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有了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人们是否就可以不用再学如何开车了?恐怕还没那么简单。尽管现在的汽车在纯自动驾驶系统控制下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已经只有人工驾驶的百分之一,但A国相关部门依然否决了纯自动驾驶汽车上市的申请。
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是A国相关部门做出否决的原因?
A:纯自动驾驶状态下发生交通事故的主体责任难以认定
B:再高明的计算机系统也无法代替人进行伦理判断,而交通环境中却有可能面临是撞人还是撞车这样的选择困境
C:提高汽车驾驶技术考核要求,并加强宣传良好驾驶习惯,也能够降低交通意外事故概率
D:纯自动驾驶汽车上市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冲击巨大,会影响本国汽车产业链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矛盾:在纯自动驾驶系统控制下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已经只有人工驾驶的百分之一,但A国相关部门依然否决了纯自动驾驶汽车上市的申请。
A项,主体责任难以认定,体现了纯自动驾驶系统可能导致的问题,可以解释。
B项,无法代替人进行伦理判断,体现了纯自动驾驶系统自身的不足,可以解释。
C项,提高要求和加强宣传可以降低交通意外事故概率,但这并不能否认纯自动驾驶汽车的优势,无法解释。
D项,影响本国汽车产业链,体现了纯自动驾驶系统对本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解释。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2、【判断推理】某单位员工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其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绩效工资。在今年4月份,该单位第一项目组所有员工的绩效工资均高于第二项目组员工的最高绩效工资,但是该单位本月绩效工资最高的员工并不在第一项目组。
由此可以推出:
A:该单位领导的绩效工资最高
B:该单位其他项目组有些员工的绩效工资没有第一、第二项目组的平均绩效工资高
C:该单位有些员工既不属于第一项目组也不属于第二项目组
D:第二项目组的平均绩效工资低于单位的平均绩效工资
正确答案:C
解析:由“该单位本月绩效工资最高的员工并不在第一项目组”可知该员工绩效工资大于第一项目组所有的人,再由“第一项目组所有员工的绩效工资均高于第二项目组员工的最高绩效工资”可知,该员工工资大于第二项目组所有人。故该员工既不属于第一项目组,也不属于第二项目组,进而可推出C项正确。
A项,题干未提及单位领导的绩效工资情况,不能推出。
B、D两项,都推不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3、【判断推理】生态入侵是指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从而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入侵的是:
A:某地发生大面积放射性核素泄漏,使某种植物发生变异,其繁殖力超强,逐渐取代了该地域内的其他植物
B:某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当将试验用的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
C: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花朵艳丽,曾经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引进,致使云南滇池因为凤眼莲的疯狂蔓延而鱼虾绝迹
D:美国科学家将从我国引进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现已彻底取代了美国传统大豆
正确答案:C
解析:生态入侵的定义要点:①把某种生物带入;②生物种群不断扩大;③危害当地的生产与生活;④改变生态环境。
A项,放射性核素泄露使得某物种发生变异,即该物种是当地原本就有的,并非外来的,不符合要点①。
B项,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并未体现改变生态环境,不符合要点④。
C项,南美洲凤眼莲被我国引进体现了要点①,凤眼莲疯狂蔓延体现了要点②,云南滇池鱼虾绝迹体现了要点③④,属于生态入侵。
D项,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并未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某国际组织针对多边协定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多边协定通过减少国际贸易的繁文缛节将显著降低贸易成本。其中,发达国家的贸易成本将降低10%,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成本将降低13%~15.5%。而全球贸易成本每降低1%,将为全球经济带来超过40亿美元的收入。该组织分析认为,多边协定的签署将极大地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组织的分析结果?
