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清明、数伏、冬至等都属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B: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指土地之神
C:古诗文中以“桑梓”指代家乡,“布衣”指代平民
D:古人常以折柳相赠表示对将要远行之人的留恋之情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错误。二十四节气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并不包含“数伏”。而“数伏”则是进入伏天,伏天开始之意,我国有“三伏”之说。
B项正确。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C项正确。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种植桑树为了养蚕,种植梓树为了点灯),后来人们就用桑植指代家乡。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用“布衣”指代平民。
D项正确。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甲被车撞伤倒地,行人乙拦下一辆出租车,将甲送往医院,乙支付了车费,其间,甲的手机丢失。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车费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由乙赔偿
B:车费不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由乙赔偿
C:车费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不由乙赔偿
D:车费不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不由乙赔偿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中,乙对甲是属于无因管理,管理人有权要求本人支付管理中的必要费用,本人有偿还费用的义务。因此车费应由甲承担。甲手机的丢失是乙在无因管理中无过失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乙不应当承担这项损失,C项正确。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下列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A:某县党委委员
B: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
C:某国有企业工人
D:某民主党派机关干部
正确答案:C
解析:《公务员法》第2条第1款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范围规定》第4条规定:“下列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列入公务员范围:(1)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3)各级行政机关;(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5)各级监察机关;(6)各级审判机关;(7)各级检察机关;(8)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4、【常识判断】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多为豪放之作
B: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背影》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小说塑造了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的形象
D:中国古代的史书体裁有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等
正确答案:A
解析: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典型代表,只有个别作品具有豪放的特点,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下列关于高新科技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数据具有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真实等特点
B:云计算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技术
C: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并且信息交换速度特别快、成本比较低、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
D: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正确答案:B
解析:云计算,又称为网格计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钟)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网络服务。云计算不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技术,而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概念。选项B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在明朝的是:
A:王阳明讲解“致良知”学说
B:汤显祖的《牡丹亭》广泛演出
C:章回体小说《西游记》成书
D:《四库全书》编纂完成
正确答案:D
解析: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致良知”学说是王阳明心学的主旨。A项说法正确;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B项说法正确;《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成书于明代。C项说法正确;《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完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应当是在清朝而非明朝。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在近代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中,不正确的是:
A: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给予美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C:1858年中俄签订《天津条约》,准许俄罗斯在西部地区自由贸易
D:1860年中法签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正确答案:C
解析:《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于1842年与英国签订。该条约要求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A项说法正确。《望厦条约》是中美两国于1844年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给予美国片面最惠国待遇。B项说法正确。中俄《天津条约》是中俄两国于1858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俄国可以在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等七处口岸通商,并未规定准许俄罗斯在西部地区自由贸易。C项说法错误。中法《北京条约》是中法两国于1860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D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一般来说,在发生通货膨胀时,靠固定工资生活的人:
A:生活水平下降
B:生活水平会提高
C:没有变化
D:幸福感会增强
正确答案:A
解析: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靠固定工资生活的人工资没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4月湖北省黄石市事业单位考试试卷(精选)第48题
9、【常识判断】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开始走上制度化发展的道路。下列关于宪法宣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宪法宣誓是向宣誓者施加责任的法律机制
B:宪法宣誓是宣誓者向在场聆听的人员宣誓
C:宪法宣誓能实现内在素质向外在规范转变
D:宪法宣誓是示范敬畏宪法权威的社会仪式
正确答案:D
解析:宪法宣誓制度为近两年法律热点,考生应对该制度有所了解。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宣誓不是向宣誓者施加责任的法律机制,而是示范某种特定情感的社会仪式,A项错误。
宪法宣誓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是向宪法、向祖国、向人民宣誓,B项错误。
我国确立宪法宣誓制度,是为了通过宪法宣誓制度这一外在的制度来增强宪法权威,规范、增强国家工作人员乃至呼唤全国人民对宪法的敬畏,影响其内在,C项错误,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题
10、【常识判断】药店出售的某复合维生素成分表中标识:“每片含铁60mg”,其中“铁”指的是: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
正确答案:C
解析: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发育。药店出售的复合维生素标注的“每片含铁60mg”中的“铁”不是以原子、离子、单质等形式存在的,而是指铁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