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在地面装备中,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军用无人地面车辆、机器人、混合电动战车等。对使用油电混合驱动的地面战车来说,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源不仅可以降低油耗,减少后勤负担,还可以提高战术车辆的机动力和生存能力。目前,多国军队都加大了混合电驱动战车、无人地面车辆、地面机器人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研发力度。不过,对大型地面装备来说,锂离子电池功率偏弱是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未来还需要继续研发高比功率、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满足地面装备的任务需求。
根据这段文字,锂离子电池:
A:
在军事应用中具有广泛适用性
B:
在大型装备应用方面存在不足
C:
被各国作为新型电池大力发展
D:
是未来战场动力源的发展方向
正确答案:B
解析:
A项无中生有,文段说的是“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军用无人地面车辆、机器人、混合电动战车等”,并未说明锂离子电池在军事应用中具有广泛适用性。B项说法正确,可由“不过,对大型地面装备来说,锂离子电池功率偏弱是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主要因素”推断出来。C项说法错误,文段说的是“多国军队都加大了混合电驱动战车、无人地面车辆、地面机器人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研发力度”,而非“被各国作为新型电池大力发展”。D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说明锂离子电池是未来战场动力源的发展方向。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45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50题
2、【言语理解】有人比喻,城市规划如一部交响乐,倘若指挥不当,“独奏”互相掣肘,就会引发混乱。一旦缺乏空间、规模、产业的统筹,失去了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整合,城市就会失去秩序。不同城市之间的规划,如果跳不出一亩三分地,区域就难以优势互补,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不同的城市规划需要突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优势
B:城市规划必须科学统筹
C:城市的秩序建立在合理的规划之上
D:城市之间需要资源整合、产业统筹与优势互补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引出“城市规划”的话题,并以交响乐类比,强调城市规划必须科学合理;然后分别从城市内部的规划和不同城市间的规划两个层面论述了“统筹”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B项正确。A、C两项未提到“统筹”;D项未提到“城市规划”,均不如B项切中主题,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3、【言语理解】禾苗干了,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就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不能太足,充得太足就会爆炸。生命短暂,需要关爱,爱不能太多,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教育固然需要慈母般的温存,也应当来点严父般的“狠心”;温室中的幼苗鲜嫩可爱,烈日下的万物更加茁壮。
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
A:幼苗和万物
B:生命
C:哲理
D:教育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由给禾苗浇水、给车胎充气的例子,引出生命中爱不能太多的观点。正是基于此,对于生命的教育才不仅需要关爱,也需要让其去接受一些磨砺和考验。由此可见,文段的中心议题是教育问题。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题
4、【言语理解】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理想信方术,不敬人民敬“大师”,精神极度空虚;有的把共产主义看成________的海市蜃楼,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思想消极颓废;有的把西方三权分立、多党制那一套奉为________,价值观发生偏差,等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无缥缈 圭臬
B:虚无缥缈 圭璋
C:虚妄不实 圭璧
D:虚实相生 圭角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应能描述“海市蜃楼”的特点。“虚无缥缈”形容虚幻渺茫、不可捉摸,描述海市蜃楼恰当。“虚妄不实”指没有事实根据,侧重强调事情的可信度;“虚实相生”指文学作品的一种表现手法,多用于绘画、诗歌等意境的描写。C、D两项修饰“海市蜃楼”均不恰当,排除。
第二空,由句意知,有的人是将西方三权分立、多党制奉为了法则。“圭璋”指贵重的玉制礼器;比喻高尚的品德。与句意不符,排除B。“圭臬”原指测量土地的仪器,后引申为某种事物的标尺、准则和法度,符合句意,且“奉为圭臬”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
5、【言语理解】我们总以为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事实上是这样的吗?不是,多数人掌握的是舆论。当真理被发现之前,公众有谁会掌握呢?而一旦被有识之士发现了,又有几个人能很快接受呢?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证明自由落体速度与质量无关前,谁又不是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落得快呢?一旦大家接受了伽利略的观点,就形成了公众的舆论,所以,舆论包含有真理和谬论的双重成分。真理总是在不断地被少数有识之士发现,进而推广为公众舆论,从而掌握到多数人手里,因此,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公众舆论是真理生根发芽的土壤
B:真理演变为舆论的过程是曲折而又漫长的
C:社会公众只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和推广者
