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498

发布时间:2022-10-12 8:39     浏览量:7

1、【判断推理】原始部落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先进科技

A:热带丛林 文明古国

B:边远小镇 创业园区

C:茹毛饮血 现代都市

D:钻木取火 宇宙航行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原始部落生活在热带丛林,文明古国拥有先进科技。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创业园区可能拥有先进科技,原始部落与边远小镇不具备此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茹毛饮血是原始部落的特点,先进科技是现代都市的特点,且原始部落和现代都市都是社会文明形态。前后关系一致,保留。
D项,原始部落可能使用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取火只是原始部落使用的一种取火方法,其他方法还有硝石取火、雷电取火;宇宙航行一定需要先进科技。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5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0题

2、【判断推理】相符行为是指个人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和意志相符合、一致或相似的现象。相符行为通常包括三种情况:第一,人们出于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而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产生相似行为,以便使社会生活能正常进行;第二,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促使人们产生相似的行为;第三,人际交往中双方心理的相互影响,也导致相符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相符行为的是:

A:某高校毕业生大多愿意到大型国有企业工作

B:双胞胎失散多年,但见面时仍可以一眼认出

C:两辆汽车在闹市区刮擦,路上行人驻足围观

D:某设计院建筑师设计的作品都有相似的风格

正确答案:B

解析:相符行为包括三种情况:①出于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②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促使人们产生相似的行为;③人际交往中双方心理的相互影响。
A项,某高校毕业生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大多愿意到大型国有企业工作属于相似行为,属于②,符合定义。
B项,失散的双胞胎见面时仍可以一眼认出对方,并非出于适应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心理影响而产生的相似行为,不符合定义。
C项,路上行人驻足围观是出于从众心理,体现了心理相互影响导致的相似行为,属于③,符合定义。
D项,某设计院建筑师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作品都有相似的风格属于相似行为,属于②,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2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

3、【判断推理】所有人都有心脏病突然发作的可能,防范心脏病的突然发作不应是那些拥有心脏病史的人的“专利”。只有在心脏病第一次突然发作时挺过来的人,才能够“幸运”地拥有自己的心脏病史。
据此,可以推出:

A:如果一个人能够“幸运”地拥有自己的心脏病史,那么他一定是在心脏病第一次突然发作时挺过来的人

B:如果一个人能够“幸运”地拥有自己的心脏病史,那么他一定在自己心脏病第一次突然发作时没有挺过来

C:没有心脏病史的人不需防范心脏病的突然发作

D:只有时刻防范心脏病的突然发作,才能在心脏病突然发作时挺过来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推理:①所有人都有心脏病突然发作的可能;②“幸运”地拥有自己的心脏病史→在心脏病第一次突然发作时挺过来的人。
A项,肯定②的前件可以肯定②的后件,可以推出。
B项,该项肯定了②的前件,但否定了②的后件,无法推出。
C项,根据推理①可知,没有心脏病史的人也应该防范心脏病的突然发作,无法推出。
D项,题干未涉及“时刻防范”和“心脏病挺过来”的关系,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申请:审查:许可

A:报警:侦查:作案

B:种植:生长:灌溉

C:计划:实施:评估

D:期末:复习:考试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申请,再审查,最后许可。  
A项,先作案,再报警,最后侦查,词语位置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先种植,再生长,但种植和灌溉、生长和灌溉不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先计划,再实施,最后评估,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D项,期末时,先复习,再考试,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5、【判断推理】场所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特定环境的恐惧,如高处、广场、客观环境和拥挤的公共场所等,常以自发性惊恐发作开始,然后产生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进而出现条件化的形成。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场所恐惧症患者常伴有惊恐发作。然而,有专家认为最初一次惊恐发作是场所恐惧症起病的必备条件,因而认为场所恐惧症是惊恐发作发展的后果,应归入惊恐障碍这一类别。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场所恐惧症病程常有波动,许多患者可能短期好转甚至缓解

B:场所恐惧症可能与遗传有关,且与惊恐障碍存在一定联系

C:研究发现场所恐惧症起病多在40多岁,且病程趋向慢性

D:研究发现约23%患者的场所恐惧出现于惊恐发作以前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专家的观点:场所恐惧症是惊恐发作发展的后果,应归入惊恐障碍这一类别。
A项,指出场所恐惧症病程有波动,但与场所恐惧症是否为惊恐发作发展的后果,以及场所恐惧症到底应该怎样归类无关,无法质疑专家的观点,排除。
B项,说明场所恐惧症与惊恐障碍存在一定联系,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惊恐发作是否为场所恐惧症起病的必备条件,也与场所恐惧症应该怎样归类无关,无法质疑专家的观点,排除。
C项,指出场所恐惧症起病的年龄和病程,与场所恐惧症应该怎样归类无关,无法质疑专家的观点,排除。
D项,指出有部分患者的场所恐惧出现于惊恐发作之前,说明场所恐惧症不是惊恐发作发展的后果,也就不应将其归入惊恐障碍这一类别,质疑了专家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5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01题

