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601

发布时间:2022-11-01 3:50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在当代中国,由于国力的限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都比男性少,而家务和抚育子女主要由妇女来承担,又限制了她们的流动,妇女对这些主要发展资源的占有远远少于男性,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妇女与男性的平等竞争,拉大了他们之间的距离,造成男女不平等的进一步扩大。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A:当代中国,妇女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男女不平等的进一步扩大

B:当代中国,妇女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都比男性少

C:当代中国,妇女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家务和抚育子女限制了她们的流动

D:当代中国,妇女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思想的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从“受教育的机会”、“流动性”和“主要发展资源的占有”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代妇女面临的男女不平等问题,最后一句总结“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妇女与男性的平等竞争,拉大了他们之间的距离”。A项是对文段主旨的阐述。B、C两项均是文段的部分内容,D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出来。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文化遗产不可复制,也不能再造,不管是申遗还是入选之后,________应该始终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造福于民,传之子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发

B:保护

C:重建

D:研究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不可复制,也不能再造”可知,文化遗产具有唯一性,一旦毁损,后人再也不能看到,因此要使文化遗产更好地造福于民,传之子孙,首先要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重建”与“不可复制,也不能再造”相悖,排除C。对遗产的“开发”“研究”应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因此“开发”“研究”不应放在“第一位”,排除A、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1题

3、【言语理解】中国的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的落成为何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关注?原因有三,一是看得远。作为目前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在理论上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二是很灵活。FAST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移动变化,极大提升观测效率。三是高精度。FAST射电望远镜的结构,处处都是毫米级精度要求;用来编织索网手臂般粗细的钢缆,加工精度都被控制在1毫米以内;最终的天线精度是3毫米,小面板的制造精度是1.5毫米。这一切意味着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A:海内外热烈关注中国的FAST

B:走近中国FAST走进宇宙深处

C:中国的FAST有三大过人之处

D:一起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中国的FAST主体的落成为何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关注”引出话题,接着从看得远、很灵活、高精度三方面解释了引起关注的原因,末句点明中国的FAST主体落成的意义——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B项“走近中国FAST”对应三大过人之处,“走进宇宙深处”指出了成果的意义,且“走近……走进……”的表述作为标题更吸人眼球,B项正确。
A项强调海内外关注,是引出中国FAST特点的内容;C项强调三大过人之处,体现不出这一成果的意义。D项未提到“中国FAST”这一论述话题。排除A、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3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8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3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

4、【言语理解】在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一些领域道德________,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时代________;如何实现文艺的社会价值,净化心灵、烛照前行,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时代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失当 背景 主题

B:缺失 环境 议题

C:失范 场景 命题

D:缺乏 境况 问题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失当”常与“行为”搭配。“缺乏”侧重指数量少,而“道德”无法用数量衡量,排除D。“缺失”指缺少,失去。“失范”指失去规范,违背规范。对应“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失范”更恰当。
第二空,“场景”有戏剧影视中的场面的意思,故“场景”与“文艺工作者”也很对应。
第三空,“回答命题”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尽管这名病人被诊断为植物状态,但她保留了理解口头      并通过大脑活动、而非语音或动作做出      的能力。”欧文表示:“她决定与我们合作,根据我们的      想象特定的任务,这是一个清楚的      行为,确凿无疑地证明,她有意识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令 反应 指令 意向

B:指示 反应 指示 意识

C:指令 反映 指令 意识

D:指示 反映 指示 意向

正确答案:A

解析:“指示”多用于领导与下属之间,“指令”多用作科学术语,如向计算机下达指令。第一空填“指令”更适合,排除B、D;“意向”可以理解为有方向的意识,有明确意图。根据题意,“根据我们的指令想象特定的任务”是有明确方向性的,此空应填“意向”。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农业考古学家可以重新发掘出我们祖先被遗忘的智慧。例如,纳巴塔人在两千年前占据着险恶的内盖夫沙漠,他们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这一方法被用来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这些农场现在也能生产出很高的谷物产量。
文段中的“方法”一词是指:

A:纳巴塔人占据着险恶的内盖夫沙漠

B:纳巴塔人兴建灌溉沟渠和蓄水池

C:纳巴塔人用大暴雨的雨水来灌溉

D: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某个词语的理解,可适用就近原则。“这一方法”前内容为“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即C项的“用大暴雨的雨水来灌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这句话的含意是:

