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列不涉及印象管理的是:
A:崔经理经常通过和员工交流来判定公司是否正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B:小组工作计划进展不顺利,小陈觉得自己与这件事关系不大,就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经反对这一计划,但被否决了
C:当上级来视察时,组长小刘总是与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这常常会使上级觉得,小组所取得的成绩与小刘关系密切
D:小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他立即向经理表示歉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正确答案:A
解析:印象管理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A项,崔经理通过和员工交流来判定公司的发展情况,不存在影响印象的过程,不符合定义。
B项,小陈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反对这一计划,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老板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C项,上级来视察时小刘总是与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上级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D项,小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立即向经理表示歉意并做出解释,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经理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3题
2、【判断推理】老字号:新品牌:传承
A:老传统:新花样:质疑
B:老配方:新工艺:创新
C:老问题:新思考:评价
D:老物件:新东西:区分
正确答案:B
解析:老字号经过传承可以变为新品牌。
A项,老传统经过创新后变为新花样,而不是质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老配方经过创新可以变为新工艺,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老问题经过评价不能变为新思考,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老物件经过区分不能变为新东西,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89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8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95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8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93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99题
3、【判断推理】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表现在直接通过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还表现为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和降低土地等要素成本诱导性地干预企业的投资决策。国有企业因为与政府有密切的产权关系,其控制权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中,这就造成国有企业往往成为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手段。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通常会受到地方政府的直接指导和干预
B:房地产行业前三强都是民营企业,它们多数都享受了信贷优惠
C: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D: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被政府遴选为“重点企业”,享受税收、信贷优惠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地方政府会诱导性地干预企业投资决策,国有企业往往成为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手段。
A项,直接加强了结论。
B项,都是民营企业,不能支持结论。
C项,既有民营企业又有国有企业,且没有体现出政府的干预,也不能支持结论。
D项,部分国有企业受到政府干预,支持力度不如A。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9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4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
4、【判断推理】摇头:反对
A:愤怒:心情
B:手语:意思
C:困乏:休息
D:微笑:开心
正确答案:D
解析:摇头象征反对。
A项,愤怒是一种心情,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手语可以表达意思,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困乏需要休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微笑象征开心,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5、【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依据以上定义,下列推理过程正确的是:
A:骄兵必败,我们胜利,所以我们是骄兵
B:勇者无畏,我无畏,所以我是勇者
C:英雄难过美人关,我是英雄,所以我难过美人关
D: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胜利,所以勇者胜
正确答案:C
解析:三段论推理规则:A→B,C是附属于A的小前提,则C是B。
A项,骄兵→必败,我们胜利不是附属于骄兵的小前提,错误。
B项,勇者→无畏,我无畏不是附属于勇者的小前提,错误。
C项,英雄→难过美人关,我是英雄是附属于英雄的小前提,正确。
D项,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胜利不是附属于狭路相逢的小前提,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6、【判断推理】歌曲:作词:作曲
A:钢琴曲:钢琴:钢琴家
B:香烟:烟农:收获
C:城市:街道:商铺
D:诉讼:原告:被告
正确答案:D
解析:歌曲需要作词和作曲;诉讼需要有原告和被告。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7、【判断推理】360度考评也称360度反馈评价,是指对员工进行评价时由与被评价者有密切关系的人分别匿名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包括被评价者对自己的评价。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些人不适合做360度考评的评价人?
A:被评价者的上级
B:被评价者的下属
C:被评价者的客户
D:被评价者的同行
正确答案:D
解析:360度考评人是指与被评价者有密切关系的人。
A项被评价者的上级、B项被评价者的下属和C项被评价者的客户,都属于360度考评的评价人。
D项,被评价者的同行与被评价者没有密切关系,不属于360度考评的评价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8、【判断推理】( ) 对于 效益 相当于 经营 对于 ( )
A:投入 利润
B:成本 税收
C:生产 规划
D:资本 管理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投入是产生效益的必要条件,经营是获得利润的必要条件。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效益是收入和成本之差决定的,成本是名词;经营需要交税,国家获得税收,经营是动词。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生产可以产生效益,经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规划。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资本可以产生效益,经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
9、【判断推理】定义:
①创造酝酿:指创造过程的开始阶段,主要内容是确定具体课题、调查既有材料,制订研究方案和进行可行性分析。
②创造顿悟:指创造过程的实施阶段,在定向积累到足以完成创造活动的前提下,突然悟到了成功的诀窍。
③创造验证:指创造过程的总结阶段,创造成果与原定假设以及小规模实验成果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比较印证,从而检验创造成果的实际价值。
典型例证:
(1)汉字起源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汉字丰富的特点使人通过汉字本身就能直接了解书籍本身的象征意义,保留传统文化的意义并非只是守成不变。
(2)老强想解开古代木马车之谜,但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他突然悟出了木马车设计要领,终于仿制出了一辆木马车,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3)中国的生死健康产品——防病毒生化安全套,利用纳米技术,弥补了天然乳胶的漏洞,提升了致密度,既能阻隔艾滋病病毒,也能对比之更小的病毒进行物理隔离。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不正确的是:
A:例证(1)与定义①相符
B:例证(2)与定义②相符
C:例证(3)与定义③不相符
D: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③①不相符
正确答案:A
解析:创造酝酿:创造过程的开始阶段,确定具体课题、调查既有材料,制订研究方案和进行可行性分析。
创造顿悟:创造过程的实施阶段,在定向积累的前提下,突然悟到了成功的诀窍。
创造验证:创造过程的总结阶段,比较创造成果与原定假设,检验创造成果的实际价值。
例证(1),汉字丰富的特点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书籍象征义,未体现创造,不符合全部定义。
例证(2),百思体现了定向积累,他突然悟出了木马车设计要领,体现了突然悟到了成功的诀窍,符合创造顿悟定义。
例证(3),防病毒生化安全套的特点,未体现创造的酝酿、顿悟和验证,不符合全部定义。
综上,判断不正确的是A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5题
10、【判断推理】人们常说“品牌瓶装水品质更好”。美国广播电视网做了一个口味测试,把不同品牌的瓶装水和纽约市中心的公用饮用水装入同样的杯子中,要求人们对这些水进行品尝并评定等级。结果评价最低的是一种品质受到广泛认可的某品牌瓶装水。
以下最能解释以上矛盾现象的是:
A:人们会根据价格因素来判断商品的好坏
B:不同品牌的瓶装水的口感确实存在着差异
C:纽约市中心的公用饮用水已经达到了瓶装水的品质
D:物品包装会影响人们对其品质的评定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矛盾是人们认为品牌瓶装水的品质更好,然而在用相同容器装的水的测试中人们对某品牌瓶装水的评价却最低。分析实验过程可以发现,实验中的品牌瓶装水仅仅是换了容器,也就是包装,结果评价就不一样了,表明包装影响了人们对水的品质的评价。
A项,价格因素题干未涉,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B项,不同品牌的瓶装水口感存在差异,与广受认可的品牌瓶装水评价最低无关,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C项,公共用水的品质达到了瓶装水的水平,只能解释为什么对瓶装水的评价不高于公共用水,但是解释不了为什么对广受认可的品牌瓶装水的评价会低于公共用水,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D项,物品包装会影响人们对品质的评价,解释了题干矛盾,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