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高产优质的饲料,现已成为饲料工业的主要原料。目前,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500种以上。玉米淀粉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深加工成糖类以及酒精、醋酸、丙酮、丁醇等多种化工产品,还可以用于纺织、造纸、医药、酿酒等工业。胚部所含脂肪占籽粒含油量的85%以上,从胚部提取的玉米油成为优质的食用油,并能制成人造黄油。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A:如今农作物收获物的综合利用途径越来越广泛
B:各种农产品的深加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C:农业技术的发展拓宽了玉米等农产品的市场
D:作为粮食作物的玉米,已逐渐被开发出多种经济用途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高产优质的饲料,还是饲料工业的主要原料,然后具体介绍了玉米在工业上的应用。文段围绕玉米的用途展开,可首先排除不含“玉米”这一关键词的A、B两项。文段没有介绍农业技术发展对于玉米的作用,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2、【言语理解】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如同一部机器,各个部件各有功能,其正常运转是由部件和总体性能决定的,能快不快就会浪费机器,盲目求快就会损坏机器。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能过热
B: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
C: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能过慢
D:和谐社会的创建依赖经济发展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接着将国民经济比作一部机器,通过指出机器的正常运转是各部分协调的结果来说明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32.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因涉嫌洗钱案众多疑点,陈水扁一家人昨日再受传唤。
B:考试制度催生和促进了中国类型多样的考试经济。
C:岁末临近,北京瑟瑟的寒流中吹起了一股股热辣的“韩流”。
D:注意区分普通流感和H1N1病毒引发的高烧症状。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可转述为“陈水扁一家人涉嫌洗钱案有很多疑点,昨日再受传唤”,“疑点”是“涉嫌洗钱案”还是“没有涉嫌洗钱案”,表意不明。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或许是深受农业文明影响的缘故,中国古典艺术始终缠绕着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林徽因说:“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我们都会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所谓“蒹葭”,就是我们熟悉的芦苇。《诗经》里的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参差荇菜”“南有乔木”“桃之夭夭”“彼黍离离”,这先秦时代的民歌,几乎首首离不开植物,一风一雨、一稼一穑,遍布着草木的声息,以至于《诗经》里的植物花卉,也成为一门学问,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中国古典艺术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
B:花草植物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元素
C:先秦民歌以花草植物为最主要的描写对象
D:《诗经》为古代学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国古典艺术中有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然后以林徽因的话和《诗经》中有关花草植物的诗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古典艺术中遍布着草木的声息。故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是文段的关键句,意在说明中国古典艺术中充满花草植物的元素。
A项与首句的“或许”表述不符,且未明确体现“花草植物”这一主题词,排除。
B项是对文段首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C项,“先秦民歌”是文段举例论述中的部分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诗经》是作为例子来论证观点的,并非文段重点;且该项未提及“花草植物”这一主题词,“为古代学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的表述也与文段的“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
5、【言语理解】领导人整顿风气,很多人不以为然,以为这是小题大做。据说,形成优良社会秩序,最重要的是制度。这种观念流行一时,然而不乏偏颇。制度是刚性约束,风气是柔性导引。从逻辑上说,风气导引于先,制度约束于后。风气、制度交相为用,自然能够收到奇效。
关于“风气”和“制度”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风气与制度并重
B:制度比风气重要
C:制度是风气的引导
D:制度不及风气重要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制度是刚性约束,风气是柔性导引”“风气导引于先,制度约束于后”“风气、制度交相为用,自然能够收到奇效”可知,作者认为“风气”和“制度”相互促进,同等重要。A项表述与文意相符,当选。
B、D两项与文意相悖。C项是文段论述的部分内容,不如A项概括全面。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26题
6、【言语理解】商家将儿童节视为赚钱的良机,乃是出于逐利的本能,瞅准了家长的弱点,清楚他们为了孩子甘于“血拼”,这符合商业的竞争法则,________。可是,家长却应擦亮眼睛,辨清节日消费陷阱,更不能将儿童节当做“血拼节”,为了所谓孩子的快乐就不惜千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顺理成章
B:问心无愧
C:无可厚非
D:勉为其难
正确答案:C
解析:“问心无愧”指反躬自问,没有什么可惭愧或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勉为其难”指勉强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文段内容并无“愧疚”“勉强”之意,排除B、D。“顺理成章”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题干说的是商家的行为符合商业的竞争法则,其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与“顺理成章”相比,“无可厚非”更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5题
7、【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为:
A:剑桥大学材料科学教授科林·汉弗莱认为,只要解决了芯片与大脑的接口问题,把刻在微型芯片上的微型记忆电路加入大脑中的设想就完全有可能变为现实。
B: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样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
C: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认识问题,出现“走过场”现象,的确让人叹息。
D:不久前,中国社科院等发布的《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深圳因其经济、能源、设施、环境和社会等方面低碳的成绩,在110座城市中位列前三。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成分残缺,应改为“中国社科院等发布的《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显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8、【言语理解】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是:
A: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的提高依赖于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心智
B:文中加点处的“这种能力”指代的是“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
C:读好书可以提高灵魂的品质,当提升到一定高度时,则会本能地拒斥劣书而倾心好书
D:一个人阅读的经验和灵魂的品质对于培养读书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很重要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的“依赖于”过于绝对,由“重要的是”可知,文段仅强调重要性,而没有达到“依赖”的程度。A项表述与文意不符。
依据就近原则,可知加点处的“这种能力”指的是前句的“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B项正确。
由“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及“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可知,C项正确。
由“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9、【言语理解】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早期的规范观是“匡正”,认为语言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凡是与标准不符的就是错误的,是需要消灭的不正确的语言现象。此后,“匡正观”逐渐发展为“追认观”,既注意语言的变动性,不轻言“不规范”;又注意语言的稳定性,不轻易地把一些尚未定型、尚未被社会公认以及一些显然不健康的东西采纳进来。如今,“动态”规范观越来越趋于普遍认同,这要求我们在“规范”和“规则”、“硬规范”和“软规范”、“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等诸多二元对立因素上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对待语言现象。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对待语言文字的正确态度
B:语言文字规范观的发展过程
C:语言规范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D:辩证看待语言现象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并列结构。文段首先讲了早期对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的态度是“匡正”,即语言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接着又讲了“匡正观”逐渐发展为“追认观”,即既注意语言的变动性,又注意语言的稳定性;最后指出如今是“动态观”,即我们要辩证看待语言现象。因此文段主要介绍的是语言文字规范观的发展过程,B项正确。A项,文段只是客观论述规范观的发展过程,并未涉及价值判断,“正确态度”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应注意的问题”、D项“必要性”在文中均没有具体论述,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7题
10、【言语理解】免费与管理并不冲突,反而可以________。把管理等同于收费,甚至把收费当成管理的目的,免费了就________地“不收费不担责”,疏于管理,甚至无人过问,这不仅有违公共管理的价值追求,而且难以将免费的实惠落到实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取长补短 顺理成章
B:相得益彰 堂而皇之
C:求同存异 理直气壮
D:合二为一 冠冕堂皇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反而”可知,填入词语应与“并不冲突”构成递进关系,即强调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符合此义。“求同存异”指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合二为一”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两词均未体现相互促进的含义,排除C、D。
第二空,文段对免费就疏于管理的态度是批评的,填入词语应含贬义。“顺理成章”为中性词,排除A。“堂而皇之”含贬义,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