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504

发布时间:2022-10-13 11:01     浏览量:23

1、【判断推理】元认知指的是对认知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包含元认知的是:

A:小昆常常喝“脑力宝”

B:惠子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C:小赵调整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课

D:小庄认识到了自己对某事的处理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C

解析:元认知定义的关键信息:对认知的认知,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A项,小昆常常喝“脑力宝”没有体现认知活动,不符合定义。
B项,是惠子对庄子的认知,并非认知主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不符合定义。
C项,调整注意力是对自己听课这个认知活动的意识和调节,符合定义。
D项,小庄认识到自己的处理是错误的,这本身就是一个认知过程,并非对认知的认知,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       ) 对于 世味年来薄似纱 相当于 达观 对于 (       )

A:讽刺 道是无晴却有晴

B:感伤 莫道谗言如浪深

C:忧郁 前度刘郎今又来

D:斥责 金陵王气黯然收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与讽刺无关,道是无晴却有晴描写了少女迷惑、眷恋和希望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与达观无关。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世味年来薄似纱表达了诗人感伤的情感,莫道谗言如浪深表达了诗人达观的情感。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世味年来薄似纱表达了诗人忧郁的情感,前度刘郎今又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曾经贬斥自己政敌的讽刺,与达观无关。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与斥责无关,金陵王气黯然收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亡的感叹,与达观无关。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0题,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6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5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100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5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6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9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0题

3、【判断推理】有三只盒子,每只盒子里面装了两只球,分别是黑黑、白白、黑白。每只盒子都贴上了标明内容的标签,但所有的标签都贴错了。要求:打开一只盒子,但只能取出一个球来,看过之后把所有的标签都纠正过来。
可以打开的盒子是:

A:黑黑

B:白白

C:黑白

D:打开哪个盒子都不行

正确答案:C

解析:运用假设法。假设打开写有“黑白”标签的盒子,那么该盒子只可能是装有“黑黑”或“白白”,如果取出一个黑球,则该盒子是“黑黑”,则写有“白白”的盒子,一定装的是“黑白”球,可知写有“黑黑”的盒子里装的是“白白”球;同理,如果摸出的是白球,一样能确定所有的标签。而假设打开写有“黑黑”的盒子,这个盒子里应该装的是“黑白”或者“白白”,则如果摸出的是白球,就无法确定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同样,打开写有“白白”的盒子,也不一定可以确定。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伦敦奥运会前夕,曾经准确预测过奥运会大国获得奖牌总数的科学家们认为,奖牌总数与其说是一个体育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经济问题。英国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赢得的奖牌数将打破纪录,美国和中国应该会在今年继续取得成功,但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德国今年极有可能会感到失望。
由此可以推出:

A:奖牌榜前三位国家依次为美、中、英

B:只要国家经济繁荣了,体育就能强盛

C: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好于俄罗斯

D:2013年澳大利亚经济景气指数将走低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奖牌总数与其说是一个体育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经济问题;②英国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赢得的奖牌数将打破纪录;③美国和中国应该会在今年继续取得成功;④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德国今年极有可能会感到失望。
A项,题干中列举了几个国家但并没有说明具体名次,不能推出。
B项,经济情况不是奖牌数的充分条件,奖牌数也不能与体育强盛看作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推出。
C项,奖牌总数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中国的奖牌数多于俄罗斯,故经济也应该好于俄罗斯,可以推出。
D项,准确预测奖牌数说明是从以往经济状况得出结论,不是对将来经济形势的预测,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4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34题

5、【判断推理】委婉语,是指在特定的话境中,对于使人感到敬畏、恐惧、羞耻、不适的事物,信息组织者有意地反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信息理解者、话语涉及的第三方即信息的潜在理解者有消极的心理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使用了委婉语的是:

A:王某回忆起母亲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放在嘴边

B:诗人把“春风又过江南岸”改成“春风又绿江南岸”

C:同事询问田某母亲的病情,她回答说“老了,送上路了”

D: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后,在路上遇到同学时问“你吃饭了吗?”

正确答案:C

解析:委婉语定义的关键信息:信息组织者有意地反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
A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直接表达了时不我待,心中对母亲的追思之情,不属于委婉语。
B项,属于诗歌中文字的推敲、润色。
C项,“老了,送上路了”表达的并不是“上路”的本意,而是委婉地表示其母亲的离世,属于委婉语。
D项,“吃饭”是直接表意,也不属于委婉语。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2题

6、【判断推理】市场补缺者战略是指行业中相对弱小的企业,在竞争中为避免与实力强大的企业正面冲突,选择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向细分市场提供专门的产品或服务,以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战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市场补缺者战略的是:

A:某小型培训机构通过降低学费、免费接送等方式吸引生源

B:某网商将市场上深受喜爱的卡通形象印制在水杯、优盘上出售,销量很好

C:某新成立的化妆品公司专门开发生产市场上较为稀缺的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护肤品

