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一个体系中的各种制度具有战略互补性,某一项或几项制度发生变革,其他的制度要么进行相应的变化,要么就会与新制度难以配合,对新制度的实施产生阻碍。因此,制度变革本质上就应该是整体推进的,虽然在事实上可以分步进行,否则,就会存在巨大的制度运行成本。
下列对文意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种制度之间具有战略互补性
B:实施新制度往往有阻碍
C:制度变革应整体上推进,可分步实施
D:实施新制度运行成本巨大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由一个体系中各种制度之间的战略互补性,推出制度变革的规律,即“因此”之后的内容,说明制度变革本质上应该是整体推进的,虽然在事实上可以分步进行。C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概括。A、B两项非文段重点所在,排除;由文段末句“制度变革本质上就应该是整体推进的……就会存在巨大的制度运行成本”可知,D项“实施新制度”与此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题
2、【言语理解】每年冬天,当向南迁徙的鸟儿飞过英国的大地时,许多爱鸟人都会在庭院里抛撒种子和燕麦,希望可以帮助鸟群获得足够的能量。但这种做法使10%的黑顶林莺改变了传统的迁徙路线,它们由从德国南部和奥地利飞往西南方向的西班牙转而飞向西北方的英国,在那里依赖爱鸟人的供养生存。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人的行为会影响动物的习性
B:爱护野生动物要注意方法
C:黑顶林莺的天性使它们改变了迁徙路线
D: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帮助鸟类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介绍的是英国爱鸟人抛撒食物希望帮助鸟群迁徙的做法改变了部分黑顶林莺传统的迁徙路线,说明人类的行为会对动物的习性产生影响,A项符合题意。文段仅仅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描述,并非批判爱鸟人的行为失当,B项过度引申。C项表述有误,是人类抛撒食物的行为改变了黑顶林莺的迁徙路线,不是它们的天性,排除。D项是转折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我国各地的雾霾,从总的方面来说是各种来源污染排放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过程的产物,这里既有一次排放,还有二次化学转化和物理过程。从南到北情况十分复杂,当下的普遍情况既不同于当年伦敦的情况,也不同于洛杉矶的情况。曾有学者讲北京的情况属于“伦敦型”和“洛杉矶型”的复合型,实际上事情绝非是一个“复合型”可以概括。还让人担心的是:眼下从上到下、各省各地都认为燃煤是问题的根子,似乎实现城市燃气化以后,问题就可以大大解决了,其实我们的一次排放物或者说二次过程的产生物质决不只是一个二氧化硫,或者说再加上一个氮氧化合物那么简单。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雾霾形成的主要特点
B:雾霾形成的原因复杂
C:雾霾类型具有多样性
D:雾霾危害具有普遍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是通过“既有一次排放,还有二次化学转化和物理过程”阐述了我国雾霾形成原因复杂,然后以“实际上”“其实”引出的转折句来强调作者的观点。由“从南到北情况十分复杂”“绝非是一个‘复合型’可以概括”“决不只是一个二氧化硫,或者说再加上一个氮氧化合物那么简单”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我国雾霾形成原因的复杂性,B项正确。
A项“特点”表述不明确,文段着重强调的是其原因的复杂性,排除;C项“类型多样性”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D项“危害普遍性”文段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42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8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3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8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0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3题
4、【言语理解】中国社会中的个体首先是天然地生活在一个他自己不能选择的网络中。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成功与失败总是嵌入在他的社会网络中而难以独享。这就是说,他在没有打算拥有社会网络的时候,别人在道义上就是他的潜在资源,而无论他愿意与否,他本身也是别人的可利用者。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社会网络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B:
中国人都生活在网络世界
C:
中国的民间潜在资源
D:
中国的社团的发展基础
正确答案:A
解析:C项的“民间”与D项的“社团”都为无中生有,排除。文中的“网络”特指“社会网络”,故A项比B项更确切。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在当下,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试想,如果传统文化失去了与时代的连接、缺少了现代人的情感沟通和心灵默契,“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相互叹赏”,那和一堆零散的符号、呆板的素材又有什么区别?只有从“沉睡”中再出发,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富有创新力的文化自信。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B: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C:文物应走出封闭状态,向公众开放
