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英语六级考试结束后,关于王刚、刘超二人是否能通过考试,宿舍同学有如下讨论:
王刚说:或者我能通过,或者刘超能通过,或者我和刘超都通过。
李强说:王刚一定能通过。
杨帆说:刘超能通过。
赵进说:王刚可能没有通过。
考试成绩出来后,证明四人的话有两人说的是真的,两人说的是假的。
根据以上陈述,可推出以下哪项?
A:王刚、刘超都通过了
B:王刚、刘超都没通过
C:王刚通过了,刘超没通过
D:刘超通过了,王刚没通过
正确答案:C
解析:李强的话“王刚一定能通过”和赵进的话“王刚可能没有通过”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则由题干条件可知,杨帆和王刚的话也必有一真一假。若杨帆的话为真,则王刚的话也为真,与题意不符,则杨帆的话为假,王刚的话为真,即刘超没通过,而王刚通过了。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2、【判断推理】
几年前,某市开始对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的餐厅征收处理费,餐厅每使用一个一次性塑料餐盒就要缴纳2元的处理费。自从征收这项处理费后,该市餐厅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使用量逐年下降。
由此可以推出:
A:
该市餐厅的营业额不断下降
B:
该市餐厅非一次性餐盒的使用量不断上升
C:
该市一次性塑料餐盒处理费的收入不断减少
D:
该市征收一次性塑料餐盒处理费导致餐厅利润下降
正确答案:C
解析:
A项,题干并未涉及该市餐厅的营业额是否下降,不能由题干推出。
B项,题干只是提及该市餐厅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使用量逐年下降,并未涉及非一次性餐盒的使用量,不能由题干推出。
C项,根据题干可知,该市餐厅每使用一个一次性塑料餐盒就要缴纳2元的处理费,而该市餐厅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使用量逐年下降,则该市一次性塑料餐盒处理费的收入也会不断减少,可以由题干推出。
D项,题干并未涉及征收一次性餐盒处理费与餐厅利润之间的关系,不能由题干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4题
3、【判断推理】一条鳄鱼抢走了一个小孩,它对孩子的母亲说:“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小孩?答对了,孩子还给你;答错了,我就吃了他。”孩子母亲说:“你会吃了他吧。”母亲的回答让鳄鱼陷入了一种选择困境,这就是所谓的“鳄鱼悖论”。
根据上述情景,以下哪一项描述有相似的困境或悖论?
A:裁缝说:“世上没有我做不出来的衣服。”公主说:“世上没有让我满意的衣服。”国王最后说:“你们都说得不对。”
B:小偷去保险箱偷珠宝,发现箱子有两个按钮,只有触动其中一个才能打开箱子。绿色按钮下面写着“按我,打不开”,红色按钮下面写着“不按我,能打开"。
C:狐狸抓到一只鸡,对鸡说:“如果我现在心情好,就放你走;心情不好,就吃掉你。你说我心情好还是不好?猜对了就放你走。”鸡赶紧说:“你的心情很好。”
D:家里花瓶打碎了,肯定是大宝或小宝干的。妈妈问是谁打的。大宝说:“是小宝打的。"小宝说:“不是大宝打的。”原来他们都在说谎。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情景“鳄鱼悖论”是一个二难悖论,即母亲的回答无论对错,鳄鱼吃或不吃孩子都会与之前的许诺产生矛盾。
A项,“没有做不出来的衣服”和“没有让我满意的衣服”,国王无论回答对或不对,都不会产生矛盾,不属于二难悖论。
B项,无论小偷按绿色或红色的按钮都不能打开箱子,与触动一个按钮才能打开箱子矛盾,属于二难悖论。
C项,当狐狸心情不好时候,小鸡回答“你心情好”就会被吃掉,不属于二难悖论。
D项,他们都在说谎,那花瓶就是大宝打碎的,不属于二难悖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4、【判断推理】有A、B、C、D外表一样、重量不同的四个小球。已知:A+B=C+D;A+D>B+C;A+C<B。则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A:D>B>A>C
B:B>C>D>A
C:D>B>C>A
D:B>A>D>C
正确答案:A
解析:由A+B=C+D和A+D>B+C可得D>B,A>C;又A+C<B,则B>A。因此四个小球的重量排序为D>B>A>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7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7题
5、【判断推理】作战部:司令:参谋
A:教师:学生:教育
B:人事处:职工:管理
C:农技站:农民:服务
D:卫生局:研究所:咨询
正确答案:C
解析:作战部为司令提供参谋;农技站为农民提供服务。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注意分为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内源性注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支配行为,是主动注意;外源性注意是指个体外部信息引起的个体注意,是被动注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外源性注意的是:
A: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刘老师特别关注有关教学方法的书籍
B:王静为自驾游而看了大量的旅游攻略
C:刘玲因喜欢同事买的衣服而去了解该服装品牌
D:这件衣服鲜艳的色彩一下吸引了陈晓的目光
正确答案:D
解析:内源性注意定义的关键信息: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分配注意,是主动注意。
外源性注意定义的关键信息:外部信息引起个体注意,是被动注意。
