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624

发布时间:2022-11-05 20:35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有两种农产品甲和乙,甲不能生长在干旱的气候里,乙不能生长在寒冷的气候里。在某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甲,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乙。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

A:这个国家有一半地区的气候既干旱又寒冷

B: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非常寒冷的

C:这个国家根本不种植农产品甲

D:这个国家只能种植农产品甲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甲不能生长在干旱的气候里;②乙不能生长在寒冷的气候里。③某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甲,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乙。  
A项,根据题干细节信息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或者不干旱,或者不寒冷,该项一定为假。  
B项,根据题干细节信息可知,该国可能只能够种植甲,即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可能是寒冷的,该项可能为真。  
C项,根据题干细节信息可知,该国可能只能够种植乙,该项可能为真。  
D项,根据题干细节信息可知,该国可能只能够种植甲,该项可能为真。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2、【判断推理】短板理论是指木桶的盛水量是由组成木桶的木板中最短的一块决定的,这块短板即为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短板理论的是:

A:某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单位遂任命一位新领导,提高了团队士气

B:某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忽视其心理健康,使得孩子因为心理问题而迷失自我

C:某企业注重对技术精英的培养,对一般员工的使用和开发不足,致使团队士气受挫

D:某酒业集团投入巨资做广告,一度成为酒业的新秀,但终因产能不足,导致企业破产

正确答案:A

解析:短板理论定义的关键信息:短板成为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A项,单位任命新领导提高团队士气,并未体现短板造成的影响,不符合定义。
B项,忽视孩子心理健康,使得孩子因心理问题而迷失自我,体现了“心理健康”这块短板对孩子造成的影响,符合定义。
C项,对一般员工的使用和开发不足导致团队士气受挫,体现了“一般员工”这块短板对团队造成的影响,符合定义。
D项,因产能不足导致企业破产,体现了“产能不足”这块短板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3、【判断推理】疑离是变通运用了选择疑问句形成的一种修辞方法,它用两项或多项疑问句并列发问,但不要求读者从中选择一项,而是让读者发疑,待把语言前后连贯,便可疑念全消。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运用了疑离的修辞方法的是:

A: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

B: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大海啊,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我走过的路很多,哪见过像这样荆棘丛生的路呢?我走过的路很多,哪见过像这样崎岖难行的路呢?没有。

D:啊,黄继光、刘胡兰……不都是党亲手培育的,共产主义甘霖灌溉出来的鲜花吗?人间还有什么花朵能同他们争妍呢?

正确答案:A

解析:疑离定义的关键信息:变通运用了选择疑问句,用两项或多项疑问句并列发问,但不要求读者从中选择,而是让读者发疑,待把语言前后连贯便可消疑。
A项,“水几重呵,山几重”“是山城呵,是水城”是两项疑问句并列发问,且不要求读者从中选择。“水绕山环桂林城”“都在青山绿水中”分别与前句相连就可以解决疑问,符合定义。
B项,“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是三个反问句并列,没有变通运用选择疑问句,不符合定义。
C项,“哪见过像这样荆棘丛生的路呢”“哪见过像这样崎岖难行的路呢”是两个反问句并列,没有变通运用选择疑问句,且以“没有”回答直接解决了疑问,不是通过语言前后连贯而自行得出的答案,不符合定义。
D项,“不都是党亲手培育的,共产主义甘霖灌溉出来的鲜花吗”“人间还有什么花朵能同他们争妍呢”是两个反问句并列,没有变通运用选择疑问句,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

4、【判断推理】行政代履行是指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符合行政代履行规定的是:

A:某企业违规倾倒废渣造成水污染,因其不具备治理能力,当地环保局指定另一企业代为治理

B:安监局要求矿山企业配发防尘口罩,经催告,对拒不执行的企业,由安监局代为购买、配发

C:某工厂因噪声污染被环保局处以罚款,经催告,厂方拒不缴纳罚款,环保局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D:某店设置的广告牌影响行车安全,城管部门催告该店限期拆除,逾期未果,城管部门遂代为拆除

正确答案:D

解析:行政代履行的定义要点:①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③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④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A项,企业不具备治理能力,不属于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不符合要点②。
B项,拒发防尘口罩的后果是危害员工的身体健康,而没有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不符合要点③。
C项,噪声污染没有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不符合要点③。
D项,拆除广告牌属于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的义务,城管部门催告,逾期未果,属于经催告仍不履行,代为拆除属于行政机关代履行,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9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8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5、【判断推理】衰老是指机体从性成熟后开始或加速的一种持续发展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衰老的是:

A:老年人身高下降,脊柱弯曲,皮肤松弛,须发脱落

B:某干部退休后,睡眠不好,情绪烦躁,不愿与人交往

C:某青年原本活泼好动、热情奔放,但因学业繁重而郁郁寡欢

D:某工人因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导致听觉能力下降

正确答案:A

解析:衰老是一种持续发展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A项,老年人脊柱弯曲、皮肤松弛、须发脱落都是衰老的表现,符合生活常识,且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符合定义。
B项,因退休导致心理问题,并非不可逆转的过程,不符合定义。
C项,因学业繁重而郁郁寡欢,并非不可逆转的过程,不符合定义。
D项,因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而听觉能力下降,并非不可逆转的过程,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6、【判断推理】非虚构写作,指以“亲历事实”为写作背景,秉承“诚实原则”,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的写作行为,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类型。
下列属于非虚构写作的是:

