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艺术:生活
A:喷泉:公园
B:利润:企业
C:梦境:大脑
D:战乱:掠夺
正确答案:C
解析:艺术来源于生活;梦境产生于大脑。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经济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律的根本宗旨在于通过法律的参与使社会财富达到极大化的效益目标,也就是以价值极大化的方式分配和使用资源。因此,不但所有法律现象都是以一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所有法律法规都有其经济根源,而且一切法律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经济问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学者的观点中,属于经济分析法学派的是:
A:“对于罪犯而言,由于犯罪对他的预期收益超过其预期成本,所以,某人才实施犯罪。”
B:“法律进化的根本性动力是社会不断增进的复杂性,随着社会复杂性的进化,法律也会相应发生改变。”
C:“法律作为社会工程或社会控制的手段,任务就在于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和愿望。”
D:“法律是人类有意识地创造以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其目的就是利益,包括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A
解析:经济分析法学派定义的关键信息:一切法律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经济问题。
A项,罪犯在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才实施犯罪,是将法律问题以经济问题来看待,符合定义。
B项,说的是法律进化的根本性动力,并未涉及经济问题,不符合定义。
C项,说的是法律的任务,并未涉及经济问题,不符合定义。
D项,法律的目的是利益,但利益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并不等同于经济问题,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9题
3、【判断推理】超级高铁与大众的出行密切相关,它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其运行速度远超轮轨式高铁列车,时速可达600千米至1200千米,甚至有很多人断言能够达到4000千米以上。这类超级高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列车须在密封的真空或者低气压管道中运行。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抽取空气达到接近真空的低气压环境,采用气动悬浮或者磁悬浮驱动技术,让列车在全天候、无轮轨阻力、低空气阻力和低噪声模式下超高速运行。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超级高铁实现可能性的是:
A:超级高铁在某些线路中无法实现低气压管道的密封
B:在超级高铁运行的真空管道中维护设备将异常艰难和昂贵
C:在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超级高铁的某些必要设备将无法使用
D:超级高铁一旦出现失控将对乘客的人身安全带来可怕的后果
正确答案:C
解析:超级高铁的运行条件:在真空或者低气压环境下,采用气动悬浮或者磁悬浮驱动技术让列车超高速运行。
A项,指出超级高铁在某些线路中无法实现低气压管道的密封,但只是某些线路,质疑的力度较弱。
B项,指出在真空管道中维护设备异常艰难和昂贵,但并不能说明超级高铁无法实现,质疑的力度较弱。
C项,指出在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超级高铁的某些必要设备无法使用,说明超级高铁在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不能正常运行,那么超级高铁就无法实现,有力地质疑了超级高铁实现的可能性。
D项,指出超级高铁一旦出现失控将造成可怕的后果,讨论的是超级高铁出状况的情形,跟超级高铁能否实现无关,质疑的力度较弱。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
4、【判断推理】海洋:海浪:冲浪板
A:泳池:浪花:潜泳
B:血管:血液:细胞
C:树林:树木:小鸟
D:天空:气流:热气球
正确答案:D
解析:海浪是海洋上的一种现象,冲浪板是利用海浪的一种工具。
A项,浪花是泳池中的一种现象,潜水是一种运动,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树林由树木组成,小鸟在树林中生活,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气流是天空中的一种现象,热气球是利用气流的一种工具。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1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5题
5、【判断推理】文化集丛:指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并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发挥功用。文化集丛通常是以某一个文化特质为中心,结合一些在功能上有连带关系的特质而组成的,其中每个特质都围绕中心特质而对整体发挥功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属于文化集丛的是:
A:以中华文化为中心,包括日本文化、朝鲜文化、越南文化等在内的东亚文化
B:以唐代服饰为中心,包括汉代服饰、宋代服饰、明代服饰等在内的服饰文化
C:以茶为中心,包括采茶、制茶、饮茶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内的茶文化
D:以汉文化为中心,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
正确答案:C
解析:文化集丛定义的关键信息:功能上互相整合,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发挥功用,以某一个文化特质为中心,每个特质都围绕中心特质而对整体发挥功用。
A项,东亚文化包括中华文化、日本文化、朝鲜文化、越南文化等,其中每个文化都是独立的,并没有功能上互相整合或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发挥功用,不符合定义。
B项,服饰文化包括唐代服饰、汉代服饰、宋代服饰、明代服饰等,并非每个特质都围绕唐代服饰这一中心特质而对整体的服饰文化发挥功用,不符合定义。
C项,以茶为中心,包括采茶、制茶、饮茶等一系列活动及所使用的工具、活动的规则等文化特质,这些特质总合起来,称为茶集丛,符合定义。
D项,中华文化包括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但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不具有功能上的连带关系,少数民族文化并非围绕汉文化而对中华文化发生作用,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0题
6、【判断推理】洪涝:干旱:防洪抗旱
A:地震:海啸:抗震救灾
B:滑坡:雪崩:道路抢修
C:严寒:酷热:防冻消暑
D:风沙:雾霾:防沙除霾
正确答案:C
解析:洪涝和干旱是两种对立的自然灾害,二者是并列关系,且防洪主要是为了应对洪涝,抗旱主要是为了应对干旱。
A项,地震和海啸啸并非两种对立的自然灾害,且救灾是为了应对所有的灾害,并非主要为了应对海啸,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滑坡和雪崩都属于自然灾害,二者是并列关系,滑坡和雪崩后都需要进行道路抢修,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严寒和酷热是两种对立的自然灾害,二者是并列关系,且防冻主要是为了应对严寒,消暑主要是为了应对酷热,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风沙和雾霾并非两种对立的自然灾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9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4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