A项,刘老师特别关注有关教学方法的书籍,体现了根据自己的目标分配注意,是主动注意,属于内源性注意。
B项,王静为自驾游而看了大量旅游攻略,体现了根据自己的目标分配注意,是主动注意,属于内源性注意。
C项,刘玲因喜欢同事买的衣服而去了解该服装品牌,体现了根据自己的目标分配注意,是主动注意,属于内源性注意。
D项,衣服鲜艳的色彩吸引了陈晓的目光,体现了外部信息引起个体注意,是被动注意,属于外源性注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7、【判断推理】人们常常系统地高估自己对事件的控制程度或影响力,而低估机会、运气等不可控制因素在事件发展过程及其结果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现象被称为控制错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控制错觉的是:
A:人们想用骰子掷出“双6”时会在心中默念,用力揉捏骰子,相信这样做就会如愿
B:一些股民往往借助几个简单的因素预测大盘指数,结果常常是谬以千里
C:某企业经理认为今年当地举办的运动会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预测今年营业额会有所上涨
D:景区某摆渡车驾驶员常年走山路,认为自己路况熟、技术好,所以在山路上开得非常快
正确答案:C
解析:控制错觉定义的关键信息:高估自己的控制力或影响力,而低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A项,指出人们想用骰子掷出“双6”时会在心中默念,用力揉捏骰子,相信这样做就会如愿,即认为自己心中的想法会影响掷骰子的结果,体现了高估自己的控制力或影响力,而低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符合定义。
B项,指出一些股民往往借助几个简单的因素预测大盘指数,结果常常是谬以千里,即认为自己仅凭这些简单因素就能掌握股市动向,体现了高估自己的控制力或影响力,而低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符合定义。
C项,指出某企业经理认为今年当地举办的运动会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预测今年营业额会有所上涨,其中只是经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测,并未体现经理高估自己的控制力或影响力,而低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不符合定义。
D项,指出景区某摆渡车驾驶员常年走山路,认为自己路况熟、技术好,所以在山路上开得非常快,即认为自己车技好,开车快也不会出问题,体现了驾驶员高估自己的控制力或影响力,而低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90题
8、【判断推理】雨水:雪花
A:闪电:雷鸣
B:石油:汽油
C:蛤蟆:青蛙
D:干冰: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D
解析:雨水和雪花是同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A项,闪电和雷鸣并非同种物质,两者经常在雷雨天气一同出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青蛙和蛤蟆(蟾蜍)都属于无尾目,但青蛙属于蛙科,蛤蟆(蟾蜍)属于蟾蜍科,两者并非同种物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干冰和二氧化碳是同种物质的不同形态,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再造工程:指为了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的重大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重新设计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方式。
下列属于再造工程的是:
A: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
B: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越出国界,在走向一体化的全球市场上展开各种形式的竞争
C:某企业将现在的数项业务合并调整,提出多个流程改进方案,要求从成本、效益、技术条件和风险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给予职工参与决策的权力
D:市场需求日趋多变,产品寿命周期的单位已由“年”趋于“月”,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服务系统经常变化
正确答案:C
解析:再造工程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重新设计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方式。A、B、D三项都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只有C项“给予职工参与决策的权力”符合定义。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烹饪:食客
A:焊接:木匠
B:手术:医生
C:装修:住户
D:安检:消防员
正确答案:C
解析:烹饪后的食物供食客食用。
A项,焊接和木匠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做手术是医生的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装修后的房屋供住户居住,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安检和消防员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