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709

发布时间:2022-11-23 6:02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有一个小孩,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这样的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一位化学老师了解到他的这个特点后,就建议他改学化学,因为做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改学化学后,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A:父母不应过早代替孩子选择人生道路

B:教师对孩子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人在本质上只有特点而没有优缺点之分

D:善于利用“缺点”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用奥托·瓦拉赫的例子说明,孩子在某一领域表现出来的“缺点”,只要善加利用,在其他领域可能就会变成优点并获得成功。A、B、C三项的表述与此无关。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40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0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0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

2、【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加点俗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

B: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C:发展教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

D: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

正确答案:C

解析:

A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不备的策略,也比喻暗中进行活动,与句意不符,排除。B项,“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不能用于形容电视与观众间的对话,错误,排除。D项,“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意为外地来的和尚比本地和尚念经念得好,现多指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熟悉的人,而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与句意不符,排除。C项“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3、【言语理解】焚香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熏香,古代文人雅士也喜欢在书房内焚上一炉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以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汉代时,佛教的传入对香炉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元末明初,原先其他材料制成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则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时期。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宗教对于香炉制作技术的影响

B:焚香习俗逐渐淡出礼仪的原因

C:香炉制作材料的发展演变过程

D:宣德香炉的制作及其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由中国古代焚香的习俗引出“香炉”这一论述对象,然后简单介绍了香炉制作材料的演变过程,最后落脚到明宣德年间的铜香炉制作的巅峰上。基于话题统一的原则,下文最可能继续围绕“明宣德的铜香炉”展开,D项与此衔接最紧密,当选。B项完全脱离了“香炉”这个中心话题,排除。A、C两项内容在文中已有所阐释,也可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4、【言语理解】蓝田玉是近期人们比较追捧的玉种,但资源非常有限。我们理应百倍地珍惜节约使用,不能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滥采滥挖,粗率加工。和田玉经过数千年的采用已近绝迹,而中国人世世代代重玉爱玉的文化情结,还要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蓝田玉身负的使命,不言而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们应合理开发利用蓝田玉资源

B:和田玉的地位将被蓝田玉所取代

C:现在蓝田玉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

D:蓝田玉承载着传承中国玉文化的重任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通过阐述蓝田玉资源有限、身负传承中国玉文化使命等内容,呼吁人们珍惜蓝田玉资源,应对其合理开发利用。A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概括。B、C两项文段未涉及。文段说蓝田玉承载着传承玉文化的使命,是为了呼吁人们珍惜使用蓝田玉,D项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

5、【言语理解】印度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实际情况如何呢?据统计,印度医生所占人口比例是1:1500。政府医疗体系分为国家级医院、邦(省)级医院、地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级医院。通常各级政府医院都面临医药短缺,医院条件差,病房不足,卫生不过关及医生接待病人多,工作压力大等诸多问题。公立医院不盈利,医生工资低,医术好的医生留不住,都奔私立医院去了。而后者收费极高,底层人群消费不起。
通过这段文字,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A:印度医生总体人数能够充分满足医疗需求

B:印度所谓的“免费医疗”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C:印度仍存在不花钱的治不好病,治得好的看不起病的现象

D:在印度也会有“看病难”的问题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印度医生所占人口比例是1:1500”“医生接待病人多,工作压力大”可知,印度医生总体人数不能满足医疗的需求,故A项表述错误。B、C、D三项均可由原文推出。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贾岛“推敲”是中国古代一个名声颇显的故事,语出后蜀何光远的《鉴戒录·贾忤旨》,反映了创作诗歌过程中对字句的反复________。在平时,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__,情感还没有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斟酌 必须 透彻 凝练

B:琢磨 必需 精确 凝练

C:琢磨 必须 精确 丰富

D:斟酌 必需 透彻 丰富

正确答案:A

解析:先看第二空,从词性上分析。“必须”是副词,指一定要。“必需”是动词,指一定要有。空缺处后文已有动词“有”,排除B、D。第三空,所填词语应与“含糊”语义相对。“精确”指精密而准确,不能用来形容“思想”,排除C。“透彻”指(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意思与“含糊”相对,符合句意。验证第一空和第四空,“斟酌字句”“情感凝练”均搭配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7、【言语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而又最广泛利用鱼类的国家之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鱼”形文字,在青铜铭文中有更多的“鱼”形文字。先秦时期的《诗经》是我国人民识别、记载物种最早的一部古籍,书中记载了鲂等20多种鱼类。从南朝梁代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到清末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众多的《本草》更为详尽地记载了鱼类的形态、生态、分布、食用和药用等方面的知识。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记载鱼的古代文献

B:我国鱼文化的历史

C:古人利用鱼的方式

D:“鱼”字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而又最广泛利用鱼类的国家之一,接着按照时间顺序,从殷、先秦、南朝到清末,对我国悠久的鱼文化进行了简要介绍。由此可以判断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是在介绍我国历史悠久的鱼文化,即B。
A项,“记载鱼的古代文献”是为了介绍鱼文化的历史,而非强调文献本身,错误;C项,文段只在末句提及了鱼会用于食用和药用等方面,并未说明“古人利用鱼的方式”;D项,“鱼”字的演变过程文段未涉及,无中生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8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3题

8、【言语理解】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      的不智之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正确答案:A

解析:“砍综述、删注释”对应“削足”,“版面限制”对应“适履”,A项最为恰当。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要知道,技术的发展是在不断演进的,一个社会总会不断出现新的“落伍者”,即便是今天在数字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沦为“落伍者”,面临今天部分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因此,抛开技术不谈,我们的公共服务,首先还是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上的“现代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从资源和技术上能有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根本性难题

B:

老年人在网络时代遭遇数字鸿沟的现象变得更加突出

C:

在相关领域针对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D:

数字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部分老年人群体带来不便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虽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总有人成为“落伍者”;然后以“因此”得出结论——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现代化”。由此可知,“因此”后的内容为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文段强调的是从公共服务的理念上解决“落伍者”面临的困境,而非是从“资源和技术上”,排除。

B、D两项仅着眼于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面临的问题,未涉及对策,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

10、【言语理解】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会对一个人能否拥有充足、良好的睡眠产生影响。例如,一个责任心水平较低的人很难自我约束,去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任务。因此他们很难形成固定、良好的睡眠习惯。内向的人更难以入睡,因为他们更喜欢在独处状态下思考问题。当他们夜晚独自躺在床上,会有意识地思考问题,导致更加难以入睡。同样,研究人员也发现,习惯早起的人更有责任心,晚上不睡的夜猫子型的人更喜欢新鲜的刺激。每个人其实有着不同的适应自身的睡眠偏好,而这些习惯,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

B:实际上也反映着你的人格特质

C:最终必然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

D:其实也不存在绝对的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人格特质会对一个人的睡眠产生影响,并以责任心水平较低、内向这两种人格特质对睡眠的影响为例进行具体论证;然后以“同样,研究人员也发现”引出另一个关于睡眠和人格特质的现象,即习惯早起的人更有责任心,晚上不睡的夜猫子型的人更喜欢新鲜的刺激。分析可知,文段是在介绍人格特质和睡眠之间的关系,空缺处所填句子是得出的结论,故所填句子也应体现睡眠习惯与人格特质的关系,B项与此相符。A、C、D三项均未体现睡眠习惯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44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4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