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空气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
C: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
D:一氧化碳分子(CO)由一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构成
正确答案:C
解析:元素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原子定义的关键信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A项,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所以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定义。
B项,元素能构成一切物质,并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所以空气不是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的,不符合定义。
C项,同一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所以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定义。
D项,分子由原子构成,而不是元素,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90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3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88题
2、【判断推理】某工作组计划开展实地调研,初步确定只选择粤东、粤西或粤北中的一个地区。对此,工作组中的甲、乙、丙三人提出了以下意见:
甲:在此次调研中粤东更具有代表性,应该前往粤东地区。
乙:上一轮调研已经去过粤北了,这一次应该选择其他地区。
丙:我认为选择粤西或粤北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更合适。
最终工作组只采纳了其中一个人的意见,则下列陈述一定正确的是:
A:工作组前往了粤东地区
B:工作组前往了粤西地区
C:工作组采纳了乙的意见
D:工作组采纳了丙的意见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条件可整理为,甲:前往粤东地区;乙:不前往粤北地区;丙:前往粤西或粤北地区。
假设工作组前往了粤东地区,则甲、乙的意见均被采纳,与“只采纳了其中一个人的意见”矛盾,因此工作组没有前往粤东地区。
假设工作组前往了粤西地区,则乙、丙的意见均被采纳,与“只采纳了其中一个人的意见”矛盾,因此工作组没有前往粤西地区。
综上,工作组只能前往粤北地区,即工作组只采纳了丙的意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1题
3、【判断推理】有限:无限
A:奇数:偶数
B:陆地:海洋
C:正数:负数
D:远亲:近邻
正确答案:A
解析:在哲学中有限和无限是矛盾关系。
A项,在整数中奇数和偶数是矛盾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陆地和海洋是反对关系,而非矛盾关系,即地球除陆地和海洋外还有其他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正数和负数是反对关系,而非矛盾关系,即实数除了正数和负数外还有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远亲和近邻是反对关系,而非矛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随意注意的是:
A:喧闹的步行街上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吸引了周大爷的目光
B:余小军有次偶然听到《蓝色多瑙河》,之后迷上了古典音乐
C:安静的图书馆内一个小女孩突然哭喊引起黄小红的关注
D:为探索钟摆现象的规律,伽利略观看吊灯在微风下摆动
正确答案:D
解析:随意注意定义的关键信息:事先有预定目的。
A项,霓虹灯吸引目光,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因偶然听到而迷上古典音乐,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突然哭喊引起关注,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观察钟摆现象,事先有目的性,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5、【判断推理】今年以来,各地所报告的儿童手足口病病例数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了20%。因此,有卫生组织担忧,儿童手足口病的疫情在全国有爆发的趋势。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均有利于缓解该卫生组织的担忧,除了:
A:幼儿园是儿童传染手足口病的主要场所,而今年新入学幼儿园的儿童比上年增加了50%
B:随着人们对儿童手足口病认识的加深,父母更频繁地带孩子们到医院就诊,从而增加了轻微发病的记录
C: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规范了对儿童手足口病的登记与排查力度,很多以往未受关注的病例得到重视
D:今年儿童手足口病症状与去年相比变异较大,很多医生在初诊时无法确诊
正确答案:D
解析:卫生组织由“今年儿童手足口病病例数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了20%”而担忧“儿童手足口病的疫情在全国有爆发的趋势”。
A项,说明病例数增加了20%,但是儿童总数增加了50%,相比去年实际上下降了。
B项,说明很多病例是轻微发病,而不是疫情有全国爆发的趋势,可以缓解担忧。
C项,说明病例增加是由于受到的关注更多的原因,可以缓解该卫生组织的担忧。
