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移位不同于易位。只要当本来应该出现在原型结构中某个位置的成分离开原来的位置,跑到结构中其他位置上去了,就是移位,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当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而易位则是话语中临时追加或补正造成的,易位后的成分不能再分析为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移位的是:
A:一只羊跑了→跑了一只羊
B:大伙笑得肚子都疼了→肚子都疼了,大伙笑得
C:他大概到家了吧→到家了吧,他大概
D:这地方太美了→太美了,这地方
正确答案:A
解析:移位定义的关键信息: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当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
A项,“一只羊”发生了移位,从主语的位置跑到了宾语的位置,仍能充当句法成分,符合移位的定义。
B项,“大伙笑得”位置发生变化后,变成了临时追加的内容,不能再分析为原句子结构的句法成分,不属于移位,而是易位。
C项,“他大概”位置发生变化后,变成了临时追加的内容,不能再分析为原句子结构的句法成分,不属于移位,而是易位。
D项,“这地方”位置发生变化后,变成了临时追加的内容,不能再分析为原句子结构的句法成分,不属于移位,而是易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福建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8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9题,201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5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5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5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6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4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2、【判断推理】平邮:快递
A:经济舱:头等舱
B:普快列车:高铁
C:短信:微信
D:信件:传真
正确答案:B
解析:平邮和快递都是一种邮寄方式,且快递比平邮快。
A项,头等舱和经济舱是同一飞机的两种座位,且二者不存在速度的差异,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普通列车和高铁都是出行工具,且高铁比普快列车速度快,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短信和微信都是一种通信方式,但二者的速度无法比较,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信件是指书信和递送的文件、印刷品;传真是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信方式,二者是两种不同的传递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3题
3、【判断推理】教育:方法
A:重力:向下
B:公文:格式
C:回声:悠长
D:太阳:光明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方法,偏正结构短语。
A项,重力具有向下的特点,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公文格式,偏正结构短语。
C项,回声悠长为主谓结构,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太阳可以带来光明,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4、【判断推理】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下列属于社会流动的是:
①一名在四川工作的国家公务员去西双版纳旅游。
②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志担任云南省丽江市副市长。
③一名蹬三轮车的工人被招进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④一名工人为节省上班途中时间调换到另一单位工作。
⑤张某结婚后迁居另一座城市。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正确答案:A
解析:社会流动的定义要点:①社会结构空间中;②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①去旅游不符合定义要点①②,不属于社会流动。
②央视主持人去丽江担任副市长、③三轮车工人去高校攻读硕士、④工人调换到另一个工作单位都符合定义,属于社会流动。
⑤是地理区域的转移,没有发生地位的移动,不符合定义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5、【判断推理】好意施惠是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关系。
下列不属于好意施惠关系的是:
A:甲看到行动不便的盲人乙在过马路,主动过去帮助乙通过了马路
B:丙驾驶摩托车经过丁婆婆身边,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然后把丁婆婆送到了目的地而未收取费用
C:吴某在其便利店中帮人收取快递并保管三天,收取1元的手续费
D:何某看到邻居张某离开家没有锁门,于是帮张某把门锁好
正确答案:C
解析:好意施惠定义的要点:①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②一方基于道德风尚使另一方受恩惠。
A项,主动帮助盲人过马路属于好意施惠。
B项,送丁婆婆回家也属于好意施惠。
C项,吴某收取了手续费,不符合要点①②,不属于好意施惠。
D项,帮邻居锁门也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77题
6、【判断推理】一组随机挑选出来的人看了一位演讲者给一群人数较多且注意力集中的观众做关于环境道德的讲座,另一组随机挑选出来的人看了同一位演讲者以同样方式给一群不太专心、人数较少的听众做相同的讲座,前一组人认为演讲者思考深入、自信;后一组人认为演讲者表达模糊、冗长。
上述材料最好的反驳了以下说法中的:
A:同样的社会行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给不同人的感受可能很不一样
B:随机选出的一批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认识可能达成一致
C:一个听众对演讲者发言的评论可能受到其他人的态度的影响
D:人们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他的谈话内容和说话方式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给出了两组对比实验,演讲的主体、内容和方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一部分观众人数多且注意力集中,一部分观众人数少且不太专心;结果是两组随机抽取的人对演讲者的评价相差很大。
A项,“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实验内容无关,材料无法反驳此说法。
B项,“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也与实验内容无关,因此题干不能反驳此观点。
C项,“听众的评论会受他人态度的影响”,题干支持了这一说法。
D项,“人们对演讲者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它的谈话内容和说话方式”,说明其它观众的态度对评价的影响不大,显是对D项的有力反驳。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7、【判断推理】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多次打骂妻子,不给治病,这就是虐待行为:如果是虐待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如果是犯罪行为,就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张三多次打骂妻子,不给妻子治病。
由此可以推出:
A:张三不打骂妻子,给其治病就是好丈夫
B:张三没有虐待行为就没有犯罪
C:张三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D:张三的行为属于虐待行为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条件等值于:多次打骂妻子,不给治病→虐待行为→犯罪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
A项,是否是好丈夫由题干无法推出。
B项,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不能推出。
C项,由题干能推出的是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不是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D项,可由题干直接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8、【判断推理】颓废:奋发
A:厌恨:发怒
B:爱戴:憎恨
C:恋爱:分手
D:隐藏:发现
正确答案:B
解析:颓废和奋发是一对反义词;爱戴和憎恨是一对反义词。隐藏的反义词应该是暴露而不是发现。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9、【判断推理】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履行前,按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他代替物。
以下属于定金的是:
A:甲与乙(房东)于6月5日签订租房协议(月租金500元)。该协议将于6月10日生效,乙要求甲先交100元钱,如甲不能履行合同,将不予退还
B:小张今年考入大学,通知书上写明,须先交纳学费5000元,才能办理入学手续
C:甲欲向乙借款1000元,甲的好友丙将自己价值1000元的相机留给乙作为担保
D:小王近日签了一份购房合同,在合同条款中规定,首付10万现金,剩余10万元于办理产权证书时一并交清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并没有订立合同;C项1000元的相机是在合同履行时交付给乙作为担保的,不属于定金;D项10万现金属于首付,也是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交付的,不属于定金。只有A项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例外原则:是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保留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控制权。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例外原则的是:
A:某公司的董事长主要负责公司内的一切事务,而总经理则负责维护跟合作单位的关系
B:某公司的报账制度中,500元以下的都由部门经理审批,5000元以上的需要总经理审批
C:某管理中心的兼职人员和专职人员的确定,总经理才有决定权
D:
在每周的例会上,各中层管理人员都要将本周工作总结和下周工作计划向总经理汇报
正确答案:B
解析:例外原则的定义要点是: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处理,自己只保留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控制权。A、D两项都不符合把一般日常事务交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C项总经理拥有人员的决定权,并没有体现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负责处理,故也不符合定义;只有B项属于例外原则。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