D:“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阻碍了真理的诞生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说明真理并不掌握在多数人手里,接着不断提出反问,层层递进,并以伽利略的故事为例,指出真理总是在被少数人发现之后进而推广为公众舆论,从而被大多数人接受。因此文段主要说的是作为多数人的社会公众并不是真理的发现者,而只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和推广者。A项无法推出,真理是被少数有识之士发现的,并非由舆论产生;D项过度引申,“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文段未涉及;C项与首句设问照应,比B项衔接更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有着 地域特色风格的蜡染布料服装如今的销售势头较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丰富
B:浓厚
C:浓郁
D:深厚
正确答案:C
解析:“丰富”如用在此句中表示的应是多个地域的风格,不符合语境。“深厚”与后面内容不搭配。浓郁更能强调地域特色的鲜明与生动性,用在句中更合适,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一层或若干层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笼状“纤维”,内部是空的,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米。比重只有钢的六分之一,而强度却是钢的一百倍。轻而柔软又非常结实的材料,是做防弹背心的最佳选择。如果用碳纳米管做出绳索,是从月球上挂到地球表面而唯一不被自身重量所拉断的绳索。如果用它做成地球—月球乘人的电梯,人们在月球定居就很容易了。
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A:奇妙的碳纳米管
B:碳纳米管的功用
C:最轻的月梯
D:神奇的“纤维”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特点——轻而柔软,又非常结实。基于此,碳纳米管是做防弹背心的最佳选择,且可被用作连接地球与月球的绳索、电梯的材料。
作为一篇说明文,论述对象“碳纳米管”应在标题中有所体现,排除C、D。B项的“功用”概括不全面,未突出碳纳米管有别于其他材料的独特之处,故不如A项作为标题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
8、【言语理解】①影响生物寿命最关键的因素是基因
②同种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类似的
③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积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④环境可以决定相关基因是否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否,又会影响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此控制生物的寿命
⑤在这个前提下,个体的寿命则由环境决定
⑥生物的寿命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遗传物质是基础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⑥③⑤
B:④⑤③②⑥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⑥①③②⑤④
正确答案:D
解析:⑥提出生物寿命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观点,其他句子均围绕“遗传物质”和“环境”两个方面具体展开,故⑥应为首句,只有D项符合。验证D项顺序,⑥提出决定生物寿命的两方面因素,①③②三句论述遗传物质即基因的影响,⑤④两句论述环境的影响,文段构成总分结构,逻辑通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9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9题
9、【言语理解】没有18世纪的蒸汽机和纺织机,也就没有工业革命;没有19世纪的电气技术和汽车,没有20世纪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生物制药、互联网,也就没有今天众多的新产业和极大丰富的产品。但是,21世纪的智能化手机能和蒸汽机、汽车相比吗?今天的很多技术虽然改变了生活方式,但没有带来新的动力和产业的巨变;许多高科技公司虽然抢眼风光,但对经济的实际影响并不像社会关注的那么大。我们面对的不单单是金融危机,其实也是一场产业危机和创新性危机。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
A:对创新性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警惕
B:对新技术革命不如传统技术的遗憾
C:对缺乏提振经济的重大创新的忧虑
D:对产业发展缺乏革命性创新的批评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列举了曾经的创新成果对产业革新的意义;然后以“但是”转折,引出当今创新成果的不足——只是改变了生活方式,没有带来新的动力和产业的巨变;末句以“我们面对的不单单是金融危机,其实也是一场产业危机和创新性危机”进一步强调了当今创新成果不能革新整个产业这一危机。
A项强加因果,与末句不相符,排除。B项,文段重点并非对比新旧技术,而是由曾经的革命性创新成果所产生的意义引出当下创新成果的不足,排除。C、D两项都与文段转折后的意思一致,但文段“今天的很多技术虽然改变了生活方式,但没有带来新的动力和产业的巨变”等处是说,当今的创新成果不能革新产业发展。D项“产业发展缺乏革命性创新”与此对应,正确;C项“提振经济”缩小了范畴,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54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8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2题
10、【言语理解】蜗牛参加了很多次动物运动会,成绩如下:跳高,零;跳远,不到一厘米;短跑,一小时一米;马拉松,到了下一届运动会开幕还没跑完,结果每次都没有得奖。今年,蜗牛参加了攀岩比赛,它速度不快,但却登上了顶峰,获得了冠军。
与这个故事寓意最相符的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列举了蜗牛参加跳高、跳远、短跑以及马拉松比赛均惨败的往事,接着爆出蜗牛今年参加攀岩比赛获得冠军的新闻。两种不同的结果表明蜗牛虽然在跳高、跳远、短跑以及长跑上处于劣势,但在攀岩这方面却具有独特的优势。由此可得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换言之即“天生我材必有用”,故本题选A。
B项说的是积累的作用、D项强调的是不完美很正常,两项明显不合文意,排除。C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强调的是一种坚持,而文段中没有体现坚持,故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6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