规就业。
D项,签订了劳动合同,属于正规就业,也不具有偶然性、季节性、临时性等特点,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化学中的自发反应是指在给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在自发反应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外加能量,但外加能量的目的不是改变“给定条件”,而是维持“给定条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自发反应的是:

A:MnO2作催化剂加入H2O2中,发生催化反应,产生H2O和O2

B:100kPa条件下,将CaCO3加热到900℃,分解生成CaO和CO2

C:H2O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H2和O2

D: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

正确答案:C

解析:自发反应定义的关键信息为:在给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反应。
A项,给定条件是添加催化剂,此后不用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反应,符合定义。
B项,给定条件是一定的压强和温度,此后不用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反应,符合定义。
C项,H2O要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产生H2和O2,通电属于外加能量,没有外加能量则不能自动进行反应,因此该项不属于自发反应。
D项,给定条件是光照,此后不用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光合作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22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1题,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3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19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3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9、【判断推理】惭愧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好的行为和圣贤的深入了解,内心产生一种以圣贤为榜样,以好的行为为准绳,并且拒绝不符合圣贤和好的言行的心理品格;当这种心理品格植根后,个人如果出现行为上的背离,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良心自责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惭愧的一项是:

A:甲在寒冬季节将水洒在楼道,后来担心水冻成冰后给他人带来伤害,内心非常歉疚

B:乙考试作弊,一直担心事情暴露后会遭到大家的谴责和批评,内心忐忑不安

C:丙在背后说同学坏话,事后想起书中关于“真、善、美”的种种阐释,内心觉得很不安

D:丁偶然听了某道德楷模的讲座,内心对该道德楷模产生了一种敬佩的感觉

正确答案:C

解析:惭愧的定义要点:①内心以圣贤为榜样,以好的行为为准绳;②如果出现行为上的背离内心会产生一种良心自责感。
A项,甲内心感到歉疚是担心给他人带来伤害,而不是背离了圣贤和好的言行,不符合定义。
B项,乙内心忐忑不安是因为怕事情暴露,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以圣贤为榜样的准则产生了自责感,不符合定义。
C项,丙觉得自己在背后说同学坏话的行为,违背了“真、善、美”的阐释而感到不安,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以圣贤为榜样的准则而产生良心自责感,符合定义。
D项,丁听了讲座后产生了敬佩的感觉,不涉及违背以圣贤为榜样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10、【判断推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据此可知:

A: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

B: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更善于解决问题

C:只有提出问题才标志科学的进步

D: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人不善于提出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结论型题目,同时考查了假言命题推理。根据“提出新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可知“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提出新问题”的必要条件,因此D项正确。题干说提出问题更重要而非更难,A项错误;B项题干没有涉及;提出问题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说明提出问题是科学进步的充分条件,C项当成了必要条件,因此错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