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726

发布时间:2022-11-26 6:06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有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研制并投入民用的1100多种高科技材料中,有80%是因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而研制的。众所周知,航天科技对各种设备、元器件的要求极高,由此,中国航天的每一个进步,都“逼迫”电子产业、装备制造业不断换代升级,而这些的终极受益者,还是普通百姓。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航天科技最终能使普通百姓受益

B:航天能够带动基础产业的巨大发展

C:航天科技的发展能形成巨大的社会效益

D: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带来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用统计数据说明民用的多种高科技材料大部分缘于航天技术发展需求,然后进一步强调航天科技发展对电子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推动作用,最后进一步强调“而这些的终极受益者,还是普通百姓”。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航天科技发展对“普通百姓”的意义。只有A项与此相关。B项航天科技对基础产业的影响和C项航天科技产生的社会效益并非文段重点。D项颠倒因果,且不符合文段主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2、【言语理解】即使笔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对于面试也有心理压力,毕竟面试形式多样,考官提问出其不意,所以,面试对考生是有挑战性的。虽然,绝对不可能有万无一失的应试方法,但是,下面的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提高应试能力,增加成功可能性。
由此可推知下面的内容是关于:

A:考官提问的各式问题

B:各色各样的面试形式

C:面试失败的主要原因

D:应试回答的注意要点

正确答案:D

解析:本段文字最后一句话“但是,下面的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提高应试能力,增加成功可能性。”作用是承上启下,所以下面的内容一定是一些关于应试方法的建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在圆明园被烧毁之前,气势最为恢宏的是长春园和绮春园,圆明园因为此二园被称为“万园之园”。但与欧洲石式建筑不同,此二园中古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火烧后主体部分就荡然无存,只剩下台基及夯土层。如今,原来并不如前二园出名的大水法因为采用石材而保留下来,现在反而成了园中最胜之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西方建筑的不同风格

B:砖木结构建筑不易完整保存的原因

C:圆明园遗址保护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D:“大水法”成为圆明园胜景的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说圆明园中气势最恢宏的“长春园”和“绮春园”因为采用砖木结构,在被焚烧之后才会荡然无存;接着引出,之前并不出名的“大水法”倒因为采用石材在焚烧后留存了下来,成了园中最胜之景。
A项“中西方建筑”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主要论述的是圆明园。B项也脱离了“圆明园”这一对象。C项无法从文段得出。D项说法符合文意,当选。
文段说明的是“大水法”成为圆明园中最胜之景的原因。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

4、【言语理解】下面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将离你而去,迈着缓慢的脚步,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最恼人的城市,告别最难忘的朋友。

B:经过这一段的思考,终于使他明确了今后的人生道路,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一切从头开始。

C: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区的南部,气候炎热,阳光充足,各种农作物生长茂盛。

D:在一些人对他从事的工作不理解的时候,也曾使他受到很大的压力。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缺少主语,可把“终于使他”改为“他终于”。C项第一分句缺主语。D项也是缺乏主语,可把“也曾使他”改为“他也曾”。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社会发展史表明,和对食物的追求一样,人类对美、对艺术的追求始终未变。如果我们将这种追求称为“艺欲”的话,“艺欲”不会像“食欲”那样在满足后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这种增强________________。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是独自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欣赏一部影视剧或听一场音乐会,也会产生与人交流的内在要求,这种内在要求反过来又会刺激和增强新的文艺需求,此种新需求主要不是重复欣赏某部作品而是希望欣赏到更加精良的作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动着文艺需求更多元丰富

B:强化了人们对文艺需求的敏锐感知

C:使文艺更加深刻而广泛地嵌入人们的生活

D:主要表现为希望获得质量更优的文艺作品

正确答案:D

解析:横线位于文段中部位置,所填内容应结合前后文进行判断。前文说的是“艺欲”不会像“食欲”那样在满足后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后文说的是人们欣赏艺术之后产生的与人交流的内在要求会反过来刺激和增强新的文艺需求,表现为希望欣赏到更加精良的作品。由此可知,后文是对所填句子的解释说明,说明人们的“艺欲”在满足后会增强,表现是希望欣赏到更加精良的作品。横线处所填内容应体现出人们希望获得更加精良的作品,D项填入衔接恰当,当选。
A项,“文艺需求更多元丰富”表述不准确,文段强调的是作品更加精良,而非更加多元,排除。
B项,文意强调的是“艺欲”增强后人们会希望欣赏到更加精良的作品,“敏锐感知”文段未提及,填入此处与前后文衔接不当,排除。
C项,“使文艺更加深刻而广泛地嵌入人们的生活”文段未提及,填入此处与前后文衔接不当,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4题

