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764

发布时间:2022-12-04 2:45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由于近年来黄河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1972年以来,黄河有21个年份出现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226天,断流河段一直延伸到开封,长达704公里。一方面黄河“闹水荒”,另一方面流域内用水有增无减。专家预计,到2010年,遇到正常来水年份,黄河用水缺口将达40亿立方米;遇到缺水年份,黄河用水缺口将达100亿立方米。黄河流域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到极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黄河水资源利用已突破河流承载的极限

B: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已造成河流长年干涸断流

C:黄河“生命”将很快终结

D:黄河自身平衡的“生态水量”已一去不复返

正确答案:A

解析:“黄河流域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到极限”是主旨句,所以正确答案是A。文段反对的是“过度开发利用”,而非“开发利用”,所以B不可选。C表述绝对化,不能准确说明文意。文段没有提及黄河自身平衡的问题,排除D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B: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C: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D: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先秦时期我国形成的交融格局;接着指出秦国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然后举例说明从秦汉到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最后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国梦,还需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各民族共同铸就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对应A。
“辽阔的疆域”“伟大的精神”均与文段内容无关,“灿烂的文化”并非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B、C、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45题

3、【言语理解】文具行业以其覆盖面广、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极低、投资少见效快、市场需求大等因素吸引许多中小企业纷纷投资,但有些企业为了单纯扩大________,采取降价策略,屡屡造成国际贸易________,这些问题亟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加以调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效益 纠纷

B:规模 争端

C:产量 矛盾

D:出口 摩擦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效益”常与“提高”搭配,“产量”常与“增加”搭配,两词均不能与“扩大”搭配,排除A、C。由后文提到的“国际贸易”可知,此处填“出口”更恰当,
第二空 “贸易摩擦”为惯用搭配。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9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4、【言语理解】两相比较,白话文在通俗易懂的同时,往往在韵律上缺少美感,篇幅冗长。而文言文能用_________传达出深层或多层意思,其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是白话文_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语双关 略逊一筹

B:只言片语 无与伦比

C:三言两语 相形见绌

D:寥寥数语 无可比拟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两相比较”和“而”可知,白话文的特点和文言文的特点在语义上构成反义关系。由“白话文……篇幅冗长”可知,文言文相对简洁,所填词语应表达简洁之意。“一语双关”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不能表达简洁之意,排除A。“只言片语”指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其强调的是言语的零碎,不完整,而非简洁,排除B。
第二空,“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通常用法为“与……相比相形见绌”,其填入此处存在语法错误,排除C。“无可比拟”指没有可以相比的。句意是文言文的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是白话文比不上的。“无可比拟”填入符合语境,当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4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

5、【言语理解】武汉沦陷后,许孟雄到重庆中央大学等学校任英语老师,深受当地学子欢迎,      
      。1949年秋回到北京后,他先后任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英语教授,一面教书,一面翻译。许孟雄是国内为数不多真正精通英语的学者之一,他能不假思索地写下流畅纯正的英文,一挥而就,      ,达到      的地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声名鹊起 一气呵成 白璧无瑕 

B:

显赫一时 一鼓作气 挥洒自如 

C:

名噪一时 文不加点 炉火纯青 

D:

蜚声中外 一蹴而就 登峰造极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显赫一时”指在一个短时期内名声权势极大。“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蜚声中外”指名声享誉中外。“显赫一时”在此不恰当。此处也未提到国外,故“蜚声中外”也欠妥。文段最后一句形容的是许孟雄对英语精通的程度,“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炉火纯青”比喻学习、技术、技巧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正合题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公司的高级主管,那么你们在一起时所谈论的主要内容一定是关于如何管理和经营的;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公司的职员,那么你们在一起时谈论的主要话题一定是关于如何工作的;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房地产商,那么你们谈论的话题一定会是关于房地产的。
此段文字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当外因足够强大的时候可以改变内因

B:朋友圈子是决定你生活方式的关键

C:人们的话题总是和朋友的工作紧密联系的

D:不同的朋友会为你营造不同的生活环境

正确答案:D

解析:三个“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那么你们在一起时所谈论的主要话题一定是……”说明短文所讨论的话题是不同朋友所带来的不同生活环境,A项文中没有体现,B项“决定”一词文中没有体现,C项理解错误,其中“人们的话题”表述不对,应是“不同的朋友与自己的话题”。D项是题干所要反映的主要观点。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植物或许被低估了。它们不仅记得何时被人触碰过,而且有研究表明,它们不必借助大脑或复杂的神经系统,就能进行复杂程度与人类不相上下的风险决策。面对两个花盆——其中一个营养含量恒定,另一个营养含量变化不定——如果营养条件足够差,植物会偏好神秘莫测的那个花盆。也许,这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赌博输钱的人会继续赌下去,为什么在寒冷夜晚里,鸟儿即便不知能找到什么也要四处觅食,而不是守着数量确定却不够吃的食物。
以上文字意在说明:

