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708

发布时间:2022-11-22 23:31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有一个小孩,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这样的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一位化学老师了解到他的这个特点后,就建议他改学化学,因为做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改学化学后,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A:父母不应过早代替孩子选择人生道路

B:教师对孩子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人在本质上只有特点而没有优缺点之分

D:善于利用“缺点”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用奥托·瓦拉赫的例子说明,孩子在某一领域表现出来的“缺点”,只要善加利用,在其他领域可能就会变成优点并获得成功。A、B、C三项的表述与此无关。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40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0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0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

2、【言语理解】下列句子的语法结构与例句相同的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指出,要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来进行思想政治建设,使思想政治建设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推力和助力。

A:农村改革是我国当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国务院今年批准的国家首个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B:上海市委书记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办公中心,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日报、文汇报记者的集体采访。

C: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参加培训,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了解了当今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而且还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

D:当下,各级政府应当旗帜鲜明地阐明医疗行为的客观规律,维护医生的人格尊严,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

正确答案:C

解析:例句的句子结构为:主语+状语+谓语+宾语,且宾语由一个句子充当。分析四个选项,只有C项和例句的句子结构相似。B项虽然也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但宾语是由一个偏正短语构成。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7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3题

3、【言语理解】

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企业和家庭的决策不仅受到可见成本的影响,也受到各种不见于会计账本,但却实实在在占用相关人力物力的隐形成本的制约。隐形成本就像暗物质一样,虽然本身很难观测,但可以通过它对相关经济活动的影响推测其大小和变动趋势。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如果政策制定者希望全面降低经济活动成本,减轻企业和家庭负担,除了在税费等可见成本方面给予优惠,降低隐形成本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成本决定决策

B:

掣肘发展的“暗成本”

C:

决策的关键“降低成本”

D:

不可忽视的“隐形成本”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表明企业和家庭决策不仅受到可见成本的影响,也受到隐形成本的制约;接着论述隐性成本虽然本身很难观测,但其大小和变动趋势可以被推测;最后指出要想减轻企业和家庭负担,降低隐形成本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因此,文段意在说明隐形成本的重要性,文段标题应与此相关。D项与文段内容对应,作为标题恰当。

A、C两项未提及文段关键词“隐形成本”,作为标题不恰当,排除。

B项的“暗成本”表述不准确,作为标题不恰当,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65题

4、【言语理解】慢慢用餐、吃干净每粒饭的人,身上至少有两项美德。第一是懂得感恩,感恩实在是要从敬重粮食开始。和尚们吃净饭粒要用开水洗一洗碗,喝下去,他们能从粮食中领悟天地馈赠之厚意。第二是享受福气。好东西是生长出来而非生产出来的,慢慢地享受生长出来的东西,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粮食不仅是碳水化合物,还是天地的能量。
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是:

A:用餐习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每一个人都要珍惜粮食

C:珍惜粮食的人值得景仰

D:敬重粮食就是敬重生命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开篇提出“慢慢用餐、吃干净每粒饭的人,身上至少有两项美德”,接下来具体介绍了这两种美德,意在赞扬珍惜粮食的人的美德。C项与此意最接近。A项强调的是“用餐习惯”,而文段强调的是用餐时珍惜粮食的人的品格,且“用餐习惯”比较宽泛,排除。文段意在赞扬珍惜粮食的人体现的美德,而非呼吁每一个人都要珍惜粮食,排除B。D项为文段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5、【言语理解】一间坐满了观众的剧院突然发生大火,急于逃生的观众都渴望从有限的紧急出口中尽快逃出去,但当所有人挤成一团时,必然会因此相互拥挤和彼此践踏而影响逃生速度。在这种紧急情境下,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大家同时采取合作策略,按照一定规则有序通过紧急出口。
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主要是:

A:当事人既会损害自身利益也会损害他人利益

B:利己策略往往无法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C:维护自身利益是需要与他人合作和付出一定代价的

