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应该看到,“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政策”。将各种社会问题归结为良知不守,则有逻辑倒置和认知错位之嫌。很多问题,是缺“法”导致缺“德”,而不是相反。如果监管和惩罚机制能够得到严格执行,食品生产者的“投毒冲动”就能得到有效抑制;如果制度健全,使好人流血之后不再流泪,藏于人心的本然良知就能够转化为见义勇为的实际行动。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良知不能化为行动,说明制度仍有待完善
B:只有制度健全,才不会良知不守
C:只要守住良知,就不会有各种社会问题
D:只有制度健全,才不会有各种社会问题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制度健全→良知转化为行动。
A项,可翻译为:良知不能化为行动→制度仍有待完善,为题干的逆否命题,可以推出。
B项,可翻译为:守良知→制度健全,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无法推出。
C项,守住良知和社会问题与题干推理无关,无法推出。
D项,制度健全和社会问题也与题干推理无关,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庭院经济的是:
A:在阳台上种植花草美化居住环境
B:在承包的池塘里养殖鲤鱼
C:在自家后院加盖瓦房建立手工艺编织厂
D:在草原上放牧羊群
正确答案:C
解析:庭院经济的定义要点:①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②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
A项,在阳台种植花草只是为了美化居住环境,不符合定义要点①②。
B项,在承包的池塘里养殖,不符合要点①。
C项,在自家后院建手工艺编织厂符合庭院经济定义要点。
D项,在草原上放牧,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74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4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4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4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4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4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4题
3、【判断推理】飞机 风筝 之于 ( ) 相当于 企鹅 海豚 之于 ( )
A:天空——旱地
B:风力——海洋
C:雄鹰——冰雪
D:人工——自然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项,飞机、风筝在天空中,企鹅、海豚并不在旱地中。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风筝需要借助风力,但飞机不需要,企鹅、海豚在海洋中。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飞机、风筝、雄鹰在天空中,企鹅、海豚在海洋中,与冰雪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飞机和风筝都是人工的,企鹅和海豚都是自然的。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7题
4、【判断推理】杀鸡:儆猴
A:得陇:望蜀
B:唇亡:齿寒
C:居安:思危
D:凿壁:偷光
正确答案:D
解析:杀鸡的目的是儆猴。
A项,得陇与望蜀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唇亡与齿寒是因果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居安与思危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凿壁的目的是偷光,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5题
5、【判断推理】赌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财物为赌注比输赢,达到非法转移财物所有权的一种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赌博的一项是:
A:甲公司与球迷们商定:若巴西赢球公司赔球迷们100万,若巴西输球则球迷们赔公司100万
B:公安机关悬赏:公民如抓获拐卖儿童的犯罪嫌疑人给赏金5万元
C: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乙方按期完成工程就奖励100万元,延期完工则每天缴纳4万元的误工费
D:卖主与买主商定:若这幅字画为赝品,卖主赔10倍价钱
正确答案:A
解析:赌博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比输赢。B、C、D三项中的行为并不存在输赢的情况,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A项是以巴西队的输赢为基础的,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
钢笔:书写
A:
水瓶:保温
B:
春天:播种
C:
手表:计时
D:
眼睛:阅读
正确答案:C
解析:
钢笔是一种工具,书写是钢笔的功能。
A项,水瓶是一种工具,其功能为盛水,与保温没有必然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手表是一种工具,计时是手表的功能,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阅读是眼睛的功能,但眼睛是一种器官,而非具体的工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1题
7、【判断推理】某公司四位业务员在为本月的业绩进行排名。张三说:“本月我的业绩最高。”李四说:“我的业绩不是最低的。”王五说:“我的业绩没有张三的高,但是还有人比我低。”马六说:“我的业绩最低。”但事实上,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错了。
那么,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张三说错了
B:马六的业绩最低
C:张三的业绩比王五低
D:李四的业绩最高
正确答案:C
解析:假设李四说错,则其他三人均对,李四和马六的业绩均最低,矛盾,故李四说对了;假设马六说错,则没有人业绩最低,所以马六说的也对,马六业绩最低;若张三说对,则王五也说对,所以张三说错了,王五说对了。即张三的业绩并非最高,进而可以得出四人的业绩对比为:李四>张三>王五>马六。A、B、D三项均正确,只有C项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网站流量是指网站的访问量,其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网站的独立用户数量、总用户数量(含重复访问者)、网页浏览数量、每个用户的页面浏览数量、用户在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能直接用来提高网站流量的是:
A:丰富网页的展示内容
B:提高网民信息甄别能力
C:增加与相关网站的链接
D:在其他媒体上发布网站广告
正确答案:B
解析:网站流量定义的关键信息:网站的独立用户数量、总用户数量(含重复访问者)、网页浏览数量、每个用户的页面浏览数量、用户在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等。
A项,丰富的内容可以增加用户在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间,可以直接提高网站流量。
B项,提高网民信息甄别能力,不能直接提高网站流量。
C项,增加与相关网站的链接能够增加网站曝光率,提升网页浏览数量,可以直接提高网站流量。
D项,在其他媒体上发布网站广告能够增加网站曝光率,提升网页浏览数量,可以直接提高网站流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
9、【判断推理】金子:银子
A:电脑:汽车
B:王阳明:格物论
C:韭菜:洋葱
D:唐诗:贺知章
正确答案:C
解析:金子即黄金,银子即白银,金子和银子都是贵金属,二者是并列关系。
A项,电脑是电子设备,汽车是交通工具,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王阳明提倡心学,反对朱熹等人提出的格物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韭菜和洋葱都是蔬菜,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贺知章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诗是唐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10、【判断推理】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了破窗效应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一条街道有些许纸屑,人们最终会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随处丢弃
D: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主人更换玻璃,从而推动社会就业
正确答案:C
解析:破窗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会诱使人们效仿,变本加厉。
A项,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并非放任不良现象存在,不符合定义。
B项,指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不符合定义。
C项,有纸屑放任不管,导致人们变本加厉,都不注重保护环境而乱扔垃圾,符合定义。
D项,打破窗户更换玻璃,推动社会就业,并未体现放任不良现象存在,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5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