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625

发布时间:2022-11-06 2:10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再卑微的人也有不容他人   的自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猥亵

B:亵渎

C:侵犯

D:干涉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干扰项为C项。“侵犯”是指非法损害别人权益。适用对象多为“权益”,是外界赋予的。而“自尊”是自己的内在感受。“侵犯”用在此处显然不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在新型设备投入生产之前,我们反复________了这种设备的________,结果十分理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验 效能

B:试验 性能

C:探索 能效

D:尝试 效果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题意为我们反复检验了新设备。“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两者均不能形容新设备,排除A、C。“尝试”指试,试验。“试验”指为了察看某事物的结果或某事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均符合题意。第二空,“效果”指由于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性能”指机械、器材、物品等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文段对象是“新设备”,“性能”填入更符合题意,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随着信息时代的________,人们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不断水涨船高,然而现有基于集成电路的传统计算机却渐渐潜力耗尽,________。科学界认为,下一代计算机将是建立在量子层面的,它将比传统的计算机数据容量更大,数据处理速度更快。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到来 无能为力

B:深入 力不从心

C:来临 回天乏术

D:开启 力有未逮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此处的“水”指的是信息时代,“船”指的是人们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故此处句意应表示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向前推进,人们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到来”“来临”“开启”均表示的是进入信息时代,只有“深入”能与“水涨”构成对应。且由常识可知,我们早已进入信息时代,对更高级计算机的需求是信息时代持续发展的结果。
第二空填入“力不从心”亦与前文“渐渐潜力耗尽”相对应。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我们今天所共同面对的风险挑战: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________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________;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仍然 出现 激浊扬清

B:依旧 显现 拨云见日

C:依然 涌现 沉渣泛起

D:仍旧 浮现 振臂高呼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三空,由前面的“我们今天所共同面对的风险挑战”“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可知,此处应填入一个贬义词。“激浊扬清”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拨云见日”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振臂高呼”指举起双臂高声呼喊,表示奋发或激昂。三个词语均不含贬义色彩,排除A、B、D。“沉渣泛起”比喻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用在此处契合语境。验证第一空、第二空,“依然存在”“不断涌现”亦搭配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27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3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35题

5、【言语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________,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________,在我们党治国理政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规范 呈现

B:章法 展现

C:章程 体现

D:标准 表现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________”可知,横线处应填入一个形容“宪法”在“治国安邦”中重要作用的词语。“规范”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章法”指文章的组织结构,比喻办事的程序和规则;“章程”指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标准”指衡量事物的准则。宪法是一国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等,“总章程”更符合宪法的定位,排除A、B、D。
验证第二空,“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用于描述宪法与党和人民意志的关系也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

6、【言语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________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________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准 杜绝

B:杜绝 不准

C:不得 禁止

D:禁止 不得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与前后句的两个“禁止”可知,此处填入“禁止”语意最通畅,且能体现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虐待、遗弃未成年人”这一严重违法行为的明令禁止,锁定D。验证D项第二空,“不得”表示不许可,用于反对歧视的语境也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7、【言语理解】在网络书店的强有力竞争下,不少实体书店________;而书店的租金、人工等费用却在猛增。这时候通过装修店面,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实际上,与网络书店相比,实体书店能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那就是逛书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入不敷出

B:进退维谷

C:门可罗雀

D:万人空巷

正确答案:C

解析:由转折词“而”可知,所填词语应与“猛增”意思相对,表达数量少之意。“入不敷出”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两者均不能表达顾客少之意,排除A、B。“门可罗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符合句意。“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形容实体书店冷清,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

8、【言语理解】虚拟博物馆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相比实体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可以展示所有的藏品,观众无须与藏品保持距离,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从不同方位看到作品,并实现人机交互,因此不少人担心实体博物馆会逐渐失去魅力。而事实恰恰是,通过数字化的影响,人们了解到那些原作,便更想走进实体博物馆接触它们。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并不存在冲突

B:虚拟博物馆使艺术传播的途径更加简单

C:复制作品不能取代原作给人的心灵震撼

D:博物馆虚拟化能极大实现艺术教育功能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虚拟博物馆的优点,接着指出不少人因此担心实体博物馆会逐渐失去魅力,最后用事实反驳了人们的担心,说明虚拟博物馆的兴起并不会对实体博物馆造成冲击,即A项表述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冲突。B项只是概括了虚拟博物馆的优点,不是文段所强调的。C、D两项在文中都没有体现。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性格内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个性特征。它与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征不同,与疾病无关。它也不是你能改变的事物。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A:性格外向的本质

B:如何改变性格内向

C:性格内向的危害

D:性格内向的特征

正确答案:D

解析:这段文字是有关“性格内向”总括性的介绍:“性格内向”本质上是一种个性特征,与害羞和孤僻不同,也与疾病无关,而且不能改变。整个文段都是在说“性格内向”,接下来介绍的内容也应该与此相关,因此可首先排除转换话题的A项。B项侧重于“如何改变”,而文段中已明确说明性格内向不能改变,据此可排除B项。C、D两项分别说明性格内向的危害和特征,按正常的逻辑顺序,应该是特征排在前面。而且,文段中也提到了“它与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征不同”,那么它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读者在此便会产生疑问。因此,作者接下来最可能主要介绍的是性格内向的特征,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紫藤很适合作花架、绿廊,可形成浓叶满架、繁花浩荡的美景,千姿百态,甚为优美。紫藤长长的花序都是上面的先________,下面的待放,花的颜色便是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是________下来的;唐代诗人李白“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的诗句,生动地________出紫藤优美迷人的姿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绽放 积累 勾勒

B:生长 浸润 描摹

C:萌发 流淌 表达

D:盛开 沉淀 刻画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先”字可知,此处应填入一个表示花开放状态且与“待放”意思不同的词语,“生长”“萌发”明显不恰当,排除B、C。
第二空,“积累”侧重数量的增加。“沉淀”侧重程度的加重。由“上浅下深”可知,用“沉淀”比“积累”更恰当。
第三空,“刻画”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