D:某小型服装生产企业将今年市场上的流行元素融入设计中,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女装

正确答案:C

解析:市场补缺者战略的定义要点:①行业中相对弱小的企业;②选择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向细分市场提供专门的产品或服务。
A项,某小型培训机构通过降低学费、免费接送等方式吸引生源,没有体现选择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不符合要点②。
B项,某网商将市场上深受喜爱的卡通形象印制在水杯、优盘上出售,没有体现该网商是行业中相对弱小的企业,也没有体现选择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某新成立的化妆品公司属于行业中相对弱小的企业;开发生产市场上较为稀缺的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护肤品,体现了选择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向细分市场提供专门的产品。该项符合定义。
D项,某小型服装生产企业将今年市场上的流行元素融入设计中,没有体现选择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68题

7、【判断推理】历史是一面镜子。20世纪60—70年代,地球正在经历着一轮降温的洗礼,当时,国际上流行一种“变冷说”:全球正面临着一次小冰期的到来,气温将持续下降。针对这种“变冷说”,当时的各国政府并没有采取减缓或阻止继续降温的行动。现在,国际社会又流行全球气候“变暖说”,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当初采取了一点行动,让全球气温升上来了,现在是功劳还是过错,就很难说清楚了。科学显然不能靠任何形式的“共识”来推动,而应建立在客观、严肃的研究基础之上。
据此,可以推断:

A:现在流行的全球“变暖说”相对于“变冷说”更带有真理的成份

B:对于现在流行的全球“变暖说”,国际社会不应采取任何减缓或阻止变暖的行动

C: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还需进一步开展客观、严肃的科学研究

D:如果科学家或政治家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就能推动科学前进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题干并未提及“变暖说”与“变冷说”哪个更带有真理的成份,该项无法推出,排除。
B项,题干的结论为“科学应建立在客观、严肃的研究基础之上”,并未提及对于“变暖说”是否应采取相应的行动,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项,根据题干最后一句话可知该项正确,当选。
D项,题干最后一句话指出“科学不能靠任何形式的‘共识’来推动”,该项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小张比小李成绩更好,但是,因为小明比小红成绩更好,所以小张比小红成绩更好。
以下除哪项外,都可以作为以上说法成立的一个必要前提?

A:小张和小明成绩同样好

B:小李比小红成绩更好

C:小张比小明成绩更好

D:小明比小张成绩更好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前提为“小张>小李”和“小明>小红”,结论为“小张>小红”。
A项,增加“小张=小明”,可得:小张=小明>小红,可使题干说法成立。
B项,增加“小李>小红”,可得:小张>小李>小红,可使题干说法成立。
C项,增加“小张>小明”,可得:小张>小明>小红,可使题干说法成立。
D项,增加“小明>小张”,推不出小张和小红谁的成绩更好,不能使题干说法成立。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

9、【判断推理】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不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就会扩大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更不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要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就必须提高劳动所得。
据此,可以推出:

A:要想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就必须提高劳动所得

B:只有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才必须提高劳动所得

C:如果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就会缩小收入差距,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D:如果扩大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就不会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①不改变→扩大收入差距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②改变→提高劳动所得。
A项,根据题干信息①②递推可得,不扩大收入差距或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改变→提高劳动所得。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可以推出。
B项,该项可转化为提高劳动所得→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肯定②的后件不能肯定②的前件,无法推出。
C项,否定①的前件不能否定①的后件,无法推出。
D项,肯定①的后件不能肯定①的前件,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研究发现,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孤独。研究人员招募了1787名19岁至32岁的成年人,让他们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发现,在社交媒体上每天花费时间超过120分钟的人感受到的孤独,大约是那些每天费时少于30分钟的人的两倍。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越多,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的时间就越少,因此越容易感到孤独。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结论?

A:越容易感到孤独的人越喜欢用社交媒体

B:越喜欢用社交媒体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越低

C: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

D:人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积极经历,容易使接收此类信息的人心态失衡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据:在社交媒体上每天花费时间超过120分钟的人感受到的孤独,大约是那些每天费时少于30分钟的人的两倍。题干结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孤独。
A项,指出越容易感到孤独的人越喜欢使用社交媒体,说明不是使用社交媒体使人变得孤独,题干论证属于因果倒置,可以直接削弱题干研究结论。
B项,指出越喜欢用社交媒体的人对生活越不满意,并未涉及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感到孤独之间的关系,不能削弱题干研究结论。
C项,指出人们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并未涉及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感到孤独之间的关系,不能削弱题干研究结论。
D项,指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积极经历容易使接收此类信息的人心态失衡,并未涉及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感到孤独之间的关系,不能削弱题干研究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65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8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