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626

发布时间:2022-11-06 8:12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再卑微的人也有不容他人   的自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猥亵

B:亵渎

C:侵犯

D:干涉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干扰项为C项。“侵犯”是指非法损害别人权益。适用对象多为“权益”,是外界赋予的。而“自尊”是自己的内在感受。“侵犯”用在此处显然不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随着学校消失,村庄的文化高地不在,村庄文化脉络的_________受到了影响;青少年长期“不在场”,对村庄的_________感逐渐增强。特别是以传统农业文明为特征的村庄文化正在大面积_________,农村文化呈现虚化、空洞化,无疑更进一步加剧了村庄文化的衰亡,对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纲维 疏远 消失

B:维系 疏离 式微

C:轴心 隔阂 衰亡

D:衔接 陌生 凋零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此处表达的是随着学校的消失,村庄文化脉络的维持受到了影响,所填词语应与“村庄文化脉络”搭配,表维持之意。“纲维”指维系、护持。“维系”指维持并联系,使不涣散。两者填入恰当。“轴心”比喻事物的中心或关键的部分。文段未体现中心之意,排除C。“衔接”指后一事物与前一事物相连,与“村庄文化脉络”搭配不当,排除D。
第三空,由“农村文化呈现虚化、空洞化,无疑更进一步加剧了村庄文化的衰亡”可知,农村文化是在不断衰落的,“消失”填入此处程度过重。“式微”指事物衰落,填入恰当。
验证第二空,“疏离”指疏远隔离,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41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8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

3、【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一新的美好感觉。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把铜丝粘成图案。

D:如果没有无数默默的枕木,力大无穷的火车头也只能站着叹气。

正确答案:B

解析:“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让人满意。用在句中与“你却硬要派我去”语义不符,应为“强人所难”。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4、【言语理解】

所谓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或假设的)极端市场情况下(如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测试其表现状况,看能否经受这些市场变量突变所带来的压力。银行压力测试就是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压力测试主要关注极端情况下所发生的风险

B: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

C:压力测试有助于考察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健性状况

D:压力测试能有效避免或降低极端风险对银行带来的冲击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我国书法,至晋而风韵标举,臻于化境。此后北朝雄健而南朝俊秀,至隋而渐合南北之两长,然法未大变。唐人始大变法度。
对这段话中“臻于化境”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成就斐然

B:登峰造极

C:空灵无形

D:垂范后世

正确答案:C

解析:“臻于化境”: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成就斐然”是指成就突出或优秀的意思。“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或成就;“垂范后世”是指为后世做范例,说明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四个词语指的都是艺术成就所达到的境界、高度。而“空灵无形”指的是一种艺术意境,“空灵”意为灵活而不可捉摸。根据分析,只有C项中的“空灵无形”与“臻于化境”的含义不符,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不少作家把人生比作登山,________就是登上山顶略事休息徘徊的那一刹那。此前是“快乐地努力地向前走”,此后则“别有一般滋味”的“想回家”;此前是“路上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此后则“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下坡路”也罢,“想回家”也罢,都是一种________的心态。一切都不过如此,没什么稀奇的,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值得苦苦追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年 过来人

B:老年 过来人

C:中年 成功者

D:老年 成功者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句中“登上山顶略事休息徘徊”可知,“老年”无论是从体力还是经历来说,都不符合这种状态,而中年则完全契合,排除B、D。
第二空,“过来人”体现了一种淡定和从容,完全契合最后一句“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值得苦苦追求”的表述。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67题

7、【言语理解】随着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数据和计算正在成为_________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_________。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智能科技和经济在中国的发展_________于经济转型升级中所创造的智能化需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触动 质素 生长

B:驱使 要点 内化

C:推动 因素 产生

D:驱动 要素 内生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触动”常与“机关”“情绪”等搭配,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搭配不当,排除A。“驱使”指命令或者推动某人做出某种举动,受“驱使”的一般是能够自主做出行动的对象,与“经济增长和发展”也不能搭配,排除B。
第三空,“产生”“内生”都有生出之意,但“内生”侧重由自己产生。文段强调的是智能科技和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源于我国自身经济转型升级中所创造的智能化需求。“内生”更能体现其发展的原因,排除C。
验证第二空,“关键要素”为常见表述。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

8、【言语理解】①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
②为了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网络不应成为法外之地
③这一成熟经验和理论认识同样适用于网络治理
④市场经济发展到哪里,法治就需要跟进到哪里,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⑤互联网的开放与自由,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肆意妄为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①④②③

B:④⑤①②③

C:④③①⑤②

D:⑤②③④①

正确答案:C

解析:观察选项,④、⑤作为首句均无明显不妥,不易排除,可转换思路从③的指代词入手确定顺序。分析选项可知,③之前为②或④。由③的“同样适用于网络治理”可知,“这一成熟经验和理论”论述的应是“网络”之外的领域,②与此不符。验证④,④论述的是“市场经济”领域,且③的“这一成熟经验”指代的是④的“市场经济发展到哪里,法治就跟进到哪里”,“理论认识”指代的是④的“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故④③应相连,符合的只有C。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9、【言语理解】关于贫困,巴菲特是这样看待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贫困可以磨砺一个人的志气,可以使人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知道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从这个角度讲贫困是事业成功的推动器。贫困就像深埋在地下的煤炭,能挖掘出来就是财富,挖不出来,还是贫困。而要把潜在财富变为现实财富,则取决于多种因素,环境机遇、人的能力品质、正确判断、奋斗精神,缺一不可。贫困是财富还是苦难,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有人被贫困压倒,一辈子窝窝囊囊,有人则在贫困面前崛起,终究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强者与弱者的区别仅此而已。”
上面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贫困可以使人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是事业成功的推动器

B:把潜在的贫困挖掘出来变成财富取决于多种不可或缺的因素

C: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被贫困压倒

D:贫困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苦难,关键是看你怎么去对待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通过引用巴菲特对贫困的看法,意在说明“贫困是财富还是苦难,关键在于我们自己”,与此最相符的为D,当选。
A、B、C三项都只是巴菲特看法的一个方面,不够全面,均可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

10、【言语理解】科学是什么?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看来,科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科学的两层含义,不轻信就是怀疑,科学是建立在怀疑和批判的基础上,要对所有的东西抱怀疑的态度,说服了我,我才能相信它”,张钹解释说,“一个人科学知识缺乏,就会容易倾向于轻信。尊重科学规律则意味着,一旦认识到它是科学的,就要尊重其科学规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怀疑和批判

B:不轻信和尊重科学规律

C:不轻信和敢于批判

D:怀疑和尊重科学规律

正确答案:B

解析:横线处句子是张钹教授对前文设问“科学是什么?”的回答,后文是对这一回答的进一步阐释。由“不轻信就是怀疑”“尊重科学规律则意味着”可知,科学的两层含义指的是:不轻信和尊重科学规律。B项表述正确。
A项是对“不轻信”这层含义的具体解释,未涉及“尊重科学规律”这层含义;C项的“敢于批判”也是在解释“不轻信”,同样未涉及“尊重科学规律”这层含义;D项,由“不轻信就是怀疑”可知,前文张钹教授提到的应是“不轻信”,而非“怀疑”,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5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