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950

发布时间:2023-01-10 20:47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实验一中参试者学习40组单词,实验二中参试者学习一系列手指信号。两实验中,只告诉一半参试者10小时后将接受测试,实际上所有参试者都将接受测试。只安排一部分参试者在学习和测试之间小睡。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该结论的一项是:

A:实验一中参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在某语言专业学习的年轻人

B: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小睡时没有睡着,他们无意识地在大脑中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C:安排小睡时间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众所周知,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

D: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以放松的心态参加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正确答案:C

解析:解析请观看直播解析课。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

塑料:容器


A:

石灰:水泥


B:

陶瓷:餐具


C:

桥墩:桥梁


D:

木材:木头


正确答案:B

解析:

塑料可以是制作容器的原材料。

A项,石灰和水泥都是无机胶凝材料,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陶瓷可以是制作餐具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桥墩是桥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木头是木材和木料的统称,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

3、【判断推理】夫妻个人财产是指依法或依当事人约定,夫妻婚后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内的个人所有财产。一般包括法定个人财产与约定个人财产,具体而言,包括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
下列财产中哪一项属于夫妻个人财产?

A:婚后一方接受亲友馈赠的财物

B:一方在婚前接受继承而于婚后实际取得的财产

C: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

D:婚后一方所得的奖金

正确答案:B

解析:夫妻个人财产的定义构成要件是法定个人财产与约定个人财产。A项不属于法定个人财产,也不属于约定个人财产;C项夫妻分居两地的财产仍然是双方共有;D项奖金也不属于法定或约定个人财产。B项一方在婚前接受继承而于婚后实际取得的财产,属于法定个人财产。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把戏:伎俩:手段

A:嘲笑:讥笑:笑容

B:爱护:爱戴:爱惜

C:牟取:骗取:谋取

D:边疆:边境:边界

正确答案:C

解析:把戏、伎俩、手段是近义词。   
A项,笑容和嘲笑、讥笑不是近义词。   
B项,爱戴和爱护、爱惜词义不同。   
C项,牟取、骗取、谋取是近义词。   
D项,边界是指界线,与边疆和边境词义不同。   
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任何小说在写完之前,都和作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总是努力使它完美无缺。而一旦出版之后,一切可用的心血都已用尽,个人已再无力量去改动它,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
由此可以推知:

A:任何小说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B:小说作者能做的就是把小说写好

C:小说作者不关心别人的评说

D:出版之后的小说与作者无关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小说写完之前,作者总是力求其完美无缺;②小说出版之后,作者无力改动,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
A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小说完成前作者总是力求其完美无缺,但小说本身是否有缺陷没有提及,无法推出。
B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小说写完之前,作者总是力求其完美无缺,再结合细节信息②,小说出版后,作者无力改动,所以小说作者能做的就是把小说写好,可以推出。
C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小说出版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但并不代表作者不关心别人的评价,无法推出。
D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小说出版后,作者无力改动,但并不是代表作者与小说无关了,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6、【判断推理】纪念:忘却

A:创业:就业

B:传播:引导

C:挖掘:埋没

D:救援:灾难

正确答案:C

解析:纪念和忘却互为反义词。
A项,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两者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传播和引导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挖掘和埋没互为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发生灾难需要救援,两者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9题

7、【判断推理】内隐学习是指一种无需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在于人们潜意识地获得某种知识,而且无需意志努力就可以将这些知识提取出来,并应用于特定任务的操作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内隐学习的是:

A:生长在京剧世家的孩子耳濡目染,很小就会唱京剧

B:小张在高考前做了大量数学习题,因此在数学考试中获得高分

C:小李经常看别人下象棋,时间一长,他也掌握了下象棋的方法

D:儿童无需系统地学习语词和语法规则,不知不觉地就会说母语

正确答案:B

解析:内隐学习的定义要点:无需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
A项,耳濡目染符合内隐学习的定义,属于内隐学习。
B项,考前做了大量数学习题,是有意志的努力,不符合内隐学习的定义要点。
C项,通过长时间地看而掌握了方法,符合内隐学习的定义,属于内隐学习。
D项,不知不觉地就会说母语是在无意志努力的潜意识学习,属于内隐学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回弹效应是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了能源,但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会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从而部分甚至完全地抵消所节约的能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可以有效控制回弹效应的是:

A:发动机效率提升降低了行车成本,更多人选择以车代步

B:厂商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利润增加,生产出更多产品

C:太阳能热水器热销,慢慢取代传统电热水器

D: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节能型家用电器

正确答案:C

解析:回弹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节约能源的同时也会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
A项,“更多人选择以车代步”说明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无法有效控制回弹效应,排除。
B项,“生产出更多产品”说明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无法有效控制回弹效应,排除。
C项,太阳能热水器取代传统电热水器可以节约电能,以太阳能的使用取代电能的使用,并不会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可以有效控制回弹效应。
D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说明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无法有效控制回弹效应,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90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5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5题

9、【判断推理】唐诗:七律

A:曲艺:越剧

B:瓷器:茶杯

C:哺乳动物:老虎

D:自行车:汽车

正确答案:B

解析:唐诗中有七律诗,七律中有唐诗。
A项,越剧是曲艺的一种,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瓷器中有茶杯,茶杯中有瓷器,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老虎是一种哺乳动物,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自行车和汽车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5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10、【判断推理】玫瑰:植物:动物

A:童话:书籍:影像

B:画眉:鸟:鱼

C:镜片:太阳镜:墨镜

D:雾:雨:风

正确答案:B

解析:玫瑰属于植物,植物和动物是并列关系。
A项,童话可以用书籍记录,也可以用影像记录,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画眉属于鸟,鸟和鱼是并列关系,和题干关系一致。
C项,太阳镜和墨镜属于同一物品的不同称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雾、雨、风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