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682

发布时间:2022-11-17 6:53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由于近年来在化肥、农药施用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出现问题,我国北方大葱主产地的大葱产量出现明显下降,国内价格快速上涨。要想维持国内价格稳定,就必须严格限制大葱出口。因为从事大葱出口贸易的企业的出口合同都是在低价位时签订的,如果在大葱价格大幅上涨时继续履行合同,这些企业就会出现严重亏损。但是,如果严格限制大葱出口,我国在国际大葱市场所占有的份额就将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所取代。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下列(       )项一定为真。

A:如果不是出现化肥、农药施用和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就不会严格限制大葱出口

B:如果严格限制大葱出口,国内大葱价格就不能继续上涨

C:如果要维持国内大葱价格的稳定,就会失去我国在国际大葱市场所占有的份额

D:为了避免损失,从事大葱出口贸易的企业肯定会积极游说政府制定严格限制大葱出口的政策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涉及多个假言命题:①在化肥、农药施用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出现问题→国内大葱价格快速上涨;②维持国内价格稳定→严格限制大葱出口→我国在国际大葱市场所占有的份额被取代。
A项,否定前件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错误。
B项,肯定后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前件,错误。
C项,由肯前推出肯后,可以得出。
D项,不能由题干推出,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3题

2、【判断推理】一般消毒用的酒精浓度为70%~75%,此浓度的酒精渗透性最好,杀毒效果也最好,浓度更高的话,反而达不到消毒作用。因此,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不一定越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即使浓度低于60%,酒精也可以杀灭一部分病毒和细菌

B:酒精通过渗透进入病原体并破坏其完整性,以达到杀毒效果

C: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造成皮肤脱水

D:浓度为95%的酒精可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防止酒精渗透的保护壳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不一定越好。
A项,指出浓度低于60%的酒精也可以杀灭一部分病毒和细菌,即较低浓度的酒精也可以杀灭一部分病毒和细菌,但并不能说明高浓度酒精的消毒效果是否好,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酒精可以杀毒的原理,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皮肤,造成皮肤脱水,但并不能说明高浓度酒精的消毒效果是否好,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浓度为95%的酒精可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防止酒精渗透的保护壳,直接说明高浓度的酒精消毒效果并不好,有力地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66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81题

3、【判断推理】有人认为,计算机科学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像“牛顿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一样重要的基础理论,甚至连基本的守恒定律也没有发现,可以说计算机科学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但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已相当普及,应用面很广,似乎已相当成熟。在计算机技术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时候技术跑到了科学的前面。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上述现象?

A:计算机企业发展技术时,为了降低成本,首先考虑的是技术的兼容性,至于市场上的主流技术是否合理,往往不是很重视

B:一门科学必须最先做基础科学研究,再做应用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就是这样一条从上游到下游流水线式的模式

C:计算机技术无须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也能获得发展

D:计算机的发展往往是从应用需求开始的,发展技术的动力是解决需求中要解决的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矛盾现象:计算机科学发展过程中没有出现重要的理论基础,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但计算机技术应用面积却很广,许多时候技术跑到了科学(基础理论)的前面。
A项,指出计算机企业在发展技术时的考虑,与计算机技术走到科学(基础理论)前面无关,不能解释,排除。
B项,指出计算机发展的顺序为: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技术,即基础理论应该在技术的前面,与题干中的矛盾现象相反,加深了题干矛盾,不能解释,排除。
C项,指出计算机技术在没有基础理论的情况下也能发展,但不能解释计算机技术为何走到了科学(基础理论)的前面,排除。
D项,指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从应用需求开始的,合理地解释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何走到了科学(基础理论)的前面,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9题

4、【判断推理】无线充电,又称为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磁场共振原理,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下列关于无线充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于有线充电来说,无线充电能源转换一次性获得,电能损失小,节能环保

B:利用无线充电的设备,可以显著减少设备磨损

C:无线充电技术要求高、价格贵是现阶段不能普及的主要原因

D:无线传输距离越远,无用功的耗损也就会越大

正确答案:A

解析:无线充电需要进行两次能量转化,电能在转化过程中损失很大,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小数法则是一种心理偏差,是指人们将小样本中某事件的概率分布看成是总体分布,抓住问题的某个特征直接推断结果,而不考虑这种特征出现的真实概率及与特征有关的其他原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一项反映了小数法则?

