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在中国,也许不是每位老人都能接受将养老院作为人生的归宿,好像只要有儿女在身边就应该和他们住在一起,去养老院是无奈的选择。说来也是,我们不是一直说“养儿防老”吗?在我们的观念里,几代同堂、儿孙绕膝恐怕被公认为是颐养天年最幸福的生活方式。加拿大的生活情形却截然不同:只要孩子一成年便搬出去,即使不搬家也要向父母缴纳房租,从此两辈人各过各的日子。一旦当上爷爷奶奶,老人们那股欢喜激动劲虽然绝不比我们中国人抱上孙子的心情逊色半分,可即使闲得再难受,他们也不会每天从早到晚帮儿女带孙辈的。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加老人的养老观念的态度是:
A:赞成中国老人的养老观念
B:赞成加拿大老人的养老观念
C:对中加老人的养老观念都赞成
D:对中加老人的养老观念都不赞成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分别阐述了中加两种截然不同的养老观念,作者在此没有明确地表明对两种养老观念的态度,要判断作者的态度需仔细揣摩作者的字里行间的语气。由“好像只要有儿女在身边就应该和他们住在一起”“儿孙绕膝恐怕被公认为……”的表述来看,作者对中国养老的这种观念是不太赞同的。再结合文段最后一句“可即使闲得再难受,他们也不会每天从早到晚帮儿女带孙辈的”,由其中的“每天从早到晚”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老人必须帮着儿女带孩子的社会现象的不赞同,相对应的,是作者对加拿大老人晚年的自由、轻松的生活方式的认同。B项表述正确。
A、C、D三项都与作者的态度相悖,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2、【言语理解】可以说,科学革命的发端几乎与行星运动和血液循环研究在同步前进。洛克所发明的显微镜将截至那时我们无法看见的微小物质呈现在人类眼前,进而将科学的发展扩展到了新的领域。《显微术》是新兴实证主义的宣言,这与《浮士德》中的巫术相差十万八千里。然而,显微学这门新的科学要做的可不仅仅是精确的观测。从伽利略开始,这门科学便是一种系统的实验法,一种数学关系的识别法。相应地,牛顿和莱布尼兹分别提出微积分和微分学。最后,鉴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推翻了关于认知和理性的传统理论,所以这场科学革命也是一场哲学革命。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一系列的知识创新催生了现代解剖学、天文学和物理学。
对这段文字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显微学在科学发展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B:实证主义的出现使欧洲科学界发生重大变革
C:自然科学的进步能引发人类对哲学命题的思考
D: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显微镜的发明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接着以“然而”作转折指出显微学要做的不仅仅是精确的观测,后面均是在说明显微学对其他领域发展的影响。A项与此相符,当选。
B项“欧洲科学界”在文段中未提及,排除。C项并非文段主旨所在,D项“显微镜的发明”不是文段的重点所在。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
3、【言语理解】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苦难。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________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________不会玩世不恭,________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论 却 此外
B:尽管 而 同时
C:不论 而 同时
D:尽管 却 此外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尽管”表转折关系,所关涉的对象只是一种情况;“不论”表条件关系,关涉的对象为多种情况,表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由“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可知,应选“不论”,排除B、D。
第二空,由“你就会……不会……”可知,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却”表转折,排除A。C项代入句中契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巨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一旦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家需要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力的所有权
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正确答案:D
解析:首先指出发展市场经济应使所有权合法化,从而创造出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接着用将孤立的湖泊连成水域的比喻,说明资本流动起来带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提高。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所有权合法化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D项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当选。
A、B两项没有体现“市场经济”。C项没有体现“所有权”。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5、【言语理解】随着国际反腐合作深化,外逃腐败分子难逃________的命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害群之马
B:瓮中之鳖
C:井底之蛙
D:涸辙之鲋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C项“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的人;D项“涸辙之鲋”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三项均不能描述外逃腐败分子难逃法网的命运,排除。
B项“瓮中之鳖”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与“难逃”对应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1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8题