A:“已知的东西”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经常复习,才能获得新知

B:对“已知的东西”学得不好,理解不深就会构成学习上的障碍

C:如果只满足于“已知的东西”,不再进取,就会陷入无法长进的可悲境地

D:“已知的东西”是基础,对“已知的东西”掌握不扎实,就会影响新知识的获得,应加强对“已知的东西”的复习巩固

正确答案:C

解析:“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强调的是我们的学习不应满足于现有的已知的知识,而是要不断探寻,以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获得新知。与此相符的为C,当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有一次,就在一架民航客机即将着陆时,乘务员突然通知机上的乘客说“由于机场拥挤,无法降落,预计到达时间要推迟1个小时”,机舱里顿时一片抱怨之声,乘客们都在焦急等待着度过这段难熬的时间。几分钟后,乘务员又宣布“再过30分钟,飞机可以安全降落”,乘客们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又过了5分钟,广播里又说“现在飞机就要降落了”,尽管晚了十几分钟,乘客们还是喜出望外。
这段文字传达的道理是:

A:既来之,则安之

B:退一步海阔天空

C:道歉更易获得别人的谅解

D:适当的言语有利于稳定情绪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中,乘务员通过不断给人惊喜的语言巧妙地化解了乘客们因飞机误点而引起的不稳定情绪,传达了“适当的言语有利于稳定情绪”的道理。只有D项突出了“言语”的作用,当选。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9、【言语理解】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会对一个人能否拥有充足、良好的睡眠产生影响。例如,一个责任心水平较低的人很难自我约束,去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任务。因此他们很难形成固定、良好的睡眠习惯。内向的人更难以入睡,因为他们更喜欢在独处状态下思考问题。当他们夜晚独自躺在床上,会有意识地思考问题,导致更加难以入睡。同样,研究人员也发现,习惯早起的人更有责任心,晚上不睡的夜猫子型的人更喜欢新鲜的刺激。每个人其实有着不同的适应自身的睡眠偏好,而这些习惯,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

B:实际上也反映着你的人格特质

C:最终必然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

D:其实也不存在绝对的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人格特质会对一个人的睡眠产生影响,并以责任心水平较低、内向这两种人格特质对睡眠的影响为例进行具体论证;然后以“同样,研究人员也发现”引出另一个关于睡眠和人格特质的现象,即习惯早起的人更有责任心,晚上不睡的夜猫子型的人更喜欢新鲜的刺激。分析可知,文段是在介绍人格特质和睡眠之间的关系,空缺处所填句子是得出的结论,故所填句子也应体现睡眠习惯与人格特质的关系,B项与此相符。A、C、D三项均未体现睡眠习惯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44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49题

10、【言语理解】根据目前的考古报道和多项考古证据,中国最早的家绵羊在年代距今约为5600—5000年的甘肃省和青海省一带突然出现,而后向东部传播,在距今约4500年前后进入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在年代距今约为4500—4000年的不同地区的多个考古遗址里均发现绵羊骨骼。从历时性的角度观察,中原地区绵羊的出现有一个明显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家绵羊的出现则明显是西部早、东部晚,很可能有一个自中国西北地区向东传播的过程。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家绵羊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B:家绵羊在中原地区的考古发现

C:古代中原地区家绵羊的来源

D:地理环境对家绵羊生存的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根据目前的考古报道和考古证据,指出我国最早的家绵羊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并指出其向东传播;接着用距今约为4500—4000年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证据对其传播方向加以佐证;最后从“历时性的角度”进行总结,指出我国古代家绵羊的出现是西部早、东部晚,可能有一个自西北地区向东传播的过程。由此可知,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说明的是我国家绵羊的传播过程,A项表述与此相符。
B项,家绵羊在中原地区的考古发现是对其传播方向的佐证,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
C项,文段仅介绍了家绵羊在甘肃省和青海省一带突然出现,“中原地区家绵羊的来源”文段未涉及,且文段论述的对象是我国的家绵羊,并非仅仅是中原地区家绵羊,排除。
D项,“地理环境对家绵羊生存的影响”文段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