D:传统文化应加强与时代的连接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而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问题;接着采用反问的形式说明如果传统文化失去与时代的连接,那么与符号、素材别无二致;最后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给出具体建议,即传统文化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富有创新力的文化自信。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应与时代连接。D项正确。A项是文段论述的背景,排除。B、C两项均只提到“文物”,而文段论述话题为“传统文化”,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6、【言语理解】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但是这些新兴产业人才匮乏,导致我国人才结构不平衡,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与此同时,由于新兴产业新增了许多就业岗位,各地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方法,调动各种资源,引进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并积极倡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新兴学科知识。所以,新兴领域的人才培养应该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升学深造的首选,并将成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对这段话的主旨归纳准确的是:
A:新兴产业的兴起,增加了就业机会
B:发展新兴学科教育,提升人才资本
C:办好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
D:要引导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新兴学科教育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国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人才的匮乏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然后以“与此同时”引出新兴岗位增多,政府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引进和培养新兴产业人才,最后以“所以”总结前文,即“新兴领域的人才培养应该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升学深造的首选,并将成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因此文段的重点在于尾句,意在说明新兴领域的人才培养应被重视,即应发展新兴学科教育,培养新兴产业人才,解决人才不平衡的问题,对应B项。A、C两项均未体现人才的话题,排除。D项为发展新兴学科教育的部分措施,为论述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7、【言语理解】作家只有________公共关怀,个人化的审美追求才不会被个人功利湮没,才不会________谋取私利的工具,时下流行的某些“青春文学”因为缺少批判现实的公共关怀,它们对现实的________其实是对现实的粉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持 落入 描画
B:秉持 沦为 描摹
C:兼具 成为 描述
D:坚守 变为 描绘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一空,“兼具”指两个同时具备,而此处只提及“公共关怀”一个方面,故其用在此处不当,排除C。
再看第二空,“落入……的工具”搭配不当,排除A。与“变为”相比较,“沦为”更符合此处的贬义色彩,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9题
8、【言语理解】虽然当下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受到的非议颇多,然而,走过十年路程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大概还是要年复一年地继续考下去。毕竟,自主招生考试对于恢复大学人才选拔的功能,真正将符合自身育人理念的可造之才选拔到大学中来,还是有着积极意义和明显功效的。复旦大学表示,占该校本科生30%的自主招生胜出者,他们在学业成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大多数要比其他学生胜出一筹。
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能够继续考下去是因为它:
A:能够克服非议
B:能够选拔全能型的综合人才
C:具备更突出的人才选拔功效
D:有助于创新大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正确答案:D
解析:由“自主招生考试对于恢复大学人才选拔的功能,真正将符合自身育人理念的可造之才选拔到大学中来,还是有着积极意义和明显功效的”可知,自主招生考试能够继续存在的原因在于其对恢复大学人才选拔的功能具有积极功效。D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A项未体现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价值,非原因论述,排除。B项“全能型人才”文段未涉及,排除。文段强调的是自主招生考试对于大学人才选拔的积极功效,C项“人才选拔”扩大了范围,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9、【言语理解】辽宁舰航母编队的成形,使得海军舰队发展成为几乎囊括所有舰种及多机种的综合组成,活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家门口”的近海近岸海域,而是延伸到中远海海域乃至大洋。在航母编队的驱动下,中国海军开始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舰队。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辽宁舰的:
A:舰队结构
B:作战能力
C:战略价值
D:社会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由“辽宁舰航母编队的成形,使得海军舰队发展成为几乎囊括……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中国海军开始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舰队”可知,文段主要介绍的是辽宁舰航母编队成形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和价值。C项正确,当选。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4题
10、【言语理解】阅读,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 ),情感之切,意蕴之( ),风格之( ),手法之( )。
A:精 深 新 巧
B:深 精 新 巧
C:深 精 巧 新
D:精 深 巧 新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词语搭配。一般说“意蕴深厚”,因此第二个空选“深”,排除B、C两项。“风格”应与“新”搭配而非“巧”。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