A:近年来,国内影视界对宫廷秘史情有独钟,很多影视作品都是根据史书上所载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有案可稽的史料已经成为这类影视创作的重要来源

B:为了真实再现一桩离奇凶杀案的主要细节,作家阿克亲自来到案件发生的小镇,进行了两年多的实地调查,最终写出了他的成名作《小镇奇案始末》

C:曹雪芹不但对社会生活有着严肃而深刻的哲学思考,也细心体察自己及身边普通人的不同命运。这些真实故事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丰富素材

D:许多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学者长年驻守农村,并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写就论文专著,这与喜欢运用国外流行理论方法的学院派写作风格上显然不同

正确答案:B

解析:非虚构写作的定义要点:①“亲历事实”为写作背景;②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③文学创作。
A项,影视作品是对史书的记载改编而成,背景都发生在古代,不是以“亲历事实”为写作背景,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B项,根据实地调查写出了成名作,并真实再现了案发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符合所有要点,保留。
C项,真实故事虽然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提供了丰富素材,但小说中的人、事、物均为虚构,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D项,学者长期驻守农村,实地调查资料写就论文专著,并非文学创作,不符合要点③,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1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1题

7、【判断推理】人都容易得感冒,感冒又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是由于病毒所致,而细菌性感冒是由于细菌所致。对于病毒性感冒,因为人自身是有免疫系统的,所以不需要吃药,只要多喝水,一般一个星期就能痊愈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感冒也可以不用去看医生。
上述结论需要基于以下哪项才能得出?

A:感冒时乱用药会有副作用

B: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C:人感冒时多数得的是病毒性感冒

D:感冒会引起鼻塞、咳嗽、打喷嚏、发烧等症状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根据“病毒性感冒不需要吃药即可痊愈”推出“感冒也不用去看医生”。要使这一推理正确,还需要“感冒大部分都是病毒性感冒”作为前提,所以C项是必须假设的。
A项的乱用药是否有副作用、B项的感冒是呼吸道疾病和D项的感冒引起的症状都不是题干论证所必须的假设。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8、【判断推理】小张对小李说:“红色象征着热情。我一看到红色就热血沸腾。”小李于是书写了红色两个字,对小张说:“你感觉热血沸腾吗?”
下面句子逻辑表述方法与所给题干一致的是:

A:小张对小李说:“海水咸吗?要不,你去尝尝那两个字,看看有咸味不?”

B:小张对小李说:“你的朋友真是个好人啊,你看,长得就非常漂亮。”

C:小张对小李说:“一年四季都有花盛开,花就如美女一样,人人爱看。”

D:小张对小李说:“这个人真麻烦,一点麻烦都解决不了。”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小张说的“红色”和小李写的“红色”不是同一概念,属于偷换概念。
A项,前者“海水”和后者书写的“海水”不是同一概念,属于偷换概念,与题干逻辑表述方法一致。
B项,没有涉及同一个词的不同含义,与题干逻辑表述方法不一致。
C项,把花比喻成美女,与题干逻辑表述方法不一致。
D项,两个“麻烦”虽然概念不同,但不是偷换概念,而是一词多义,与题干逻辑表述方法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9、【判断推理】为了解对学校食堂的满意度,某大学进行了一项“我最满意的食堂”评比活动。通过让学生对食堂的饭菜质量、价格、服务态度、卫生状况等10项指标进行评分来反映其对食堂的满意度,学生给每个评分指标赋以1到10分的某一个分值,然后计算出10项评分指标的平均得分,从而得出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
实施这一项评比活动需要假设的前提是:
Ⅰ.对饭菜质量、服务态度等指标的评价可以用数字来表达
Ⅱ.上述10项指标对学生来说同等重要
Ⅲ.该大学的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这次评比活动

A:仅Ⅰ

B:仅Ⅱ

C:仅Ⅰ和Ⅱ

D: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某大学要对学校食堂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且给出了评分标准。要求选择实施这一活动的前提条件。假设饭菜质量、服务态度等指标的评价不可以用数字来表达,评比活动就无法进行,Ⅰ是必需的前提。假设10项指标对学生来说不是同等重要,则最终的平均得分就不是科学的,也就无法评测出满意度,Ⅱ是必需的前提。假设不是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评比活动,也能得出评价结果,因为调查分为很多种形式,也可采用抽样调查进行,并不需要每一个人都参加,Ⅲ不是必需的前提。因此Ⅰ和Ⅱ为评比活动需要假设的前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0题

10、【判断推理】定义:
①行政赔偿: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
②行政补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因合法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失,由国家依法予以补偿的制度。
③行政追偿: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例证:
(1)李某的宅基地被国家征用,获得各种补偿款六万元
(2)某城建执法大队在拆除违章建筑时损坏了相邻的合法建筑,后执法大队私下对房屋所有人进行了赔偿
(3)刑警赵某对疑犯刑讯逼供造成重伤,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赔偿之后,责令赵某承担部分医疗费用
符合上述三种定义之一的例证有几个?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C

解析:例证(1),宅基地被国家征用而得到的补偿,属于行政补偿。
例证(2),由于是私下对房屋所有人进行赔偿,因此不属于行政补偿。
例证(3),赵某因刑讯逼供造成疑犯重伤,公安机关赔偿后对赵某进行追偿,属于行政追偿。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0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0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0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0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0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0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0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