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体积不变的木桶,先放满小砾石,大石块很难再搁下;如果换个顺序,小砾石就能填满石块间的缝隙。物理空间内的闪转腾挪,和时间管理颇有相通之处。所谓掌握时间的主动权,就是轻重缓急安排得当,大事小情统筹兼顾。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时间管理的意义
B:推进各项工作,应善于利用时间
C:抓大放小,有利于时间的合理安排
D:只有掌握时间主动权,才能统筹兼顾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通过一个木桶中放置大石块和小砾石的实验引出时间管理这一话题,并指出掌握时间的主动权,就是轻重缓急安排得当,大事小情统筹兼顾。只有B项强调了要善于利用时间,当选。
A项的“意义”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抓大放小”与文段的“大事小情统筹兼顾”不符,排除;D项把“掌握时间的主动权”作为“统筹兼顾”的必要条件,而文段说的是“所谓掌握时间的主动权,就是……统筹兼顾”,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文风之“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________。华丽的语言常常被用来掩饰思想的贫乏。二是________。“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三是________。“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文风上是不是注重、能不能做到“简”,意义更为重大,它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和能不能有效实施领导。
将以下三句分别填入上文的画线部分,最恰当的顺序是:
①简单生动,就是用形象的语言说明抽象的道理
②简朴深刻,就是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
③言简意赅,就是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完备的思想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与“华丽的语言”相对,“朴实的语言”填入最恰当;第二空,与“一句话”“万卷书”的数量相对,“言简意赅”填入最恰当;第三空填入“简单生动……”,契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3、【言语理解】89.在我国,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五大节日之一,其核心的文化内涵是“祝愿社会和谐进步和家庭团圆幸福”。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商业化将中秋节演变成了“月饼节”,“月饼越做越大,文化意义却越来越少”。
以下哪项是这段文字最有可能支持的观点?
A:传统文化不能作为经济资源加以利用
B:要挖掘和创新传统文化内涵,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C: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所蕴藏的巨大商机
D:商业活动应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主要讲的是中秋节的商业化使得其文化内涵缺失,沦为浅薄的“月饼节”,故题干最可能支持的观点是要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B项与此表述一致。题干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节日背景下的商业活动,A项错误。题干只是说在传统节日商业化的同时要不忘弘扬传统文化,并不代表商业活动均要以此为目的,D项错误。C项与题干观点相违背。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正如想象的那样,性格外向的人喜欢“贵一些”的通信方式。例如打电话和发送即时信息,因为这种方式回复起来一般都比较快,心理学家称之为“同步性”。热情奔放、生性大胆的人也会选择这些方式。性格内向和容易紧张的人则比较喜欢电子邮件,因为这种方式他们比较好把握,知道应该说什么,什么时候应该说。电子邮件是最便宜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有一点,电子邮件能让你的交流速度慢5倍。
对这段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贵一些”的通信方式是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为性格外向者喜欢
B:性格外向、热情奔放、生性大胆的人通常会拒绝电子邮件的通信交流方式
C:因为电子邮件的交流速度要相对慢5倍,适合情感和反应迟缓的性格内向者
D:电子邮件让交流者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酝酿及表达,能让人们更好把握交流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文段提到因为“贵一些”的通讯方式回复起来一般都比较快,所以受到性格外向者的喜欢, “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属无中生有。
B项,文段只提到性格外向者喜欢“贵一些”的通讯方式,但他们对于电子邮件的通讯交流方式的态度无从知晓。
C项,由原文可知因为电子邮件让性格内向者比较好把握,知道应该说什么,什么时候应该说,所以受到性格内向者的喜欢,但情感和反应迟缓并不是性格内向者具备的特点。
D项,由“性格内向和容易紧张的人则比较喜欢电子邮件,因为这种方式他们比较好把握,知道应该说什么,什么时候应该说”可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5、【言语理解】“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是曾经的海洋梦想“老三样”,这个梦想也只是在21世纪初才得以________实现。但限于当时的能力,主要做的是海洋的表面文章,对于海面之下隐藏的深海神秘世界,则只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完整 浅尝辄止
B:部分 走马观花
C:彻底 浮光掠影
D:具体 蜻蜓点水
正确答案:A
解析:由“但限于当时的能力,主要做的是海洋的表面文章”可知,21世纪初我国已经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海洋梦想,因此第一空填“部分”“具体”不恰当。