7、【判断推理】据介绍,北半球人口相对密集,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不断推高碳排放量,因此北半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2013年已达到400PPM这一标杆水平。相对来说,南半球人类活动较少,而南极洲更是人烟稀少,但即便如此,2017年6月南极洲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深入极地
B: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南极洲地貌有深远影响
C: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不会再降到400PPM以下
D:北极的二氧化碳浓度在四五年前就远超南极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从人类活动使南极洲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可以推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深入极地了。
B项,题干只提到南极洲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00PPM,并未体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极地地貌有深远影响,不能推出。
C项,题干并未涉及二氧化碳浓度会不会下降的问题,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不会再降到400PPM以下同样无法推出。
D项,题干只提到北半球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0PPM比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0PPM早四五年,北半球和北极并不是一个概念,北极的二氧化碳浓度在四五年前就远远超出,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
8、【判断推理】绿色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总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绿色技术的是:
A:红树林快速恢复和重建技术
B:污染控制和预防技术
C:循环再生技术
D:废弃物最少化技术
正确答案:A
解析:绿色技术的定义要点:①节约资源和能源;②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③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工艺和产品。
A项,红树林快速恢复和重建技术未涉及节约资源和能源,不符合要点①。
B项,污染控制和预防技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体现了节约资源和能源,减轻了生态环境污染,同时也是少公害化的技术,符合定义。
C项,循环再生技术,通过循环再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体现了体现了节约资源和能源,减轻了生态环境污染,同时也是少公害化的技术,符合定义。
D项,废弃物最少化技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体现了节约资源和能源,减轻了生态环境污染,同时也是少公害化的技术,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不是每个值得一见的人都值得当作朋友,但是每个不值得一见的人都不值得当作朋友。
甲认为上述第一个判断是真的,第二个判断是假的。
乙认为上述第一个判断是假的,第二个判断是真的。
已知:黄某和李某都是值得当作朋友的人,但黄某值得一见,李某不值得一见。
由此可知,以下一定为真的一项是:
A:甲的判断是真的
B:乙的判断是真的
C:甲和乙的判断都可能是真的
D:甲和乙的判断都可能是假的
正确答案:D
解析:“不是每个都”等值于“有的不”,即题干第一个直言命题等值于①“有的值得一见的人不值得当朋友”。“每个都”即“所有都”,题干第二个直言命题等值于②“所有不值得一见的人都不值得当朋友”。
由已知条件黄某值得当朋友和黄某值得一见,可以推出“有的值得当朋友的人值得一见”,换位推理可得“有的值得一见的人值得当朋友”。同理,由已知条件李某值得当朋友和李某不值得一见,可以推出“有的不值得一见的人值得当朋友”。这里只涉及值得当朋友的情况,并未提及不值得当朋友的情况,因此①无法判断真假,而②必然为假。
甲认为第一个判断是真的,第二个判断是假的,因此甲的判断有可能为真,有可能为假。
乙认为第一个判断是假的,第二个判断是真的,因此乙的判断一定为假。
综上,甲、乙两人的判断都可能是假的。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定义:
①海外基金:指由国外投资信托公司发行的基金,通过海外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不但可分享全球投资机会和利得,亦可达到分散风险、专业管理、节税和资产转移的目的。
②对冲基金: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
③养老基金:指一种用于支付退休收入的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养老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受益凭证,募集社会上的养老保险资金。
典型例证:
(1)美国是投资基金发展最发达、规模最大的国家,种类繁多,基金收效率高,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还具有比较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基金运作比较规范。
(2)在一些国家,基金投资者以资金入伙,提供大部分资金但不参与投资活动;基金管理者以资金和技能入伙,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
(3)王师傅去年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后,享受养老金待遇,王师傅的退休金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由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筹集并管理。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①②③相符
B:例证(2)(1)分别与定义②③相符
C: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②③相符
D:例证(1)与定义①不相符,例证(3)与定义③相符
正确答案:D
解析:海外基金定义的要点:①国外投资信托公司发行;②通过海外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
对冲基金定义的要点:①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②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
养老基金定义的要点:支付退休收入。
例证(1)提及美国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并未涉及具体基金,不符合题干所给定义。
例证(2)提及一些国家的投资者的投资方式,不符合题干所给定义。
例证(3)中王师傅退休后,享受养老金待遇,符合养老基金的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