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有研究人员认为,胶原蛋白保持皮肤年轻的说法并不科学,他们认为,皮肤得以保持年轻,应归功于表皮干细胞。哺乳动物的表皮细胞会持续更新,新细胞来源于表皮干细胞,这些干细胞会通过一种特定分化的多蛋白结构——半桥粒附着在基膜上。表皮干细胞会不断复制、分化,产生新细胞,取代受损的老细胞,这一更新有利于维持皮肤的年轻。因此,表皮干细胞的更新才是保持皮肤年轻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表皮干细胞的更新还需要其他化合物的促进
B:胶原蛋白对促进表皮干细胞的更新至关重要
C:表皮干细胞的再生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D:胶原蛋白的表达在不同干细胞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据:表皮干细胞会不断复制、分化,产生新细胞,取代受损的老细胞,这一更新有利于维持皮肤的年轻。题干结论:胶原蛋白保持皮肤年轻的说法并不科学,表皮干细胞的更新才是保持皮肤年轻的原因。
A项,指出表皮干细胞的更新还需要其他化合物的促进,与题干论证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胶原蛋白对促进表皮干细胞的更新至关重要,说明保持皮肤年轻的根本原因还是胶原蛋白,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指出表皮干细胞的再生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与题干论证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胶原蛋白的表达在不同干细胞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与题干论证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07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101题
2、【判断推理】摩擦物体:产生热量
A: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B:认识错误:改正缺点
C:刻苦勤奋:成绩优秀
D:嗜烟酗酒:损害健康
正确答案:D
解析:摩擦物体一定会产生热量。
A项,春天播种秋天不一定会收获,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认识错误也不一定改正缺点,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刻苦勤奋的人成绩不一定优秀,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嗜烟酗酒一定会损害健康,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3、【判断推理】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列不涉及印象管理的是:
A:崔经理经常通过和员工交流来判定公司是否正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B:小组工作计划进展不顺利,小陈觉得自己与这件事关系不大,就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经反对这一计划,但被否决了
C:当上级来视察时,组长小刘总是与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这常常会使上级觉得,小组所取得的成绩与小刘关系密切
D:小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他立即向经理表示歉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正确答案:A
解析:印象管理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A项,崔经理通过和员工交流来判定公司的发展情况,不存在影响印象的过程,不符合定义。
B项,小陈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反对这一计划,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老板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C项,上级来视察时小刘总是与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上级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D项,小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立即向经理表示歉意并做出解释,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经理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3题
4、【判断推理】某国人口总量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预计到2100年,该国人口总数将只有现在的一半。为此该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但到目前为止该国妇女平均只生育1.3个孩子,远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新的水平(2.07个)。因此有人认为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断?
A: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是一项长期国策,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
B:如果该国政府没有出台鼓励生育政策,该国儿童人口总数会比现在低很多
C:如果该国政府出台更加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就可以提高人口数量
D: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观点是“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A项,为目前的情况做出了一个合理解释,但并不能说明鼓励生育的政策就一定能起到作用,削弱程度有限。
B项,从反面说明该国政府实施的鼓励生育政策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直接削弱了题干论断。
C项,说明该国政府目前实行的鼓励生育政策确实没有达到效果,加强了题干论断。
