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有学者认为,应该将个人数据信息作为公共物品来规制,对个人数据信息使用进行治理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专门机构,进而治理的法律性质应该是公法而不是私法,进而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而促进个人数据信息的自由共享。这种治理方式并不影响和损害已经存在的私权例如隐私权和其他财产权等。
这段论述中未涉及的一项是:
A:个人数据信息治理的措施程序
B:个人数据信息治理的法制属性
C:个人数据信息治理的意义目的
D:个人数据信息治理的行政主体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措施程序”文段未涉及。
B项,由“治理的法律性质应该是公法而不是私法”可推出。
C项,由“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而促进个人数据信息的自由共享”可推出。
D项,由“治理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专门机构”可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2题
2、【言语理解】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同时通过落实国家关于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只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述文字阐述的主旨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
C: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
D: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围绕“自主创新”展开,B、C项的“加大投入”、“落实政策”都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故可首先排除。D项是自主创新的结果,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而最终立于不败之地。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别看王老师日常穿着不修边幅,他其实是很有________的人,而且在授课时语言________,不带冗余,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品位 简捷
B:品位 简洁
C:品味 简捷
D:品味 简洁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一空,句意为王老师是有格调的人。“品位”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品味”意为(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形容人,“品位”恰当,排除C、D。再看第二空,“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指简单快捷。与“语言”“不带冗余”相对应,“简洁”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27.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项是:
A:没有人愿意说出这个秘密。
B:组织上已经调查过黄主任。
C:教育局采取了我们的建议。
D:我特别喜欢早晨起来读书。
正确答案:A
解析:“没有人愿意说出这个秘密”可理解为“这个秘密没有人愿意说出来”,也可以理解为“秘密已经说出来了,但是大家是不情愿说出来的”。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在美国,学术界、工业界、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所以美国的豆浆有一步去除或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一点儿豆浆味也没有。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食品带来了难度。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对比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豆浆口味的不同喜好
B:剖析豆浆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高的原因
C:探究豆浆在西方市场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D:指出豆浆打入美国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前三句先指出对豆味的排斥使豆浆在西方不受欢迎,因而市场需求量不大;第四句接着说明豆浆保存难度大;末句进行总结,正是由于前述两个原因,才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由此可知,文段的主旨就在于剖析豆浆在美国价格偏高的原因,B项是对文段主旨的总结概括。文段主要针对的是美国的情况,C项的“西方市场”范围过大,且“主要原因”不代表“根本原因”。A项为结论前的表述,非重点。D项“技术手段”文段未提及。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6、【言语理解】超过一半的人要求将有意义和创意的网络词汇收入词典,代表的是对网络词汇的肯定与重视。但在今天,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要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毕竟,相较于传统词汇的变化速度和路径,网络词汇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不少网络词汇可能火过一阵就开始被遗忘;比如,传统汉语中的新词一般是通过入选词典而被加以确认,从而逐渐被推广、使用,然而网络词汇更多源自自发式生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们对网络词汇需要有开放的态度
B:网络词汇相较于传统词汇没有生命力
C:将某些网络词汇纳入词典,确有必要
D:网络词汇是否纳入词典,无关紧要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一种建议将某些网络词汇收入词典的观点,由此引出“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要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的质疑,后文通过对网络词汇时效性、自发式生长特点的介绍,说明网络词汇不一定要纳入词典。D项的“无关紧要”与作者观点相符,正确。
A、B两项与网络词汇是否要纳入词典的话题无关,且“开放的态度”“没有生命力”无法得出;C项的“确有必要”与作者观点相悖。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25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5题
7、【言语理解】“亚健康”一词是从国外传过来的,“亚健康”在全世界发生率很高,它是由于心理社会环境的压力而造成人体的一种不适状态。近年来,“亚健康”在国内外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因此展开“亚健康”的研讨是有意义的。从字面来说,亚,就是次于。“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
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亚健康”在全世界发病率很高
B:“亚健康”一词是从国外传过来的
C:“亚健康”是由于心理社会环境的压力而造成人体的一种不适状态
D:“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文段可知“亚健康”是“由于心理社会环境的压力而造成人体的一种不适状态”,它是一种状态,而并非是一种病,且文段所说是“‘亚健康’在全世界发生率很高”,故A项中“发病率很高”是不正确的。其他三项都在文中有所体现,所以,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中国的印章,________着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舞动的北京”是一幅中华民族的图腾,________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镌刻 承载
B:雕刻 呈现
C:承载 依托
D:铭刻 飞扬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这两空所填词语均应与其前面的“印章”“图腾”相对应。第一空,“承载”与“印章”不对应,排除C。
第二空,“呈现”的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其与“悠久的岁月”“民族的荣耀”搭配不当,排除B。“飞扬”不与“着”搭配,且其后不加宾语,排除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1题
9、【言语理解】有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水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说完这句话,风就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个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
这段文字隐含的主要信息或道理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不懂得历史和数学,就等于生命失去了大部分灵魂
C: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能够学以致用,否则大而不当
D:拥有实践能力比掌握理论知识重要,所以要善于实践
正确答案:D
解析:故事通过“一半生命”、“一半以上的生命”与“整个生命”的对比,讽刺了哲学家的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传达了知道太多空洞的理论并无多大的作用,关键是要在实践中能运用的道理。故答案为D。A项为干扰项,故事中并没有体现出哲学家与船夫谁是“尺”,谁是“寸”,也并不是单纯地讨论哲学家与船夫的“所长”、“所短”问题,故A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干净整洁的火车车厢里,响起了列车员亲切的广播,我听到一些国际花园城市,真是太美了!
B: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C:统计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期间,有大约超过10万人次参观了北京天安门。
D:这次世界跳水锦标赛上,我国健儿再次囊括了15枚金牌中的14枚,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亲切的”修饰“广播”不恰当,且“听到”与“国际花园城市”不搭配,“太美了”缺少主语;C项“大约”与“超过”均表示约数,语义重复,删掉其一即可;D项“囊括”表示全部包括,此处宾语为“15枚金牌中的14枚”,并非全部,不能用“囊括”描述。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