D项,初诊时无法确诊,说明可能还有更多的感染手足口病的病例,加重了卫生组织的担忧。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机动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清澈
A:固定 浑浊
B:有机 透明
C:活泼 洁净
D:灵活 明亮
正确答案:A
解析:机动与固定是反义词;浑浊与清澈是反义词。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暴雨:洪涝:排涝
A:炎热:干旱:减产
B:路滑:摔倒:哭泣
C:假日:拥堵:疏导
D:地震:伤亡:救助
正确答案:D
解析:暴雨可能会造成洪涝,发生洪涝灾害后需要进行排涝。
A项,炎热可能会造成干旱,干旱会导致减产,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路滑可能会导致摔倒,摔倒可能会哭泣,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假期可能会造成拥堵,发生拥堵后需要疏导,但题干中暴雨是自然灾害,而假期并非自然灾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地震可能会造成伤亡,产生伤亡后需要进行救助,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70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70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70题
8、【判断推理】反向形成是指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在的行为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反向形成的是:
A:小美最近在减肥,她担心面对美食的诱惑控制不住自己,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朋友请客吃饭她都不参加了
B:5岁的丁丁特别爱吃糖,妈妈反复告诫他吃糖会蛀牙,后来丁丁去超市时总会指着糖说:“吃糖会蛀牙”
C:小张从小是个内向、羞涩的孩子,上大学后,他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经常主动在课堂上发言,还加入了学生社团
D:马经理不喜欢小王,但是他知道应当对员工一视同仁,所以他反复告诫自己不要表现出来,一段时间后,他已经能如常对待小王了
正确答案:B
解析:反向形成的定义要点:①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被接受;②压抑至潜意识;③表现出相反的行为。
A项,小妹在减肥,减肥可以被自己意识接受,且未表现出相反行为,不符合①③。
B项,丁丁喜欢吃糖的行为不被接受,妈妈反复告诫,最后丁丁去超市时总说:“吃糖会蛀牙”,符合所有定义要点。
C项,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从而产生改变,并不是将其压抑,不符合②。
D项,只是表现出如常对待,而不是“相反”地喜欢小王,不符合③。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沉默行为是指面对管理制度或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隐患,为了避免人际冲突,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等原因而有意保留自己想法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沉默行为的是:
A:小王看到同事小赵的计划书有个明显的错误而没有指出来,在接下来与小赵的评比中小王的计划方案获得通过
B:小刘尽管在新产品开发报告会上有想法,但考虑到该想法尚不成熟,贸然提出可能会影响工作进度,因此在会上也就没有发表意见
C:尽管小马就如何提高顾客对公司服务的满意度有见解,由于前面发言的同事已经基本谈到该问题,所以,小马也就没再接着说
D:老张意识到小明最近老是上班时间唱歌已经影响到了别人工作,但考虑到他是自己的徒弟,老张不但不向领导报告,还和其他抱怨的同事争辩
正确答案:B
解析:沉默行为的定义要点:①面对管理制度或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隐患;②为避免人际冲突,害怕打击报复,维护自身脸面等;③有意保留自己想法。
A项,不指出问题是为了自己获胜,不符合要点②。
B项,贸然提出可能会影响工作进度,是出于避免人际冲突,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的目的,符合定义。
C项,不提出见解是因为有同事已经说过,不符合要点②。
D项,上班时间唱歌不属于管理制度或生产活动方面的隐患,且老张为自己的徒弟和其他同事争辩,没有保留自己的想法,不符合要点①③。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10、【判断推理】20世纪后期的学生经常抗议核武器,现在的学生很少抗议核武器,可见学生一定是没有过去那么关心政治了。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A:核武器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小
B:对核武器的抗议能够准确衡量一个群体关系政治的程度
C:现在的学生不像20世纪后期的学生那么关心政治
D:对核武器的抗议能够有效防止核武器带来的威胁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由20世纪后期和现在学生抗议核武器的比较,得出现在学生没有过去那么关心政治了。要使题干论证成立,需要在“抗议核武器”和“关心政治”之间建立联系,B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是题干论证基于的假设。其他三项均不涉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不能使题干结论必然成立。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8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