6、【判断推理】风扇:空调

A:潜艇:航母

B:雨衣:雨伞

C:宣纸:电脑

D:蜡烛:电灯

正确答案:D

解析:风扇和空调为并列关系,二者功能相同且后者在技术上比前者更先进。
A项,潜艇和航母为并列关系,但二者在技术上无谁的技术更先进之分,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雨衣和雨伞为并列关系,但二者在技术上无谁的技术更先进之分,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宣纸和电脑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蜡烛和电灯为并列关系,二者功能相同且后者在技术上比前者更先进,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7、【判断推理】生活中的浪费,不管是时间的浪费还是物质财富的浪费,都意味着某种东西没有发挥出它应该发挥的价值,意味着我们的劳动和创造全部或部分做了无用功。因此,从本质上说,浪费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没有必然的关系,它仅仅是一种应该被彻底改变的生活陋习。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生活中的浪费无处不在,但改变浪费陋习却很难

B:“舌尖上的中国”不应该出现“舌尖上的浪费”

C:只有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了,才有可能出现浪费现象

D:如果我们的部分劳动打了水漂,就意味着存在浪费现象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题干并未提及“浪费无所不在”和“改变陋习很难”等内容,该项无法由题干推出。
B项,由题干最后一句话可知,浪费是应该被彻底改变的生活陋习,该项说法正确。
C项,由题干最后一句话可知,浪费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没有必然的关系,该项说法错误。
D项,由题干第一句话可知,浪费意味着劳动和创造全部或部分做了无用功,其推理关系为“浪费→劳动和创造全部或部分做了无用功”,该项通过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是无效的推理,该项错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3题

8、【判断推理】研究发现,妈妈在怀孕期间经常吃什么,孩子将来就会喜欢吃什么。这是因为当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时,它会认为母体摄入的所有食物成分都是安全的,并在神经系统中记住食物的味道,作为自己今后寻找食物的依据。
以上研究中不能得出下列哪一结论?

A:如果孕妇怀孕期间营养不良,孩子出生后会挑食,不喜欢吃有营养的食物

B:经常吃肉食的孕妇应注意均衡饮食,从而预防孩子出生以后过于偏爱肉食

C:孕妇需要注意尽量不饮酒,如果胎儿感受到酒精的味道,以后酗酒的可能性会增大

D:孕妇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健康食物,有助于孩子今后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研究发现母亲在怀孕时经常吃什么,孩子将来就会喜欢吃什么。
A项,题干说的是喜欢吃的食物种类的问题,而该项说的是营养不良,孕妇怀孕期间营养不良不一定是吃的东西没有营养,并且题干指出胎儿会在神经系统中记住食物的味道,而食物有没有营养是不能从味道上判断出来的,因此该项不能由题干研究得出。
B项,孕妇经常吃肉食,孩子将来也会喜欢吃肉食,因此为了预防孩子以后偏爱肉食,孕妇应该注意均衡饮食,与题干的研究结论相符。
C项,孕妇如果饮酒,孩子将来酗酒的可能性会增大,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孕妇要注意尽量不饮酒,与题干的研究结论相符。
D项,孕妇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孩子将来也会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与题干的研究结论相符。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8题

9、【判断推理】最新公布的S省居民膳食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三年中,该省居民平均每日食用谷类薯类及杂豆335.7克,属于平衡膳食推荐量250克至400克的范围之内;食用菠菜和水果296克和132克,蔬菜仅达到了平衡膳食推荐要求每日300至500克下限,与10年前相比,摄入量大为下降,而水果仅为推荐量的60%左右;食用鱼虾类水产品16.4克,大大低于平衡膳食推荐量的50至100克的标准;豆制品和奶制品摄入量分别为16.9克和73.6克,比推荐量低50%和70%左右。
由此可以推出:

A:S省居民最喜爱食用的是谷类薯类及杂豆

B:S省居民平均每日食用菠菜和谷类薯类及杂豆量基本达到平衡膳食推荐量的标准

C:在S省居民过去三年的日常生活中,平均每日食用鱼虾类水产品的数量是最少的

D:S省居民对菠菜的摄入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细节信息:①该省居民平均每日食用谷类薯类及杂豆335.7克,在平衡膳食推荐量范围之内;②食用蔬菜仅达到了平衡膳食推荐要求每日下限,与10年前相比,摄入量大为下降;③食用水果仅为推荐量的60%左右;④食用鱼虾类水产品低于推荐量标准;⑤豆制品和奶制品摄入量低于推荐量标准。
A项,题干只涉及食物食用量的多少,未涉及居民最喜爱食用哪种食物,无法推出。
B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食用量基本达到平衡膳食推荐量的标准,可以推出。
C项,由于无法得知题干中所列举的膳食种类是否涵盖了全部食品,无法推出。
D项,题干只给出过去三年的调查总数据,无法得出“逐年”的变化,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甲、乙、丙、丁、戊五人,其中两人是英语教育专业,两人是商贸英语专业,一人是英语翻译专业。五人中有两人找到了工作,并且他们的专业不同。
由此可以推出:

A:五人中未找到工作的来自不同的专业

B:五人中商贸英语专业的至多有一人未找到工作

C:五人中找到工作的人一定有来自商贸英语专业的

D:五人中未找到工作的人一定有来自英语教育专业的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找到工作的两人是不同的专业,则这两个人不可能都是英语教育专业,也不可能都是商贸英语专业,因此英语教育专业和商贸英语专业分别最多有一人找到了工作,则未找到工作的人一定有来自这两个专业的,D项可以由题干推出。
A项,未找到工作的人中可能有来自同一专业的,该项错误。
B项,商贸英语专业的两人可能都未找到工作,该项错误。
C项,找到工作的人可能一个是英语教育专业,一个是英语翻译专业,即商贸英语专业的两人可能都未找到工作,该项错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