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707

发布时间:2022-11-22 17:37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有一个走钢丝的人,技术超群,他能在两幢20层高的大楼间,手持一根平衡杆,在钢丝上自由行走。成千上万的人被他令人窒息的壮举吸引。只见他走过钢丝后,让其助手骑在他肩上,准备再走一遍,观赏的人们报以热烈持久的掌声,他示意人们停止鼓掌,然后大声问:“你们相信我和我的助手能走过去吗?”“是的,我们相信!”人群狂热地大喊。他停了停,然后大声问:“谁愿意骑在我的肩上?”人群死一般寂静。
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

A:自信与自负

B:相信与信任

C:人之相处,贵在真心

D: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讲述了一个走钢丝的人的故事,人们因为他超群的技艺相信他能驮着他的助手走过去,但却不敢把自己交给他去完成这个过程,由此说明相信容易信任难,相信不等于信任。故文段论述的中心是相信与信任,B项表述与此相符。
A、C两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D项不是文段论述重点,均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5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94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2、【言语理解】美国近期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该探测器比之前的任何探测器飞得离太阳表面更近,在严酷的高温和辐射条件下,将深入探索太阳,希冀解开重大谜团。
下面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帕克太阳探测器”能深入太阳对其进行探索

B:美国发射的太阳探测器离太阳更近

C:“帕克太阳探测器”将承受高温以及太阳辐射的考验

D:有了“帕克太阳探测器”,太阳的重大谜团将被解开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将深入探索太阳”可知,A项的“能深入太阳”表述不准确,排除。
由“美国近期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比之前的任何探测器飞得离太阳表面更近”可知,B项偷换概念,排除。
由“在严酷的高温和辐射条件下”可知C项表述正确。
由“希冀解开重大谜团”可知,D项的“将被解开”过度推断,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12题,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11题

3、【言语理解】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要善于运用世界能理解接受的方式和话语,更要不断揣摩并捕捉时代焦点,这样才能传得开、走得远。________________。从农耕时代与人类和谐共处之美,到工业化社会受到生存威胁濒临灭绝,成为博物馆中标本的切肤之痛,再到因人类悉心呵护而重生的喜悦,舞剧《朱鹮》将人类对于环境的忧思与关切,细密编织于演员们优美的舞姿之中,让中外观众都能在此找到共鸣。
如在上文画线处添加过渡句,最恰当的是:

A:而舞剧《朱鹮》的成功,恰好是最佳的例证

B:如果说舞剧《朱鹮》的成功有诸多因素,那真正为演出成功奠定基石的就是题材

C:舞剧《朱鹮》成了“真正的文化使者”

D:而舞剧《朱鹮》的编剧尚未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正确答案:A

解析:空缺处前句子说的是中国文化产品想走出国门要善于运用世界能理解接受的方式和话语,要捕捉时代焦点;空缺处后句子说的是舞剧《朱鹮》成功的原因,即一方面采用了世界都能理解的舞蹈形式,一方面迎合了人类对于环境的忧思和关切。由此可知,后文对于舞剧《朱鹮》成功的阐述是前文举的例子。D项的“尚未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与例证的语境相悖,排除;B项的“题材”概括不全面,还包括舞蹈这一表现形式,排除;C项的“文化使者”前文未提及,作为过渡句过于突兀,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8题

4、【言语理解】①如果你没有过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机会,你就永远不会理解历史和个体的复杂性
②只要你进入过一次别人的内心世界,你再看待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去考量:是不是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了人家身上
③我们以前老讲“要推己及人,要学会宽恕”,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即要学会去体谅别人
④实际上,态度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是能力问题
⑤因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看世界,所以才看不到别人经历的东西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⑤

B:③④⑤②①

C:③④①⑤②

D:①②⑤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⑤以“因为”可知,是对①“不会理解”原因的解释,故二者应紧密相连,顺序为①⑤。选项中①⑤相连的只有C。验证C项,③④指出推己及人,核心的是能力问题;①⑤②从正反两方面对此进行解释说明。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5、【言语理解】人们曾经________的奇妙技术实际上已经在无声无息中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很多都市人来说,比朋友更重要的智能手机中的每一个应用,都是人工智能程序为用户________的生活规划。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渴求 量身打造