A:在掷硬币的游戏中,即使连续10次出现正面,第11次出现正面的概率仍然还有50%

B:一位投资经理在过去两年表现好于其他人,并不能说明这位经理水平要高于其他人

C:在北京街头对100人进行调查都认为北京的房价很高,因此全北京市的人都认为北京的房价很高

D:某一给定时间在一家大医院内诞生的婴儿有60%是男孩,则一家小医院内情况必定相同

正确答案:C

解析:小数法则定义的关键信息:将小样本中某事件的概率分布看成是总体分布。
A项,并没有将前10次抛硬币的概率,看成是第11次抛硬币的概率,没有反映小数法则,排除。
B项,并没有将过去两年经理的表现看成其总体表现,没有反映小数法则,排除。
C项,将对100人的调查结果看成是北京市所有人的看法,符合定义,保留。
D项,将大医院男孩的出生率,看成是小医院男孩的出生率,但是小医院的情况不能代表总体的情况,没有反映小数法则,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0题

6、【判断推理】李香君:桃花扇

A:蒲松龄:聊斋志异

B:石头记:红楼梦

C:秦始皇:后汉书

D:杨玉环:长生殿

正确答案:D

解析:李香君是《桃花扇》中的人物,杨玉环是《长生殿》中的人物。A项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B项《石头记》是《红楼梦》的别名,C项秦始皇是秦代的开国皇帝,不在《后汉书》中。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得陇望蜀:狼子野心

A:坐井观天:鼠目寸光

B:指桑骂槐:趾高气扬

C:沐猴而冠:狐假虎威

D:投桃报李:指雁为羹

正确答案:A

解析:得陇望蜀和狼子野心都形容一个人有野心。
A项,坐井观天和鼠目寸光都形容目光短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沐猴而冠比喻装扮得像人,实际却虚有其表。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二者之间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指雁为羹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虚假不实。二者之间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75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5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8、【判断推理】醉驾:吊销驾驶证

A:祈祷:通过考试

B:退休:领取养老金

C:犯罪:法律制裁

D:护照:出国旅游

正确答案:C

解析:醉驾会被吊销驾驶证。
A项,通过考试是祈祷的内容,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退休是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犯罪后会受到法律制裁,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护照是出国旅游必备的证件,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79题,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9、【判断推理】长久以来,心理学家都支持“数学天赋论”:数学能力是人类自打娘胎里出来就有的能力,就连动物也有这种能力。他们认为存在一种天生的数学内核,通过自我慢慢发展,这种数学内核最后会“长”成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数学能力。最近有反对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数学能力没有天赋,只能是文化的产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反对者的看法?

A:10~12个月的婴儿已经知道3个黑点和4个黑点是不一样的

B:数学是大脑的产物,而大脑的生长模式早已由基因“预设”

C:经过人为训练的大猩猩、海豚和大象等动物能处理数学问题

D:绝大多数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只能表示5以下甚至更少的数量

正确答案:D

解析:反对者的看法:数学能力没有天赋,只能是文化的产物。
A项,10~12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备数学能力了,说明数学能力是一种天赋,削弱了反对者的看法。
B项,指出数学是大脑的产物,大脑的生长模式早已由基因“预设”,也就是说数学能力是天生的,削弱了反对者的看法。
C项,经过人为训练的大猩猩等动物能处理数学问题,说明数学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无法确定它们是不是刚出生就有数学能力,支持力度较弱。
D项,原始部落的居民是缺少文化教育的,他们的数学能力低下,说明数学能力确实是文化的产物,而非天赋,支持了反对者的看法。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5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0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01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110题

10、【判断推理】一项新研究显示,中国的消费升级正在延续。所谓消费升级是指消费者对更能满足自己美好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价格更高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消费升级的是:

A:现在收入多了,生活水平高了,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想要提高消费档次

B:某机构研究发现,中国家庭2019年在生活消费品方面的开支相较去年增长了5%

C:中国人对包装食品、饮料、护肤品、洗发水和处方药等快速消费品消费呈增长趋势

D: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付出更多成本,去享受健康、快乐、体验好且富有内涵的高端商品和服务

正确答案:D

解析:消费升级定义的关键信息:更能满足消费者美好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价格更高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A项,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想要提高消费档次,但无法明确提高消费档次是否是对价格更高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有所需求,不符合定义。
B项,在生活消费品方面的开支有所增长,不能说明人们对更能满足美好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价格更高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符合定义。
C项,对快速消费品的消费呈增长趋势,不能说明人们对更能满足美好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价格更高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符合定义。
D项,付出更多成本,去享受健康、快乐、体验好且富有内涵的高端商品和服务,体现出对满足自己美好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价格更高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5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2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