A:协定签署后,全球贸易量在近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B:所签署的多边协定,并未在大多数国家中得到实施
C: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成本无法得知全球的贸易成本
D: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贸易成本降低的比例不一致,将影响全球贸易成本的降低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多边协定的签署将极大地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论据:多边协定通过减少国际贸易的繁文缛节将显著降低贸易成本。其中,发达国家的贸易成本将降低10%,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成本将降低13%~15.5%。而全球贸易成本每降低1%,将为全球经济带来超过40亿美元的收入。
A项,全球贸易量在近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只能说明近期没有变化,但长期是否会有变化不确定,属于不明确项。
B项,说明协定虽然签署,但并未实施,因此无法达到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效果,直接削弱了题干。
C项,全球的贸易成本与全球贸易成本降低可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无关,属于无关项。
D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成本降低与全球贸易成本降低之间的关系,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5、【判断推理】母语迁移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者消极干扰的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母语迁移的是:
A:日韩两国的文字中含有大量汉字,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是其发展的渊源
B:甲五岁随父母移居国外,长大后已经完全不会使用母语表达
C:英国人乙学习中文时在量词的掌握上感到特别困难
D:丙在双语环境中成长,在生活和学习中均能用两种语言熟练表达
正确答案:C
解析:母语迁移定义的关键信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
A项,日韩两国的文字中含有大量的汉字,是因为中国文化是其发展的渊源,而和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没有关系,不符合定义。
B项,长期在国外生活导致甲不会使用母语表达,没有体现母语的使用习惯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不符合定义。
C项,乙的母语是英语,学习的中文是第二语言,由于英语和中文在量词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其在学习中文时特别困难,符合定义。
D项,丙在双语环境中成长,两种语言都能熟练表达,没有体现母语的使用习惯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6、【判断推理】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借款人必须提供担保。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贷款本息的,贷款人有权依法处理其抵押物或质物,或由保证人承担偿还本息的连带责任。小黄用自己的一套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了40万元,小王为保证人。
据此,可以推出:
A:如果没有小王作为保证人,小黄向银行贷款不能超过40万元
B:如果银行没有要求小王偿还本息,小黄一定到期偿还了贷款本息
C:如果到期小黄不能偿还贷款本息,那么银行就会拍卖小黄的抵押房产
D:如果到期小黄不能偿还贷款本息,那么银行可能要求小王偿还本息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如果没有小王作为保证人,小黄可以请其他人作为保证人,同样可以贷款,因此该项错误。
B项,如果银行没有要求小王偿还本息,还可能是因为依法处理了小黄的房产,因此该项错误。
C项,由于依法处理抵押物和保证人承担偿还本息之间是“或”的关系,因此该项错误。
D项,由于依法处理抵押物和保证人承担偿还本息之间是“或”的关系,该项说的是可能的情况,因此该项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9题
7、【判断推理】甲、乙两份报纸的编辑部,都有专门校对文稿的工作人员。去年,甲报纸出现了一些文字错误,而乙报纸没有文字错误。因此,在去年的校对工作中,乙报纸的校稿员比甲报纸的校稿员的工作更有成效。
以上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A:乙报纸校稿员的工作时间比甲报纸校稿员长
B:甲报纸收到的稿件存在文字错误的数量不比乙报纸少
C:甲报纸每期的版面数量比乙报纸少
D:文字错误出现的数量是评价该校稿员工作成效的标准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论证主线为:甲报纸出现文字错误而乙报纸没有出现→乙报纸的校稿员比甲报纸的校稿员工作更有成效。题干存在的跳跃概念为:“出现文字错误”、“工作成效”,首先考虑建立跳跃概念的联系。
A项,甲乙报纸校稿员工作时间长短的对比,不能说明其工作成效的高低,二者无直接联系,不是题干论证必需的假设,排除。
B项,要想保证题干推论成立,需要保障的是甲报纸收到的稿件中存在的错误数量不比乙报纸多,而不是不比乙报纸少,否则当甲报纸收到的稿件中存在的错误数量更多时,甲报纸出现文字错误可能是因为稿件中本身存在的错误数量更多,此时就削弱了题干论证,不是题干论证的必需假设,排除。
C项,甲乙报纸版面数量多少的对比,不能说明甲乙报纸文字数量的多少,进而不能通过甲乙报纸存在文字错误的多少去判断工作成效的高低,不是题干论证的必需假设,排除。
D项,建立了“文字错误出现的数量”和“评价校稿员工作成效”之间的联系,是题干论证必需的假设,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8、【判断推理】讲师:副教授:教授
A:硕士:博士:助教
B: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C:教授:研究员:院士
D:管理员:馆员:研究馆员
正确答案:B
解析:讲师、副教授、教授是教师职称由低到高的顺序。
A项,助教的学位未必比博士的学位高,该项并非学位由低到高的顺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是学位由低到高的顺序,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研究员的职称未必比教授的职称高,该项并非职称由低到高的顺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馆员、研究馆员分别是图书、资料专业人员的中级、高级职务名称,但管理员并非图书、资料专业人员的职务名称,该项并非职称由低到高的顺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9题
9、【判断推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是因为:
A: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能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关,并非所要寻找的原因,排除。
B项,“三个代表”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关,并非所要寻找的原因,排除。
C项,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坚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该项正确,是所要寻找的原因。
D项,“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关,并非所要寻找的原因,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10、【判断推理】德国和瑞士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进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A:快餐巨头常在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并没有影响快餐销量
B:红色易使人产生紧张感,暴饮暴食是人在紧张时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C:试验表明,使用红色水杯者比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44%
D:红色预示着不安和担忧,人们看到红色餐具会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论据: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进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
A项,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与红色餐具影响人们的食量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红色会使人产生紧张感,而使精神放松的一种方式就是暴饮暴食,即红色会使人暴饮暴食,而不会降低食欲,可以质疑。
C项,使用红色水杯者比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说明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量,加强了题干论断,不能质疑。
D项,红色餐具会让人们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说明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量,加强了题干论断,不能质疑。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04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9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