B:希望 量身打造

C:渴求 量体裁衣

D:希望 量体裁衣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希望”的词性为动词时,指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为名词时,指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情况。可以作谓语、宾语,但一般不能作定语修饰名词。“渴求”的词性为动词,指迫切地要求或追求,可作定语修饰名词。此处应选“渴求”,排除B、D。第二空,“量体裁衣”已包含宾语“衣”,其后不能再接宾语,“量身打造”后搭配宾语“规划”恰当,排除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28题

6、【言语理解】文学批评中有句老话叫“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论其世,才能知其人其文。接受美学有条重要原则叫“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文本相融合时,才谈得上理解接受,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时而异,故讨论作品的接受就不能不牵涉到时事变迁。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讨论作品的接受必须考虑读者所处的时代因素

B:不同时期的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C:不同人生阶段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也可能不同

D:讨论作品必须考虑作者所处时代及作者的经历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由文学批评中的“知人论世”引出接受美学的“视野融合”原则,最后得出结论:“讨论作品的接受就不能不牵涉到时事变迁”,可知,A项的“必须考虑读者所处的时代因素”与此相符。D项说的是“知人论世”,B、C两项表述无中生有,均可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①能克服地球引力的火箭是不能“发现”的
  ②“发现”一词与自然界的规律有关,发现规律就像是在海洋中发现过去人们不知道的海岛
  ③而“发明”一词,只与我们如何利用和建设这些海岛有关
  ④火箭只能被构思、设计和制造出来,这是发明
  ⑤而万有引力定律只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被发现,发现它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⑥人们常常把“发明”混同于“发现”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①④⑤②③

B:①④②⑤③⑥   

C:⑥②③⑤①④

D:⑥⑤①④③②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解释“发明”和“发现”两个词的意思。首先是问题的提出,第⑥句为首句。题中出现的两个“而”字说明文中会出现两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同时,每句话中都会解释“发明”和“发现”两个词,根据前后衔接的流畅性,可以将其排列为①④⑤和②③。这两大句中,②③句有总结之意,应放在最后。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在中国,所有公民都在宪法的庇护之下,相反,在穷人得不到充分保护的资源语境下奢谈“保护富人”是相当危险而诡异的——它很可能对“贫富关系”造成舆情上的断裂与伤害。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市场经济的舞台上,以企业家为代表的“富人”群体的逐利本性与穷人的挣扎生存相比,似乎更值得我们警惕。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表达的观点是:

A:奢谈保护富人是不对的

B:保护穷人利益是根本

C:要遏制为富不仁的现象

D:要在公平的前提下讨论贫富问题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认为“在穷人得不到充分保护的资源语境下奢谈‘保护富人’是相当危险而诡异的”,是对“应该优先保护富人”这一观点的反驳,可见作者是反对优先保护富人。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没有抓住“保护富人”这一论述主题。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9、【言语理解】在中国,让公众理解科学将是一个长期奋斗目标,除了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参与,除了更好地发挥现有科普资源的作用,眼下更需要做的一件事是职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培养和扶持,包括一批科普作家队伍的造就。国际上的经验表明,一批职业科学普及撰稿人的存在是科学普及的重要支撑,如果我们能抓紧培养一批职业的科学写作者,或许能为我们的科学普及注入新的动力。
通过此段文字,作者意在:

A:阐明让公众理解科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B:介绍和评价国际上的新的科学普及方面的经验

C:呼吁尽快培养职业的科普作家和科普工作者

D:指出科普工作需要科学界教育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除了……除了……眼下更需要做的一件事是”可知,文段意在强调的是“眼下更需要做的”,即“职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培养和扶持,包括一批科普作家队伍的造就”;且文段最后通过“国际上的经验”进一步论证了培养职业的科普作家和科普工作者的必要性。C项正确,当选。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题

10、【言语理解】“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它直观地提示我们,依托生态发展旅游,必须       自然规律,       保护生态环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遵循 注重

B:遵照 强调

C:遵守 注意

D:尊重 重点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的突破点在第一空,主要考察的是词语的搭配习惯。“遵循”一般与规律、原则等搭配;“遵照”一般与指示搭配;“遵守”一般与纪律、规则等搭配;而“尊重”通常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上并没有付诸行动。由后文的“自然规律”可知,这里填“遵循”最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