A:恶劣条件下放手一搏,希冀求得生机或许是一切有机体的本能选择

B:植物能进行任何复杂程度与人类不相上下的风险决策

C:植物懂得在危机中铤而走险,竭力求生

D:放弃已知的、确定的,选择未知的、神秘莫测的,是有机体的普遍选择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植物在进行风险决策方面的选择——如果营养条件足够差,植物会偏好神秘莫测的那个花盆。然后引出人和鸟类似的选择——“赌博输钱的人会继续赌下去”“寒冷夜晚里,鸟儿即便不知能找到什么也要四处觅食”。综合植物、人类和鸟的例子可知,恶劣条件下放手一搏,希冀求得生机或许是一切有机体的本能选择,A项正确。
B、C两项仅涉及“植物”,而由末句的“赌博输钱的人”和“鸟儿”的例子可知,文段是由植物引出一切有机体存在的这种普遍情况,且B项的“任何”表述绝对,排除。D项表述错误,文段提到“如果营养条件足够差,植物会偏好神秘莫测的那个花盆”“赌博输钱的人会继续赌下去”“寒冷夜晚里……不是守着数量确定却不够吃的食物”,即有机体选择未知的、神秘莫测的前提是“恶劣条件下放手一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51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22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6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7题

8、【言语理解】从曾经的自行车王国,到今天的车轮上国家,中国仅用了一代人时间,就实现了欧美几代人的梦想。更多人能开上汽车,这是________;更多车主会遵守规则,这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趋势 前提

B:必然 进步

C:发展 文明

D:目标 基础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从曾经的自行车王国,到今天的车轮上国家,中国仅用了一代人时间,就实现了欧美几代人的梦想”可知,中国已经实现了梦想,所以更多人开上汽车,不是“趋势”“目标”,排除A、D。“必然”指事理上确定不移;哲学上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而中国汽车的发展是中国人民努力的结果,所以不是“必然”,排除B。
第二空,“更多车主会遵守规则”体现的是社会精神生活文明,“文明”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题

9、【言语理解】科学界一向认为,行星本身是没有能源的,虽然在夜间我们能看到行星,但行星发光只不过是反射了太阳光的结果。然而,最近报道指出,木星放射出来的能量明显多于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因此让人产生疑问:木星有热核能源吗?这种能源是在大气层里还是在它的内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人们已经探明木星大气层的成分,并得出在那里不可能产生热核能量的结论。
这段话主要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木星发光是反射太阳光的结果

B:木星内部有可能产生热核能量

C:木星不可能产生热核能量

D:木星靠外部能源散发热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科学界一向认为,行星本身是没有能源的”,随后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木星放射出来的能量明显多于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由此产生了“木星有热核能源吗?这种能源是在大气层里还是在它的内部?”的疑问。尾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否定了木星的大气层可以产生热核能量的结论,意即热核能量可能产生于木星内部,B项正确。由“木星放射出来的能量明显多于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可知,木星发光不是反射太阳光的结果,木星有可能产生热核能量,A、C、D三项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6题

10、【言语理解】原来鉴赏与研究被一个绝深绝崭的鸿沟隔着。鉴赏是随意的评论与谈话,是心底的赞叹与直觉的评论;             。如此说来,鉴赏者是一个观花的游人,研究者则是一个植物学家;             
文段中两横线应填入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合理的一项是
①而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才是研究
②研究则非有一种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不可
③鉴赏者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研究者却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
④鉴赏者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研究者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开头提出了鉴赏和研究两个概念,先分析的是“鉴赏”,接下来要分析的自然是“研究”,为了保持形式上的一致,前面的形式为“鉴赏是……”,后面应为“研究……”,而不是“……是研究”。并且②比①语气要重,更能突出研究的特点。所以第一空应选②。排除AD项。第二空要填的内容要和前文照应,“观花的游人”可以随意的评论与谈话,对应的是“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植物学家”需要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结论,对应的是“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