6、【言语理解】

正如卢梭所说,“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这段文字没有暗示的信息是:

A:

没有了法治理念,法治就没了灵魂,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B:

法律条文的严谨性和民众对法律的深透了解是推行法治的前提

C:

只有努力使法治成为全民信仰,才能推动法治,推动社会进步

D:

人们法治精神的缺失必将导致法律悬空、制度空转、法治不兴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通过卢梭的话引出只有铭刻在公民心中的法律才能发挥作用。其意在强调法治理念、法治观念对于推行法治的重要性。A、C、D三项均体现了这一主旨,排除。

B项强调的是法律条文本身的质量水平和民众对法律的了解程度,没有提及法治理念、法治观念的重要性,不是文段暗示的信息,当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

7、【言语理解】装在司机座位上的这个系统可以在司机疲劳驾驶的时候,发出________或者自动刹车。此外,这个系统不但可以提醒车辆被盗,还可以通过________到的数据识别出盗贼的身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警戒 采集

B:警报 汇集

C:警示 收集

D:警告 搜集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警戒”指为防备出各类问题而采取保障措施,与“发出”不能搭配,排除A。“警报”指通过电台、电视、喇叭等发出的将有危险到来的通知或信号;“警示”指警告,启示;“警告”指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个人、团体、国家提出告诫,使认识所应付的责任。填入均符合题意。
第二空,“汇集”侧重于“汇”,即汇合;“收集”侧重于“收”,即接收;“搜集”侧重于“搜”,即搜罗。这个系统是装在司机座位上的,当盗贼偷盗车辆时,其会对盗贼的身份信息进行接收,故此处用“收集”最恰当,排除B、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1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1题

8、【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大盘近期在海外的市场连续震荡,使一度处于低迷状态的指数基金雪上加霜。

B:许多老年人都喜欢告诫年轻人,做事情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千万不能善自为谋。

C:这次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遇袭事件,使得意大利内阁重组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D:2009“时尚先生”古力在20世纪末就名噪一时,成为中、日、韩围棋界的风云人物。

正确答案:B

解析:“善自为谋”指的是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B项要表达的意思是老年人劝诫年轻人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不要自以为是。“善自为谋”与原句表达的意思不一致,B项当选。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9、【言语理解】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一系列医学伦理事件的发生促进了病人权利的运动。在处理医学决定时,医生家长式作风受到批判,以“共享决定权”为原则的新的医患关系产生了。然而,________________。现代医学的专业性意味着医患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巨大知识壁垒,平等也就无从谈起。病人对治疗效果的预期往往高于医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和医学风险的认识又远远低于医生。缺位和无效的沟通既给临床治疗制造了巨大成本,又使医患的情感遭到巨大打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医生与病人却被有史以来最为紧张的关系所羁绊

B:完完全全的平等并不是拯救现代医患关系的良药

C:病人们在这个时候却发现医生们越来越难以信任

D:今天作为医疗行业的医学所处的关系网极为复杂

正确答案:B

解析:“然而”前面说的是新的医患关系强调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平等,“然而”之后说的是医学的专业性限制了这种平等实现的可能性。横线处句子在文段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应与“平等”相关,与此相符的只有B。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9题

10、【言语理解】中国人对虚拟现实技术及设备的兴趣远远超过了西方人。这是为什么呢?我的体验是:中国人似乎更容易适应原有逻辑被破坏掉的新生活方式,也似乎更容易义无反顾、毫无惋惜地与原有的生活方式决裂。这仿佛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种趋势相互博弈的情境下,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心态。所以,就如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出来的那个“现实”一样,虚拟现实给人的心态带来的冲击,也成了一种被塑造和建构出来的幻象。面对那些或许将改写生命与生活的本质的东西,人类一味以审美的方式去享受其带来的眩晕感和魔幻感,这恐怕是比技术本身更令人惊惧的现象吧。 
对中国人在面对虚拟现实技术时的表现,作者的态度是:

A:欢欣鼓舞

B:不置可否

C:忧心忡忡

D:嗤之以鼻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分析了为什么中国人对于虚拟现实技术及设备的兴趣远远超过西方人,然后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面对那些或许将改写生命与生活的本质的东西,人类一味以审美的方式去享受……这恐怕是比技术本身更令人惊惧的现象吧”。故作者的态度是“忧心忡忡”。A、B两项与此不符,D项“嗤之以鼻”程度过重,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