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阅读推广,是向公众提供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服务。每个社会成员,既是阅读推广的对象,也是阅读推广的触角。实践已经证明,让每个社会成员养成阅读的自觉和习惯,把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阅读推广中最难的事情,其难度远远超过阅读氛围的营造。而这件难事,也恰恰最有价值。社会成员若无自觉和习惯,全民阅读可能就只停滞于想象层面,这显然不利于书香社会的建设。
根据文意,作者认为阅读推广最难的事是:
A:阅读氛围的营造
B:阅读价值的创造
C:阅读服务的提升
D:阅读习惯的养成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文段第三句话的“让每个社会成员养成阅读的自觉和习惯,把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阅读推广中最难的事情”可知,“阅读推广最难的事”指的是“阅读习惯的养成”。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49题
2、【言语理解】许多领导者不会和下属成为朋友,只追求合作伙伴的关系,其原因是担心掺杂了太多的情感因素会导致管理效率降低。事实上,职场最终是一个拼实力的地方,即使你的个性不受人欢迎、没什么资历和背景,只要有足够的能力,一样会赢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职场中的信任,仅靠好感和情感认同是无法长期维系下去的,而是要靠实力去印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许多领导不会和下属成为朋友是怕掺杂太多的情感因素
B:职场中下属对领导者信任是要靠领导者的实力去印证的
C:职场中的信任仅靠下属对领导者的好感是维持不下去的
D:下属对管理者的信任会对管理者的领导效能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许多领导不会和下属成为朋友的原因是担心掺杂感情会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接着以“事实上”进行转折,说明在职场实力才是领导赢得尊敬和信任的关键。“实力”是文段的关键词,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B。
A项转折前的内容。C、D两项是转折后部分内容,起论述说明的作用,不能概括文段。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3题
3、【言语理解】密码学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相传古罗马名将凯撒为了防止敌方截获情报,便使用密码传送情报。凯撒的做法很________,就是为二十几个罗马字母建立一张对应表,如果不知道对应表,即使拿到情报也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致 前功尽弃
B:隐蔽 枉费心机
C:精妙 无所适从
D:简单 徒劳无功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就是”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与后文内容构成解释对应关系。作为密码学的萌芽,凯撒“为二十几个罗马字母建立一张对应表”的编码方式算不上“别致”也不够“隐蔽”“精妙”,“简单”更能描述其原始、稚嫩的特点。
第二空,“徒劳无功”指白费力气,没有成就或好处。填入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29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0题
4、【言语理解】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们都在试图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钱穆、钱钟书和陈寅恪的著作和传记成了畅销书。《顾准文集》、《顾准日记》________于市场,这个中国“市场经济第一人”、坚持学术自由的孤独者形象________了人们对于知识分子角色的期许。《傅雷家书》长达二十余年的畅销,成了________的“三字经”。浪漫骑士王小波横空出世,给这个日益保守的社会打开了一个叛逆的缺口。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充斥 符合 金玉良言
B:风靡 印证 字字珠玑
C:风行 满足 老少咸宜
D:充塞 引发 家喻户晓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充斥”意为充满(含厌恶意),用来形容《顾准文集》《顾准日记》,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
第二空,《顾准文集》《顾准日记》之所以畅销,缘于顾准其人“满足”了人们对于知识分子角色的期许,而不是“印证”或“引发”。
第三空,“老少咸宜”也符合“三字经”的特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5、【言语理解】(1)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借助于电子技术,人们 了多种“电子蛙眼”。
(2)如能 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
(3)国外已 一种人造卫星跟踪雷达系统,也是模仿鹰眼视觉原理的。
(4)不断改进这种电子蛙眼,并把它 雷达系统中,就可以准确的把预定要搜索的目标同其他物体分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研制出 投入使用 制成 运用到
B:制成 投入使用 研制出 运用到
C:制成 研制出 投入使用 运用到
D:研制出 运用到 制成 投入使用
正确答案:C
解析:观察选项可知,四项均由“制成”“研制出”“投入使用”“运用到”四个词语组成,只是顺序不同。前两句较难排除,可从(3)句入手。“制成”的对象一般为有实体的产品,不能为抽象的“系统”,排除A、D。B、C两项的区别在于(2)(3)句。(2)句,与(1)句的“制成”电子蛙眼呼应,此处应是展望“电子鹰眼”这种新产品,“研制出”更符合此语境 ,排除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6、【言语理解】黄河自1972年首次在山东省利津县断流,到1996年累计断流已达57次共682天。今年以来已经断流10次之多!往常断流多在5、6月份,而今年则于2月7日开始,首次断流为15天;1995年全年为122天,1996年全年为136天。1994年断流河段到达河南开封附近的陈桥,长达683公里,占下游河段总长的87%,断流使下游泥沙淤积日趋严重,郑州市以下780公里河床,每年增高近10厘米。入海口鱼类减少,沙化、盐碱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破坏,造成工农业损失约268亿元。
这段话最主要的意思是说:
A:自1972年以来,黄河山东段开始断流,以后日趋严重,经济损失大
B:自1994年以来,黄河断流河段占下游河段总长的87%,经济损失严重
C:自1972年以来,黄河断流现象日趋严重,已造成数百亿元的损失