D:合作策略比利己策略更有利于实现当事各方效用的最大化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大家同时采取合作策略”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合作策略的重要性。D项符合题意。C项虽提到了“与他人合作”,但“付出一定代价”明显与文意不符,排除。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6、【言语理解】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古城,有着2600多年的历史,是历朝封王置府的重镇。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荆州:

A:地理位置

B:悠久历史

C:灿烂文化

D:富饶物产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荆州古城这一话题,然后介绍了它的区位优势。由“东衔……西临……南傍……北垂……”可知,文段中介绍荆州的区位优势即地理位置的,A项当选。
B、C、D三项均为引出话题部分的内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7、【言语理解】下列画线成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回想以前埋首伏案于伦敦、巴黎的图书馆中摸索敦煌残卷,以及匹马孤征风尘仆仆于惊沙大漠之间,深夜秉烛夜游,独自欣赏六朝以及唐人的壁画,那种“擿埴索涂”“空山寂历”的情形,真是恍如隔世

A:匹马孤征

B:风尘仆仆

C:秉烛夜游

D:恍如隔世

正确答案:C

解析:此类题目与选词填空题较相似,可分步辨析。
第一步,阅读文段可知,文段形容的是作者回忆自己亲身感受各种人文文化的情景。
第二步,分析四个词语,结合语境进行排除。“匹马孤征”有单枪匹马踏上征途之意;“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二者用来形容作者在惊沙大漠中穿行恰当,排除A、B。“秉烛夜游”指手持蜡烛在夜间行游。意谓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句中表达的是作者深夜秉烛,独自欣赏壁画的勤奋,“秉烛夜游”用在此处不恰当,且“夜游”的“夜”与前句的“深夜”语义重复,可把“秉烛夜游”改为“秉烛”。C项不正确。
第三步,验证D项。“恍如隔世”比喻事物变化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用在此处形容作者回忆往昔,感叹时光飞逝的情景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题,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题

8、【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地铁起火事件都在显要位置做了详细的报道。

B: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电子车”,但因为它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做精细动作,所以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

C:当上级决定把这次飞行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D:经过整改,这个单位的人员安排、生产计划以及科室人员的配置,都达到了上级的要求。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介词使用不当,可把“关于”改为“对于”。C项不合事理,“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和“真是难以形容”矛盾。D项并列不当,“人员安排”包含了“科室人员的配置”,故二者不能并列。B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同样的一些话,出自不同人的口,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大学课堂上,同一句,有的教师讲出会赢得一片掌声,有的教师讲出则会招致一片嘘声。原因主要在于,前者已经用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讲话的资格,而后者却没有。可见,重要的往往不是有人讲了什么话,而是这些话是由什么人讲的。
这段话的主旨在于:

A:否定过度的名人效应

B:批评群众的盲从心理

C:抨击言行不一的虚伪作风

D:抨击为名利而钻营的现象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引入一种现象,然后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原因“前者已经用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讲话的资格,而后者却没有”,意在说明说话人的言论应与行为保持一致,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红杉树是地球上仅存的红木科树种之一。美国红杉树公园有一片高大挺拔的红杉,躯干通体绛红,冠上枝桠遮天蔽日,根部直径达到8米。据说世界上最高的红杉在澳大利亚,不幸其主干毁于雷电,最终定格在了75.2米。树木的生长也是竞争的过程,在成长中尽快长高、长大就能争取到更多的阳光,根部粗壮之后,从地下获得的水和养分也会增加。所以,________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树的长成也需要天时、地利

B: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存,也就没有发展

C:万物生长靠太阳

D:能生存下来的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物种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红杉树的高大引出观点“树木的生长也是竞争的过程”,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故文段围绕“竞争”展开,只有B项与此相关。C项,文段不是在强调太阳对万物成长的重要性,而是说树木在竞争中能争取更多的阳光。A项“需要天时、地利”、D项“适应变化”都无从体现。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1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