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已知一次英语考试甲、乙、丙、丁的成绩如下:甲、乙的成绩之和等于丁、丙的成绩之和,如果把乙和丁的成绩互换,甲和丁的成绩之和大于乙和丙的成绩之和,乙的成绩比甲、丙的成绩都高。
根据以上所知,下列哪项为真?
A:甲的成绩最高
B:乙的成绩最高
C:丙的成绩最高
D:丁的成绩最高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①甲+乙=丁+丙;②甲+丁>乙+丙;③乙>甲,乙>丙。由①②可以得出甲>丙,丁>乙,再结合③可知,丁的成绩最高。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某单位正在创建无烟单位,最近实行新规:禁止在单位内任何场所吸烟。有些吸烟员工因为不能适应,试图改变这一规定,却以失败告终。因为单位规定,制度变更必须经过如下程序:只有获得15%以上的员工签字提议,才能由全体员工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这些吸烟员工的提议被大多数员工投票否决了。
由上述断定最可能推出的结论是:
A:投否决票的员工小于或等于85%
B:在吸烟员工的提议书上签字的员工不到15%
C:在吸烟员工的提议书上签字的员工不少于15%
D:有员工在提议书上签了字,但在表决时又投了否决票
正确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规定得出,投票表决→获得15%以上员工签字提议,结果提议被否决了,说明全体员工已经进行了投票表决,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肯前能肯后,得知至少15%的员工在提议书上签字了。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3、【判断推理】人工智能无所不在地潜藏、萌发、产生和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凡有人类足迹和活动的地方,都可能出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似乎必然会与人产生激烈的竞争,随后形成事实上出乎人的意志的结果——人工智能对人类造成威胁,并可能最终战胜人。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出与人类完全冲突的自我意志
B:会思考的人工智能机器可能会不断进化,从而摆脱人类控制
C: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机器人可代替人类从事探测、排爆等危险工作
D:无成本的复制和持续的演化能力是人工智能相对于人类智能的优势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人工智能似乎必然会与人产生激烈的竞争,对人类造成威胁,并可能最终战胜人。
A项,指出人工智能能够发展出与人类完全冲突的自我意志,则很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支持了题干论证。
B项,指出人工智能机器可能会不断进化,摆脱人类控制,则很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支持了题干论证。
C项,指出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从事一些危险工作,并未体现人工智能对人类造成威胁,不能支持题干论证。
D项,指出人工智能有相对于人类智能的优势,则很可能与人类产生竞争,对人类造成威胁,支持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4、【判断推理】德商是指一个人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其内容包括体贴、尊重、容忍、宽容、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德商的是:
A:小徐善于把握机会,具有非凡胆略和魄力
B:小史喜欢挑战新鲜事物,对世界和他人充满探索欲望
C:小陈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生存
D:小吴能理解别人的疾苦,考虑别人的感受,关心别人的生活
正确答案:D
解析:德商定义的关键信息:体贴、尊重、容忍、宽容、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
A项,胆略和魄力不属于美德,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求知欲不属于美德,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适应能力强不属于美德,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理解和关心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属于体贴、尊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5、【判断推理】高栓患有假性近视。为了使其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李大夫要求高栓停止打网络游戏。
为使李大夫的要求具有说服力,必须假设以下哪项?
A:假性近视患者打网络游戏,将严重影响其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
B:打网络游戏是引起假性近视的主要原因
C:李大夫经验丰富,他治愈了90%以上前来就诊的假性近视患者
D:假性近视如果不及时缓解将导致真性近视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据为高栓患有假性近视,为了使视力恢复正常状态,结论为李大夫要求高栓停止打网络游戏,“假性近视恢到复正常状态”和“打网络游戏”明显缺少联系。
A项,指出打网络游戏会影响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在“假性近视恢复到正常状态”和“打网络游戏”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论证必需的前提。
B项,打网络游戏是引起假性近视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意味着不打网络游戏就可以使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
C项,李大夫治愈了90%以上前来就诊的假性近视患者,但没有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
D项,假性近视不及时缓解将导致真性近视,但没有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6、【判断推理】教:学:教学
A:阴:暗:阴暗
B:好:坏:好坏
C:正:大:正大
D:买:卖:买卖
正确答案:D
解析:教和学分别是教学相对的双方,二者共存。
A项,阴和暗不是相对的。
B项,好和坏不能共存。
C项,正和大不是相对的。
D项,买和卖分别是买卖相对的双方,二者共存。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0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5题
7、【判断推理】正数:零:负数
A:中国:日本:美国
B:干部:群众:党员
C:熊市:股市:牛市
D:左边:中间:右边
正确答案:D
解析:所有的数可分为正数、零、负数,正数、负数在数轴上分别位于零的两侧。
A项,世界上除了中国、日本、美国,还有其他国家,与题干的关系不一致。
B项,干部和党员是交叉关系,与题干的关系不一致。
C项,股市包括熊市和牛市,与题干的关系不一致。
D项,方位在左右层面可分为左边、中间、右边,左边、右边在平面上分别位于中间的两侧。与题干的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7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7题
8、【判断推理】文化例外是指在国际自由贸易体制下,基于文化商品和服务的双重属性,而将其排除在贸易自由的谈判之外,不适用有关的自由贸易法律规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文化例外的是:
A:某国在与外国谈判过程中,将“文化产业豁免”写进正式的国际贸易协定中
B:不管是文化商品还是文化服务贸易都体现了国家文化产业高层次竞争力,成为很多国家战略政策的焦点
C:世界文化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这些国家通过文化产品向其他国家渗透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D:一些国家之间可以通过电影配额的形式设立或维持对进口电影的数量上的限制
正确答案:D
解析:文化例外的定义要点:①基于文化商品和服务的双重属性;②不适用有关的自由贸易法律规则。
A、C两项,不符合要点②。
B项,没有提到交易,不符合要点②。
D项,电影属于文化产品,配额限制了自由贸易,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6题
9、【判断推理】心理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或自己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心理暗示的是:
A:望梅止渴
B:杯弓蛇影
C:草木皆兵
D:知己知彼
正确答案:D
解析:心理暗示定义的要点:①用含蓄、间接的方式;②使他人或自己接受示意或听从示意。
A项,接受前方有梅子的示意而止渴,属于心理暗示。
B项,接受杯子里弓箭的倒影是蛇的示意,属于心理暗示。
C项,接受草木是敌军的示意,符合心理暗示的定义。
D项,了解自己和对方,“了解”不是示意,“了解”的目的也不是使人接受或听从示意,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79题
10、【判断推理】三级价格歧视即对于同一商品或相似的商品,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顾客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差别,而实施不同的价格,以攫取更多的利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企业的行为与实施三级价格歧视无关的是:
A:某房地产企业对农村户口的客户有更大的优惠
B:高铁设置了特等座、一等座和二等座
C:大多数旅游景点设置了成人票、儿童票、老人票和学生票
D:电信公司根据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资费标准
正确答案:D
解析:三级价格歧视定义的关键信息:对于同一商品或相似的商品,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顾客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差别,而实施不同的价格。
A项,某房地产企业对农村户口的客户有更大的优惠,对同样的房子实施了不同的价格,符合定义。
B项,高铁设置了特等座、一等座和二等座,对同样的运输服务收取不同的票价,实施了不同的价格,符合定义。
C项,大多数旅游景点设置了成人票、儿童票、老人票和学生票,对不同的客户收取不同的票价,实施了不同的价格,符合定义。
D项,电信公司实施不同价格的原因是因为上网时间不同,而非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差别,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