D:自1972年以来,黄河断流严重,已严重影响工农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本段材料在结尾处强调的是工农业的损失达到268亿元,并没有说已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的发展,D项扩大了概念,排除。A项只说山东段断流,不全面。B项强调断流段所占比重,表述片面。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人们在传承传统春节精神的同时,能够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受当代新鲜事物和不同地域文化,使得年货消费展现出许多新特征。各地不尽相同的年味儿背后,是传统文化在不同层面的________呈现。年货消费趋势的转变,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人们在新时代主动选择的结果,展现了老传统与新文化________的发展趋势,承载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全新阐释。春节传统民俗融入现代元素和地域特色,定将绽放出新的________色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多元性 浑然一体 地域化
B:差异性 水乳交融 时代化
C:创新性 难分难解 现代化
D:继承性 相得益彰 商业化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各地不尽相同的年味儿背后”可知,年味儿背后是传统文化在不同层面的不同呈现,空缺处所填词语应表达不同之意。“创新性”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继承性”指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继承下来。两词填入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D。
第二空,由“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人们在新时代主动选择的结果”可知,空缺处应表示老传统与新文化相互融合之意。“浑然一体”指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其侧重不可分割、难以分开之意,而文中强调的是融合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A。“水乳交融”指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其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三空,“时代化”代入可与“融入现代元素和地域特色”相呼应。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位于中国古丝绸之路东道北段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近日出土17枚铜币,经鉴定为古丝绸之路遗留的“贵霜王朝”钱币。与中国汉朝同时代的中亚贵霜王朝,是兴起于中亚细亚的奴隶制国家,公元105至250年发展至鼎盛时期,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贵霜钱币是古丝绸之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一种钱币,采用希腊打压法制造,有金、银、铜等材质。钱币正面往往以文字、人物与图案设计并重。此前在楼兰遗址及和田地区曾出土数十枚贵霜钱币。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我国境内首次发掘出贵霜钱币
B:贵霜王朝兴起于公元一世纪左右
C:贵霜王朝曾参与古丝绸之路的贸易
D:贵霜钱币采用当时最流行的铸币技术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末句的“此前在楼兰遗址及和田地区曾出土数十枚贵霜钱币”可知,、“首次”说法错误。
B项,由“公元105至250年发展至鼎盛时期”可知,“兴起于”无法推知。
C项,由“贵霜钱币是古丝绸之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一种钱币”可推知。
D项,原文只是说“采用希腊打压法制造”,该方法是否为“当时最流行的铸币技术”无法推知。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9、【言语理解】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转贸易站楼兰极尽繁华。然而,这座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却于公元500年左右________在漫漫黄沙中。不少研究者将________楼兰文明的祸首归结为环境的急剧恶化。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逝 吞蚀
B:消失 吞噬
C:消融 吞没
D:消灭 蚕食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消融”侧重“融”,多用于冰雪的融化,排除C。“消灭”是多指主动的行为,这里“大都市”是被淹没,并不是主动的行为,排除D。
第二空,“吞蚀”侧重“蚀”,即腐蚀。“吞噬”侧重“噬”,即吞并。文段说的是研究者认为楼兰是被沙漠淹没,说的是被黄沙吞没,而非被腐蚀,排除A。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10、【言语理解】一项涉及67个国家的调查材料显示:在19个国家里,每4个人就有1个以上的人在挨饿,而且情况至今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21个国家的饥饿率在上升。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但是如果不算中国,饥饿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南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饥饿人群最集中的地方。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是:
A:20世纪90年代中国饥饿人口数量减少了
B:20世纪90年代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增加了
C:很多国家的饥饿率仍在上升
D:全球饥饿问题至今仍未被解决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但是如果不算中国,饥饿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可推知。
B项,由“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可知“增加了”说法错误。
C项,由“21个国家的饥饿率在上升”可推知。
D项,由“而且情况至今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可推知。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