第二空,由“表面文章”和“则只是”可知,我国对深海神秘世界的探索远远不足。“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A项“浅尝辄止”准确地描述了深海探索不足的现状,当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6、【言语理解】英国是个小国,但却是吸引全球投资资金流第二多的国家。这不仅仅因为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更因为很多投资人视英国为通往欧洲大陆的一扇大门。公投结果使得将来英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关系________,而整个退欧谈判过程将至少需要2年,在这一期间所造成的各种不稳定性难以预计。因此,那些英国最大的投资国,在未来各种贸易关系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可能会________对英投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错综复杂 削减
B:盘根错节 删减
C:扑朔迷离 减少
D:蛇蟠蚓结 缩减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在未来各种贸易关系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含“不明朗”之意。“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盘根错节”比喻事情纷难复杂。两者都强调情况复杂,不能强调不明朗,排除A、B。“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符合文意,填入恰当。“蛇蟠蚓结”较为生僻,比喻相互勾结,如果不了解词义,可从通过第二空确定答案。
第二空,“缩减”常与“规模”搭配,与“投资”搭配不当,排除D。“减少投资”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阿里路在道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怪异的化石牙齿,非常兴奋,却始终认不出是属于哪种动物的。
B:书的封面上栩栩如生地印着青铜制品,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C:一家加工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中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D:中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不搞扩军备战,致力于维护本地区和全世界和平。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中“化石牙齿”语序不当,应为“牙齿化石”;“却始终认不出是属于那种动物的”,“是”缺主语。B项“上面”指代不明,是指“书的封面上面”还是“青铜制品上面”不明确。C项“大量减产和绝产”,连词“和”使用不当,因为二者不是并列关系,应改为“大量减产甚至绝产”。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作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是序贯发生,参与者轮流出招;第二种方式是同时发生,参与者同时出招。但是不论如何,每个人必须明白这个博弈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积极参与者,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团体协作
B:博弈的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制约
C:博弈中每一步的结果都直接影响全局
D:博弈过程中要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中“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
由文段中“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并不能推出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48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8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
9、【言语理解】①可以说,手术同意书的签署过程,是一次医疗实践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医患沟通环节
②主要的意义在于,要使医生养成对患者高度负责、保护患者健康和生命的工作作风,在临床实践中尽力避免医疗伤害
③在医学伦理中,知情同意权的本质,体现在尊重原则与不伤害原则
④患者在充分知悉相关信息之后,有权就自己的疾病如何处置做出理性的决定
⑤在尊重原则中,除了对患者生命价值的尊重外,更主要的其实是尊重患者的医疗自主权
⑥而不伤害原则的意思,并不是要求医生在所有的医疗行为中避免一切医源性的伤害,这样的要求在当下不太现实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⑥②⑤④
B:③④⑥②①⑤
C:①②③⑤④⑥
D:③⑤④⑥②①
正确答案:D
解析:③中提到“尊重原则和不伤害原则”,⑤说“在尊重原则中”,⑥中说“而不伤害原则”,故③在⑤⑥之前,且⑥在⑤之后,排除A、B。分析可知,②说的是不伤害原则的意义,故②应在⑥之后,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9题
10、【言语理解】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各家往往以早期记载的五帝、三代作为理想标准,衡量各诸侯国的治理效果。孔子欲恢复周礼,表明他心目中是认可周代文武之治的。荀子反对孟子言必称三代、盲目崇拜先王的历史观,而大讲“法后王”,认为今胜于古。汉代儒家的古今观主要是秉承了孔、孟先师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是古非今论,而东汉前期思想家王充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汉盛于周”的历史发展标准。宋代以后,又多了个汉唐评价标准。到底三代与汉唐孰优孰劣,人们也辩论不已。其实,争议背后的实质是用什么样的模本看待当时的治理成效。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列举各家治理方案的主要差异
B:阐述各家对治国效果的评价依据
C:表明古代治国思想的历史借鉴
D:叙述了国家治理理念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列举了不同朝代各家对治国效果的衡量标准,包括最早的五帝、三代标准,汉代的“汉盛于周”标准,宋代的汉唐标准等。关于不同标准的优劣虽有争议,但背后的实质都是用什么样的模本看待当时的治理成效。选项中与“标准”有关的只有B项的“依据”。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3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