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024

发布时间:2023-01-25 5:54     浏览量:26

1、【判断推理】学校:学生

A:监狱:警察

B:医院:医生

C:工厂:工人

D:游船:船员

正确答案:C

解析: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被老师管教。
A项,警察在监狱里工作,但监狱里的警察起到的是管理的作用,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医生在医院里工作,但医生起到的是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工人在工厂里工作,被领导管理,和题干关系一致。
D项,船员在游船上工作,但船员起到的是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2、【判断推理】说明因果:指就一定的事实说明其中的因果联系。
下列不属于说明因果的是:

A:既然小丘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自己的歌里,小丽她怎么会听不见呢

B:物理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用光谱分析、光度测量等方法研究天体

C:小吴之所以没有取得大的成就,是因为他过于骄傲

D:一场大病,使得老章不得不提前离开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

正确答案:A

解析:说明因果定义的关键信息:就一定的事实说明其中的因果联系。
A项,“把深厚的感情灌注在自己的歌里”不能作为“小丽能听见”的原因,并未说明因果联系,不符合定义。
B项,“物理学的发展”是“人们能够用光谱分析、光度测量等方法研究天体”的原因,说明了因果联系,符合定义。
C项,“过于骄傲”是“小吴没有取得大的成就”的原因,说明了因果联系,符合定义。
D项,“一场大病”是“老章提前离开工作岗位”的原因,说明了因果联系,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0题

3、【判断推理】骈偶:颠倒

A:语言:科技

B:贡献:共享

C:开关:旋转

D:把握:给予

正确答案:D

解析:骈和偶都是并列、成对的意思,二者是近义关系;颠和倒都有位置变化的意思,二者是近义关系。
A项,科指科学,技指技术,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共指共同,享指分享,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开和关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把和握都是手持的意思,二者是近义关系;给和予都是送予的意思,二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6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1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1题

4、【判断推理】过分合理化:指外在动机损害了内在动机。
下列属于过分合理化的是:

A:有些孩子学画画或练钢琴不是他们喜欢,而是家长认为将来择校时可以加分

B:异常激烈的比赛虽然结束,小刘却意犹未尽地与朋友一起踢球

C:中国企业里的职员有时间喜欢聊天,而日本企业里的职员很流行加班

D:三八妇女节前后各大商场的促销气氛都很浓,吸引了许多女性去购物

正确答案:A

解析:过分合理化定义的关键信息:外在动机损害了内在动机。
A项,择校时可以加分是外在动机,损害了孩子不想学画画或练钢琴的内在动机,符合定义。
B项,小刘意犹未尽地与朋友一起踢球,内在动机并未被损害,不符合定义。
C项,中国企业的职员和日本企业的职员对比,并未涉及外在动机或内在动机,不符合定义。
D项,商场的促销气氛吸引许多女性去购物,只体现了外在动机,但并未说明女性本身不喜欢购物,即没有体现损害内在动机,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3题

5、【判断推理】见异思迁:忠贞不贰

A: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B:刚愎自用:刚正不阿

C:一饭千金:忘恩负义

D:厝火积薪:扬汤止沸

正确答案:C

解析:见异思迁的反义词是忠贞不贰。
A项,汗马功劳和汗牛充栋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刚愎自用和刚正不阿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一饭千金的反义词是忘恩负义,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厝火积薪和扬汤止沸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6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

6、【判断推理】金库:现钞:保管

A:录音棚:专辑:播放

B:美术馆:字画:陈列

C:网球场:球迷:观看

D:电缆车:景区:观光

正确答案:B

解析:现钞在金库中保管。
A项,专辑在录音棚中录制,而非播放,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字画在美术馆中陈列,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球赛在网球场中观看,观看球赛,而非观看球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电缆车是景区观光的一种交通工具,题干的金库和B项的美术馆均是地点,而电缆车不是地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0题,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5题

7、【判断推理】唐朝诗人王建曾经有诗描写新嫁娘。诗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在诗中,新嫁娘因事先不知道婆婆(“姑”)的饮食喜好,就先请小姑尝一尝自己亲手作的羹汤。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哪项能够最合理地解释新嫁娘的这一行为?

