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713

发布时间:2022-11-23 17:18     浏览量:7

1、【判断推理】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列不涉及印象管理的是:

A:崔经理经常通过和员工交流来判定公司是否正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B:小组工作计划进展不顺利,小陈觉得自己与这件事关系不大,就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经反对这一计划,但被否决了

C:当上级来视察时,组长小刘总是与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这常常会使上级觉得,小组所取得的成绩与小刘关系密切

D:小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他立即向经理表示歉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正确答案:A

解析:印象管理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A项,崔经理通过和员工交流来判定公司的发展情况,不存在影响印象的过程,不符合定义。
B项,小陈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反对这一计划,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老板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C项,上级来视察时小刘总是与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上级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D项,小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立即向经理表示歉意并做出解释,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经理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3题

2、【判断推理】开车是一项有风险的交通行为,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性对驾驶安全影响很大,往往决定着潜在事故是否可能发生。研究认为,女驾驶员对复杂交通环境的辨别能力低,且在应激环境下反应不如男性积极,对突发事件不能应付。此外,男女驾驶员还有显著的身体条件方面的差异,视野、体力、空间能力等方面,男女间的平均差距都相当明显。由此,有人提出,相比男司机,女司机确实更有“马路杀手”的一面,即更容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不能驳斥上述观点?

A:女司机造成重大事故的概率远低于男司机,女司机肇事事故中死亡人数约为男司机的1/50

B:相比男司机,女司机拥有更为良好的驾驶习惯,也更加注重不要超速,有利于行车安全

C:领取驾驶证的女司机数量虽多,但真正开车的人并不多,以北京为例,男女司机的比例为7:3

D:平均来说,同样里程的驾驶,男司机负全责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要远高于女司机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研究认为,女驾驶员对复杂交通环境的辨别能力低,且在应激环境下反应不如男性积极,对突发事件不能应付。此外,男女驾驶员还有显著的身体条件方面的差异,视野、体力、空间能力等方面,男女间的平均差距都相当明显。题干论点:相比男司机,女司机确实更有“马路杀手”的一面,即更容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A项,女司机造成重大事故的概率远低于男司机,女司机肇事事故中死亡人数约为男司机的1/50,说明了男司机比女司机更容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反驳了题干论点。
B项,女司机拥有更为良好的驾驶习惯,也更加注重不要超速,有利于行车安全,说明了女司机驾驶更安全,反驳了题干论点。
C项,男女司机的比例与题干论述无关,无法反驳题干论点。
D项,同样里程的驾驶,男司机负全责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要远高于女司机,也反驳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3、【判断推理】松树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知识产权

A:松果 知识

B:松树林 商标权

C:植物 专利权

D:松树枝 权利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松果是松树的种子,知识产权不是知识的种子,前后关系不一致。
B项,松树是松树林的组成部分,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松树是一种植物,专利权是一种知识产权,前后关系一致。
D项,松树枝是松树的一部分,知识产权是权利的一种,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如果用户手机里安装了企业的手机客户端,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用户浏览手机时看到企业标识和名称的机会,进而达到宣传企业形象和品牌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上述结论的假设前提是:

A:手机用户数量增长势头强劲

B:手机客户端是项成熟的技术

C:手机用户有浏览手机的习惯

D:手机营销的时效强、成本低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可以大大提高用户浏览手机时看到企业标识和名称的机会,进而达到宣传企业形象和品牌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题干论据:用户手机里安装了企业的手机客户端。
A项用户手机数量增长、B项手机客户端技术成熟、D项手机时效强、成本低,都不是题干论证所必需的假设。
C项,在安装客户端和提高知名度之间建立联系,即手机用户要经常浏览手机,这样才能看见安装的客户端,是题干论证所必须的假设。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

5、【判断推理】传媒接近权是指普通公民或社会组织享有的,有法律规定、认可和保障的,为公开发表、传递自己的意见、主张、观点、情感等内容而使用各种媒介手段与方式,不受任何他人或组织非法干涉、限制或侵犯的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传媒接近权的是:

A: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B:企业在电视上播出产品广告

C:某学者在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

D:某人在报纸上刊登寻找失物的酬谢广告

正确答案:A

解析:传媒接近权的定义主体是“普通公民或社会组织”。
A项,政府不符合定义主体,不涉及传媒接近权。
B项中的企业在电视上播广告、C项中的在杂志上发表学术观点和D项中的报纸上刊登寻物启事,均符合传媒接近权的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4题

6、【判断推理】知识鸿沟是指不论社会经济地位高或低,每个人所获取的知识都会随时间增加,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取的知识量却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所获取的多,久而久之,这两群人的知识差距会不断扩大,这就是知识鸿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贫富分化越厉害的社会知识鸿沟现象越普遍

B: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的知识状态趋向一致

C: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共同语言就越多

D:知识与财富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正确答案:A

解析:定义中只说明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的知识差距会不断扩大,并没有说明地位高知识状态就会趋向一致,就会有共同语言,故B、C两项错误。知识和财富的关系在定义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A项说法符合定义内容。故本题答案选A。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9题

7、【判断推理】集合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在集合行为中,个人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集合行为的是:

A:傍晚,一群人身着统一服装在空地上跳街舞

B:今年夏季,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成为流行服饰

C:近期,一些不实的谣言在网络中被迅速传播

D:某国发生地震,一些居民抢购食物和矿泉水

正确答案:A

解析:集合行为的定义要点:①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②个人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项,身着统一服装不符合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不符合要点①。
B项,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成为流行服饰,说明穿的人很多,是受穿衣风格相互影响,符合定义。
C项,谣言迅速传播说明传播的人数众多大都是自发的无组织的,传播者之间相互影响,符合定义。
D,一些居民说明人数众多,抢购食物和矿泉水说明是自发的无组织的,居民之间相互影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语言:简洁

A:骨骼:清奇

B:想象:丰富

C:彷徨:徘徊

D:坦途:捷径

正确答案:B

解析:简洁的语言,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
A项,清奇的骨骼,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B项,丰富的想象,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C项,彷徨和徘徊是近义关系,两者不能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坦途和捷径不能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对比A、B两项,题干中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声音,B项的想象是人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两者都是没有实体的,而A项的骨骼是有实体的,因此B项与题干的联系更紧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法学院的女生比男生多,在04年下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中,法学院不及格的学生超过了一半。
由此可见:

A:女生不及格的比男生不及格的多

B:女生不及格的比男生及格的多

C:女生及格的比男生不及格的多

D:女生及格的比男生及格的多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推理类题目。用a1表示不及格的女生,a2表示及格的女生,b1表示不及格的男生,b2表示及格的男生。则由女生比男生多,不及格的人比及格的人多,可知a1+a2>b1+b2,a1+b1>a2+b2,两式相加,化简得2a1>2b2,即不及格的女生比及格的男生多,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五行:木火土金水

A:五经:诗书礼易大学

B:五音:宫商韵征羽

C:五色:青黄赤白绿

D:五味:酸苦甘辛咸

正确答案:D

解析:五行指木火土金水。
A项,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五色指青黄赤白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