D项,并未明确指出人口总数缓慢上升是实施鼓励生育政策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不能削弱题干论断。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5、【判断推理】广场:广场舞
A:校园:教学楼
B:厂房:流水线
C:电视:演唱会
D:公路:马拉松
正确答案:D
解析:广场舞是一种活动,一般在广场上进行。
A项,教学楼是校园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流水线是厂房里的一种生产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演唱会可以通过电视播放,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马拉松是一种活动,一般在公路上进行,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0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85题
6、【判断推理】勤奋:学习:进步
A:艰苦:创业:失败
B:鲁莽:说话:厌恶
C:喝酒:驾车:车祸
D:努力:工作:成功
正确答案:D
解析:通过勤奋学习可以获得进步。
A项,艰苦创业可能会失败,但失败是负面的结果,而题干中的进步是正面的结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说话鲁莽可能会被厌恶,但厌恶在这里是被动的关系,且是负面的结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喝酒后驾车可能会出车祸,但喝酒和驾车是两个动作,并没有修饰关系,且车祸是负面的结果,而题干中的勤奋和学习是修饰关系,进步是正面的结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通过努力工作可以获得成功。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7、【判断推理】风:风车:旋转
A:水:金鱼:游动
B:雷:闪电:暴雨
C:电:电车:行驶
D:火:木柴:燃烧
正确答案:C
解析:风为风车旋转提供动力。
A项,金鱼在水中游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雷、闪电、暴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电为电车行驶提供动力,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木柴遇火燃烧,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某次生物实践课上,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给出五种鲜花的图片,并依次编号为①~⑤号,然后要求学生说出其中任意两种花名。
小春说:“③号是茉莉花,②号是月季花。”
小华说:“④号是水仙花,②号是玉兰花。”
小秋说:“①号是水仙花,⑤号是杜鹃花。”
小实说:“④号是杜鹃花,③号是玉兰花。”
小夏说:“②号是茉莉花,⑤号是月季花。”
结果是他们每人只对了一半,根据以上条件下列正确的是:
A:①号是水仙花,②号是茉莉花
B:②号是玉兰花,③号是杜鹃花
C:③号是茉莉花,④号是杜鹃花
D:④号是月季花,⑤号是杜鹃花
正确答案:C
解析:小夏的前半句与小春的两个半句均不可能同时为真,由于小春对了一半,所以小夏的前半句假,后半句真,⑤号是月季花。小春的后半句假,前半句真,③号是茉莉花;进而由小实的话可知,④号是杜鹃花;由小秋的话可知,①号是水仙花;由小华的话可知,②号是玉兰花。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9、【判断推理】某天五个朋友聚会,其中一个人历数喝酒对身体的危害,并热心地劝告大家戒酒。他逐个询问说:“你现在戒酒了吗?”四个人的回答各不同。
请根据他们的回答,判断这四个人当中,谁没有违反这个推理隐含的前提?
A:我正准备戒酒
B:我已经戒酒啦
C:我从来不喝酒
D:我特别喜欢喝酒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问题“你现在戒酒了吗?”隐含的前提是“你喝酒且现在仍在喝酒”。
A项,正准备戒酒,说明回答的人以前喝酒现在仍在喝酒,没有违反隐含前提。
B项,已经戒酒了,说明现在没有喝酒,违反了隐含前提。
C项,从来不喝酒,说明以前和现在都不喝酒,也违反可隐含的前提。
D项,根据喜欢喝酒无法判断是否喝酒,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10、【判断推理】析数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利用数学上相加或相乘等关系,把一个数有目的地进行拆分的一种修辞手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使用析数的是:
A: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B: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C:读尽文章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D: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正确答案:A
解析:析数定义的关键信息:利用数学上相加或相乘等关系,把一个数有目的地进行拆分。
A项,“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的意思是,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到一曲《何满子》,两行泪珠洒落在君王面前。其中距离“三千里”、时间“二十年”均为直接叙述,并未体现利用数学上相加或相乘等关系,把一个数有目的地进行拆分,不符合定义。
B项,“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的意思是,月亮像蛾眉和玉钩一样,被珠帘挡在了窗外,透不进琐窗里。每月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正圆,我与君虽相隔千里,却能沐浴在同一片月光里。其中利用了数学上相乘的关系,将十五、十六分别拆分为三五和二八,符合定义。
C项,“读尽文章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的意思是,一生读了很多的书,到老年的时候才获得官职。媒人提亲的时候问到我的年纪,我回答四十年前三十三岁。其中利用了数学上相加的关系,将七十三拆分为四十和三十三,符合定义。
D项,“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的意思是,江陵距离扬州有三千三百里。已经行走了一千三百里,还剩下两千里路。其中利用了数学上相加的关系,将三千三百拆分为一千三百和二千,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8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