A:新嫁娘的饮食喜好与婆婆的饮食喜好是完全不同的

B:新嫁娘的饮食喜好与小姑的饮食喜好是比较相似的

C:小姑的饮食喜好与新嫁娘的饮食喜好是完全不同的

D:小姑的饮食喜好与婆婆的饮食喜好是比较相似的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新嫁娘让小姑尝自己亲手作的羹汤的目的是了解婆婆的饮食喜好,因此要想解释这一行为,必须假设小姑和婆婆的饮食喜好相似,D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能够合理地解释新嫁娘的行为。其他几项均没有在小姑的饮食喜好和婆婆的饮食喜好之间建立联系,无法进行解释。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3题

8、【判断推理】某研究显示,有慢性抑郁症的个体与其他方面一致、但没有抑郁症的人相比,其免疫系统明显失调。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结果强有力地说明了,精神状况会影响身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质疑上述结论?

A:免疫系统失调会使人患上慢性抑郁症

B:以前没有抑郁症的人可能非常迅速地变得抑郁

C:频繁感染传染病很可能是因为过多接触传染源

D:有慢性抑郁症的人在防止接触传染源方面绝不比其他人粗心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有慢性抑郁症的个体与其他方面一致、但没有抑郁症的人相比,其免疫系统明显失调”得出结论“精神状况会影响身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A项,指出免疫系统失调会使人患上慢性抑郁症,而并非因为慢性抑郁症才免疫系统失调,即题干推理是因果倒置,最有力地质疑了题干结论。
B项,并未说明精神状况是否会影响身体的抵抗能力,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C项,指出感染传染病很可能是因为过多接触传染源,但也无法否认精神状况的作用,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D项,指出有慢性抑郁症的人在防止接触传染病方面不比其他人粗心,但还是会产生免疫系统失调的结果,说明精神状况可能确实会影响抵抗能力,对题干结论有一定的加强作用,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如今,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科普方式层出不穷。浅阅读、视频直播以及游戏互动等方式,使得如今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研究者认为,尽管“互联网+科普”令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不是对科普传播的一种颠覆,而是显示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研究者的观点?

A:新闻应用、微博等资讯类媒体是用户了解科学热点事件的最主要渠道

B:在许多科学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很难见到权威科学家的身影

C:数据表明,用户普遍乐于通过图文资讯这样轻松愉悦的形式获取知识

D:比起明星八卦,在社交媒体转发科普内容更能为转发者本人形象加分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研究者的观点:“互联网+科普”的传播方式不是对科普传播的颠覆,而是显示了公民素养的提升。
A项,指出用户了解科学热点事件的主要渠道,不能说明公民的科学素养是否提升,不能质疑研究者的观点。
B项,指出公众很难见到权威科学家的身影,不能说明公民的科学素养是否提升,不能质疑研究者的观点。
C项,指出用户普遍乐于通过图文资讯的形式获取知识,不能说明公民的科学素养是否提升,不能质疑研究者的观点。
D项,说明用户转发科普内容只是为了给本人形象加分,并不代表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直接质疑了研究者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7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2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02题

10、【判断推理】自然淘汰育种法指在良种筛选过程中,减少人为干预,尽量通过被筛选的原种自然生长确定所需良种的育种方法。
下列属于自然淘汰育种法的是:

A:甲鱼养殖场为了选育出抗病力强的种鱼,在甲鱼接连死亡的情况下,不施加任何药物而任其发展,存活到最后的则作为种鱼

B:锦鲤养殖户从幼鱼开始分拣最有经济价值的鱼苗,经过三次人工选鱼后,最终只有不到10%的幼鱼成了精品锦鲤

C:石斛养殖户爬上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采集野生石斛,挑选其中的一部分作为种苗,精心培育出了多个新品种

D:生长在同一片山坡上的某种植物,有的长势非常茂盛,有的则弱小枯黄,泾渭分明,这正是“物竞天择”的形象说明

正确答案:A

解析:自然淘汰育种法定义的关键信息:良种筛选过程中减少人为干预。
A项,甲鱼接连死亡,不施加药物而任其发展,以此选育出抗病力强的种鱼,减少了人为干预,符合定义。
B项,锦鲤养殖户从幼鱼开始就进行人工选鱼,存在人为干预,不符合定义。
C项,石斛养殖户挑选种苗,精心培育新品种,存在人为干预,不符合定义。
D项,只是自然界中“物竞天择”的正常现象,并非良种筛选的过程,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7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4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