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743

发布时间:2022-11-29 17:22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正确答案:B

解析:“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意思是任何一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选择及取向,再联系后文的“方向与成果”,B项“价值取向”最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2、【言语理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成为不可阻挡潮流的今天,对文化阵地尤其是青年文化阵地的争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当前,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青年文化建设。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深刻认识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B:青年文化阵地的争夺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C:青年文化建设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青年文化阵地的争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强调了今天对青年文化阵地争夺之于民族和党的重大意义,由此引出“青年文化建设”问题。由“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青年文化建设”可知,文段强调的是青年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A、B、D均强调了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未突出如何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使我深感真正用心的创作就是拼积累、耗心血,________靠积累琢磨出来的剧本,无论是故事、人物还是语言,都会“有嚼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凡

B:因为

C:只有

D:只要

正确答案:A

解析: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后文的“都”搭配,表示凡是靠积累琢磨出来的剧本都会有“嚼头”。“但凡”与“都”搭配恰当,A项正确。“因为”常与“所以”搭配,“只有”常与“才”搭配,“只要”常与“就”搭配,三者均不能与“都”搭配,排除B、C、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7题

4、【言语理解】从人口的空间布局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是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过程。而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离不开接受现代化的教育。人的教育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城镇化还意味着人们的就业和生产从农业领域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人的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本质特征,更是人的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而支撑人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基础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普及。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城镇化时代的农民需要职业教育

B:城镇化是人的素质教育的现代化

C:城镇化是人的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D:城镇化是进城农民身份的市民化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并列结构:前半部分指出城镇化是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过程,人的教育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后半部分指出城镇化还意味着人的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其发展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普及。综合可知,文段前后两部分都是在强调教育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对应B。A项的“职业教育”只能对应文段后半部分,缩小了“教育”的范畴,排除。C、D两项未提到“教育”这一论述重点,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41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41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1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31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5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44题

5、【言语理解】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频频占据了我们的视线,从毒奶粉事件到染色馒头事件,无疑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困惑;曾经轰动全国的抢盐事件,更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一种冲击。很明显,这些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但是最为严重的影响,莫过于这些社会热点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不断扩散,并由此引发的公众的困惑和不安。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

B:批判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混淆了公众的视听

C:揭示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的实质

D: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指出近年来频发的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接着以“但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热点事件不断扩散引发的社会不安。故作者的意图是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A项表述正确。B项是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影响的阐述,非重点,排除。C项,文段并未提及负面效应扩散的实质,排除。D项,文段意在强调要对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而非提醒人们要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21题,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32题

6、【言语理解】从长远来看,要维持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繁荣,就必须注重提高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这最终决定了一个城市真正的________,决定了一个城市是不是________长期居住,是不是值得在闲暇之时走进________,去发现和体验每个人各具特色的生活状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内涵 值得 千家万户

B:品位 适宜 大街小巷

C:地位 方便 街头巷尾

D:价值 能够 寻常巷陌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提高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会让城市变得更宜居,故“适宜”比“值得”“方便”“能够”更贴切。
第一空,填入“品位”符合句意。
第三空,填入“大街小巷”亦与后文“去发现和体验每个人……”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7、【言语理解】①今年全国两会实行矿泉水“实名制”,不再提供沏茶服务。这________不是一种创新?
②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________出光彩。
③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________了无尽的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难道 散发 凝结

B:何尝 散发 凝聚

C:何尝 焕发 凝聚

D:何曾 焕发 凝结

正确答案:C

解析:①题意为实行矿泉水“实名制”是一种创新。“难道”用在反问句中,加强反问的语气。“何尝”是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或并非。“何曾”是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发生。据词义排除D。
②,“散发”指分散发出、释放,常用于味道等;“焕发”指光彩四射、振作,常用于精神面貌方面。与“光彩”搭配,用“焕发”更贴切,排除A、B。
将C项代入③验证,“凝聚”指聚集,积聚。与“力量”搭配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8、【言语理解】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所有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管是签订劳动合同的,还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不管是原有的所谓编内职工,还是所谓的“非正式人员”如农民工、临时工,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所不同的只是进单位迟早不同或劳动合同长短有别而已。
由此可知劳动者之间没有差别的一方面是:

A:身份

B:待遇

C:权利

D:与企业的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不管是……还是……,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可知,劳动者之间没有差别的一方面是与企业的关系。由“编内职工”和“非正式人员”的差别可知劳动者之间的身份是有差别的;文段未涉及劳动者待遇、权利的问题,且由常识可知,劳动者之间的待遇和权利通常是有差别的。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国有企业之所以需要改革,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它的产权属于国家,从而产生了国企经营非人格化的矛盾。后果是,企业管理者不必对企业负责,企业难以实现经济效益。在改革中,国企开始面向市场,同时政府也给予了其充分的自主权,但这又导致一些国企高管强化了内部人控制,使国企成为某些人假公济私的腐败通道,而通过股份化改革吸收的公众资本由于力量微薄,根本不可能对此起到制衡作用。显然,混合所有制模式建立以后,如果国有企业的这种内部人控制机制仍然没有得到改变,那么,它的效果也只能是有限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经营非人格化导致国企难以实现经济效益

B:混合所有制模式能有效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C:公众资本力量是无法制衡国企内部人控制机制的

D: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国有企业需要改革的原因是它的产权属于国家,国企管理者不对企业负责,企业效益低下;接着指出,改革使国企开始面向市场,但由此又导致国企高管强化了内部人控制,滋生了腐败,而公众资本由于势单力薄无法与之抗衡;最后得出结论,若国企内部人控制机制不改变,其混合所有制模式的效果也只会有限。故文段强调的是国企内部人控制机制,只有C项体现,为正确答案。
A项只是国企改革的原因,非文段重点所在,排除。由文段尾句“它的效果也只能是有限的”可知B、D两项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79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7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10、【言语理解】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多元文化思潮的交流与交锋,人们常常有精神迷失的困惑。如何________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始终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如何实现精神富有,________起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是当代文化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抵挡 集聚

B:抵触 汇集

C:抵御 汇聚

D:抵制 积累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抵触”指跟另一方有矛盾,如抵触情绪、相互抵触等。用在表达阻止西方文化思潮渗透的语境中不恰当,排除B。“抵挡”侧重于“挡”,即被动应对;“抵御”侧重于“御”,即主动防御;“抵制”侧重于“制”,即控制、制衡。综合分析三个词语, “抵御”填入更能体现出面对西方文化思潮渗透应具有的积极防备态度。
第二空,“汇聚力量”搭配亦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