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有人说:凡是考上大学的都是好好学习的学生。张三没有考上大学,所以张三不是好好学习的学生。
以下哪一个推理明显说明上述论述不成立?
A:所有成就者都要穿衣吃饭,我现在没有成就,所以,我不必穿衣吃饭
B: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土地有使用价值,所以土地是商品
C:所有被评为优秀的公务员都有驻村工作经历,小张被评为优秀公务员,所以小张有驻村工作经历
D:偷窃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就要被法律严惩,所以偷窃行为应当受到法律严惩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所有A是B,C不是A,所以C不是B。
A项的逻辑关系:所有A是B,C不是A,所以C不是B。与题干结构相同,并且该项指出没有成就就不必穿衣吃饭,这明显是不正确的结论,能够说明题干论证不成立。
B项的逻辑关系:所有A是B,C是B,所以C是A。与题干结构不同。
C项的逻辑关系:所有A是B,C是A,所以C是B。与题干结构不同。
D项的逻辑关系:所有A是B,B是C,所以A是C。与题干结构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2、【判断推理】
烤箱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书本
A:
微波炉;纸张
B:
面包;报纸
C:
蛋糕;印刷厂
D:
炊具;知识
正确答案:C
解析:
代入A项,烤箱和微波炉是并列关系,纸张是书本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在烤箱中烤制面包,报纸和书本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在烤箱中烤制蛋糕,在印刷厂中印刷书本,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烤箱是一种炊具,书本可以承载知识,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5题
3、【判断推理】邻避效应:指居民针对将要建在自家附近、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公共设施所产生的嫌恶心理。出于对健康安全的担心,居民有时会出现高度情绪化的集体抵制甚至抗争行为。 下列不属于邻避效应的是:
A:某市建委召开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座谈会,当地居民拒绝参加并多次到市规划局、市环保局等单位上访,强烈反对将变电站建在自家门口
B:半年以来,每到城管委接访日,某村居民就会成群结队赶来上访,要求取消在该村附近建立大型垃圾中转站的计划
C:某地准备建设一个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计划刚一披露就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
D:某酒店准备扩建自己的停车场,与周围居民进行了多次协商,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最终放弃了扩建计划
正确答案:D
解析:邻避效应的定义要点是:针对建在自家附近、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公共设施产生的嫌恶心理。A、B、C三项均符合定义;D项停车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报销:凭据:发票
A:平衡:支出:消费
B:乘车:凭证:车票
C:辩护:律师:法律
D:观赏:电影:门票
正确答案:B
解析:发票是报销的凭据。
A项,不能说消费是平衡的支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车票是乘车的凭证,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律师运用法律进行辩护,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观赏电影,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门票与两者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5、【判断推理】苏格拉底:柏拉图
A:鲁迅:周作人
B:
孔子:颜回
C:
曹雪芹:吴承恩
D:
莎士比亚:萧伯纳
正确答案:B
解析: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弟子,颜回是孔子的弟子,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某科学家批评了人们对化学添加剂的恐惧,如果食品标签上出现很多添加剂,就会让人心生恐惧,但其实添加剂和防腐剂是受到严格控制和计量的。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食品中糖和脂肪的含量。防腐剂是有益的,显然我们都希望吃到一个保存良好的罐头,而不会希望因为摄入肉毒杆菌而死亡。
下列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无法支持该科学家的观点?
A:很多药物也是化学制剂,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谨慎
B:纯天然无添加剂的原生态食品很难储存,而且价格更高
C:防腐剂可以有效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滋生细菌
D:食品安全关键在于食品添加剂种类与量的严格控制
正确答案:A
解析:科学家的观点是防腐剂是有益的。
A项,无法支持科学家的观点,是无关项。
B、C两项,支持了科学家“防腐剂是有益的,显然我们都希望吃到一个保存良好的罐头,而不会希望因为摄入肉毒杆菌而死亡”的观点。
D项,支持了科学家“其实添加剂和防腐剂是受到严格控制和计量的”的观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7、【判断推理】
虚假相关指的是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基于一些其他未见的因素(潜在变量)而推断出因果关系,引致两个事件是“有所联系”的假象,但这种联系并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虚假相关的是:
A:
冷饮的销量与泳池溺水的人数
B:
童鞋的大小与孩子的语言能力
C:
网民的数量与房屋的折旧程度
D:
惯性的大小与汽车的核载重量
正确答案:D
解析:
虚假相关的定义要点:①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②基于一些其他未见的、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的因素;③推断出因果关系。
A项,冷饮的销量与泳池溺水的人数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两个事件可能通过某些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的因素推断出有因果关系,符合定义。
B项,童鞋的大小与孩子的语言能力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两个事件可能通过某些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的因素推断出有因果关系,符合定义。
C项,网民的数量和房屋的折旧程度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两个事件可能通过某些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的因素推断出有因果关系,符合定义。
D项,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正相关,而汽车的核载重量与汽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惯性的大小与汽车的核载重量有因果关系,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8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8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8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3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7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1题
8、【判断推理】在一次聚会上,甲喜欢吃川菜,乙喜欢吃的都是川菜,丙喜欢吃所有川菜。锅包肉不是川菜,但是麻婆豆腐是川菜。
根据上述条件推知,下列一定为真的是:
A:甲喜欢吃麻婆豆腐
B:丙不喜欢吃锅包肉
C:乙不喜欢吃锅包肉
D:乙喜欢吃麻婆豆腐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甲喜欢吃川菜,但是无法推出甲喜欢吃所有的川菜,所以甲不一定喜欢吃麻婆豆腐。
B项,丙喜欢吃所有的川菜,但是无法推出丙不喜欢吃其他品种的菜,所以无法推出丙不喜欢吃锅包肉。
C项,乙喜欢吃的都是川菜,可以推出乙不喜欢吃其他品种的菜,锅包肉不是川菜,所以乙不喜欢吃锅包肉,该项正确。
D项,乙喜欢吃的都是川菜,但是无法推出乙喜欢吃所有的川菜,所以乙不一定喜欢吃麻婆豆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7题,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78题
9、【判断推理】绘画:壁画:山水画
A:美术:雕塑:彩雕
B:银河系:太阳系:水星
C:游泳:蝶泳:蛙泳
D:税:所得税:地方税
正确答案:D
解析:壁画和山水画均属于绘画,二者以不同的方式划分。
A项,彩雕属于雕塑,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水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蝶泳和蛙泳都属于游泳,二者都是以游泳姿势来划分的,是相同的划分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所得税和地方税均属于税,二者以不同的方式划分,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66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66题
10、【判断推理】王教授是某大学人气极旺的教师,他非常喜欢微博,自然对喜欢开微博的人也很欣赏。他的一位学生粉丝认为,不开微博者没有资格来听王老师的课,于是自作主张,就在王教授上课的教室门口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开微博者不得入内”。牌子竖起后,就来了一位想听课的学生小芳,据查她确实是个“微博控”。
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理解和执行,那么正确的选项是:
A:小芳可能不会被允许听课
B:王教授一定不会允许小芳听课
C:王教授的那位粉丝学生不可能会允许小芳听课
D:小芳一定会被允许听课
正确答案:A
解析:“不开微博者不得入内”等值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不开微博,那么就不能入内”,已知小芳是个“微博控”,即小芳开了微博,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不确定小芳能否进入教室,因此只能推出A项这一可能的情况。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