6、【言语理解】阅读危机与障碍在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且呈现出比较一致的规律。一项关于“阅读危机”的调查报告表明,人们在逐渐远离书籍,而接近电视和电子媒体。还有一项题为“读还是不读”的研究报告指出:人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青少年是读书最少的人群。和过去的20年相比,家庭用于买书的费用减少了;阅读理解技能正在退化;阅读质量受阅读者的社会、文化、经济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大。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关于阅读现状的研究引起各界的关注
B:全球范围内人们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C:青少年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普遍下降
D:电视和电子媒体对读书构成较大威胁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提出“阅读危机与障碍在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且呈现出比较一致的规律”的观点,然后通过两个报告具体地说明阅读危机与障碍的具体体现。故文段意在强调全球范围内人们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B想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C、D三项为论述部分内容,不是文段的中心。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虽然知识产权本质上是程度不一的知识垄断,但是由知识产权引起的知识垄断情形中的“垄断”含义与传统的反垄断法中“垄断”的含义有很大区别。由知识产权引起的“知识垄断”,主要是指知识产权法授予的排他权;如果该种排他权导致了相应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垄断,那么“知识垄断”也包括这种市场垄断的后果。无论权利人对该种排他权“滥用”与否,都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权利人利用排他权逐渐控制相应的产品市场、造成反竞争的后果;二是并没有控制市场、没有造成反竞争的后果。而前一种正是反垄断法可能要予以制裁的情形。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排他权会导致知识垄断
B:法律应对造成市场垄断的知识产权进行干预
C:知识产权本质上就是知识的市场垄断
D:反竞争是由滥用知识产权引起的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由知识产权引起的‘知识垄断’”可知,引起知识垄断的是知识产权,而非排他权。
B项,由“前一种正是反垄断法可能要予以制裁的情形”可得出。
C项,由“知识产权本质上是程度不一的知识垄断”可知,“就是知识的市场垄断”说法错误。
D项,由“无论权利人对该种排他权‘滥用’与否,都存在两种可能……造成反竞争的后果”可知,反竞争并不都是滥用知识产权引起的。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50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42题
8、【言语理解】一个优秀的战略制定者,不仅要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还要具备很强的直觉感受。他们必须同时是优秀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近期关于人类认知的研究发现,战略制定者若能得到利用联想思维去发现、利用并说服各方接受潜在的机遇,通常会取得更好的结果。战略创新不仅依靠客观分析,同样也需要直觉灵感。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A:心理分析将成为制定战略的秘密武器
B:战略制定者常常利用联想思维去说服他人
C:创新战略常常是理性和感性结合的结果
D:制定战略时直觉感受比逻辑分析能力更重要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成为制定战略的秘密武器”无中生有。
B项,文中说的是“若”,是一种假设,并不能推出战略制定者“常常”这么做。
C项,由“战略创新不仅依靠客观分析,同样也需要直觉灵感”可推知。
D项,文段说的是直觉感受和逻辑分析能力一样重要,“更重要”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9、【言语理解】打动我们的,除了信中流淌的那些________而充满情怀的表达,还有写信这种方式。说它________,是因它在社交媒介如此发达、信息传播如此迅捷的时代显得格外传统。说它________,是因它需要坐下来细细体味、静静琢磨,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走近人的心灵深处去对话交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实 老旧 死板
B:真诚 老旧 死板
C:真实 古老 笨拙
D:真诚 古老 笨拙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与“充满情怀”并列,此处强调的是信中的表达是出自本心,是心灵之间的诚恳交流。“真实”与虚假相对,强调与客观事实相符;“真诚”与虚伪相对,强调坦诚,诚恳。“真诚”填入更恰当,排除A、C。第三空,由“细细体味、静静琢磨”“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可知,此处说的是写信这种方式需要下慢功夫,没有捷径可走。“死板”与活泼、生动相对,“笨拙”与聪明、灵巧相对。“笨拙”更能体现出写信的特点,排除B。验证第二空,“古老”填入也能与“传统”呼应。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题,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题
10、【言语理解】所谓民族文化的积淀,对艺术家而言表现为“书卷气”。书法家更应具备这种“气”。书法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以文字为基础、为载体。因此,________洞明文字生成中所蕴自然山川之地脉、宇宙变幻之天象,深谙文字之文化含量,执笔时才有底气,才能生发出意象、意念、意蕴、意境。否则________到达深郁而豪放、凝重而飘逸之化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旦 无以
B:若 难以
C:唯 无以
D:只要 无法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后文的“才有”“才能”搭配,表必要条件关系。“一旦”“若”表假设,常与“就”搭配;“只要”表充分条件,也常与“就”搭配。只有C项的“唯”含“只有”义,能与“才”搭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