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同时通过落实国家关于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只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述文字阐述的主旨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
C: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
D: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围绕“自主创新”展开,B、C项的“加大投入”、“落实政策”都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故可首先排除。D项是自主创新的结果,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而最终立于不败之地。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在陪伴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撒谎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问题。撒谎差不多算得上是许多父母最担心的子女不良行为,甚至比子女学习成绩不好更令他们惊慌、生气。如果说好多家长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孩子撒谎的问题,至少他们大多予以重视,而孩子对家长隐瞒自身情况的问题则不仅解决得更差,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家长们认为孩子的知情不报比撒谎更令人担忧
B:孩子隐瞒自身情况的行为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
C:对解决孩子撒谎问题多数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
D:家长们认为撒谎是最不可原谅的道德品质问题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撒谎差不多算得上是许多父母最担心的子女不良行为”可知,现阶段家长更担忧孩子撒谎,排除A。
由“孩子对家长隐瞒自身情况的问题则不仅解决得更差,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可推出B项结论。
由“如果说好多家长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孩子撒谎的问题”可知,文中是一种假设,并未提到家长们解决问题时心有余而力不足,C项属于曲解文意。
文段说的是家长担心子女撒谎问题,D项偷换为“最不可原谅”,与原文表意不符。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下列三个句子,分别最可能出现在( )类型的文本中。
(1)我们必须相信,艾滋病群体并不是一种异数,只是一种病人;不是一种例外,只是一种意外;不是一种伤疤,只是一种伤痛;不是一种耻辱,只是一种现实。
(2)自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至今年10月月底,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达49.7万例,死亡15.4万例。
(3)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A:宣传海报、医学文献、新闻报道
B:抒情散文、教科书、政论文
C:新闻报道、政府报告、医学文献
D:报刊评论、政府报告、宣传海报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可从(3)句入手。“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这句话简洁有力、目的明确,具有明显的倡导意味,最可能出现在宣传、倡议类的宣传海报中。(1)句采用排比句式,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艾滋病群体,符合报刊评论的特点。(2)句报告了我国艾滋病现状,出现在政府报告中也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2题
4、【言语理解】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退休费、医疗费、福利费的支出自然呈上升趋势,客观上要求有坚强的经济后盾,而目前全省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经济水平滞后大大削弱了社会对老龄人口的承受能力。因此,家庭养老的作用不可忽视,家庭养老在保证老年人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是:
A:老年人口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发展
B:强调家庭养老的重要性
C:人口老龄化,造成经济水平滞后
D:增强社会对老龄人口承受能力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目前全省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困难,然后以“因而”提出解决措施——需要重视家庭养老的作用。“因此”后的结论为文段重点,B项的表述与此相符。D项的措施文段并未明确提及,排除。文段阐述的是经济水平滞后不能满足老龄化的养老需求,而非老年人口增加或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C两项有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5、【言语理解】要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包括一篇文学作品,需要一些条件,这就是知识、经验、想象三样东西。把知识和经验 组织起来,就是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结合 创造力
B:糅合 创作力
C:调和 想象力
D:协调 感受力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前后两句话之间应该是一种承接关系,第一句话提出创作的三个要素:知识、经验、想象,第二句话阐述的则是三者之间的关系,故第二空应填“想象力”。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6、【言语理解】AI应用于医疗服务,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机器医生的表现看起来神奇,但在AI专家眼里,这些医疗应用都属于计算机视觉中的图像识别范畴,而大数据支持的图像识别技术,机器的表现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过了人类,在医学影像领域展现实力属于正常发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AI在医学图像识别领域的进展
B:AI用于医学图像识别已趋成熟
C:AI在医学上的表现已超越人类
D:AI必将全面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AI用于医疗服务已有很长时间,接着通过专家指出进一步论述这些应用都属于计算机视觉中的图像识别范畴,而图像识别技术早已发展成熟。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AI在医学图像识别技术方面已经成熟。B项与此相符。
A项的“进展”较为模糊,不如B项“已趋成熟”的表述准确,排除A。
C项“已超越人类”、D项“必将”不是文段论述重点,且本身表述绝对。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0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7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0题
7、【言语理解】北庭故城是唐朝北庭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北庭道的治所,规模之宏大,居天山北麓第一、全疆第二。历经岁月沧桑,虽已化作遗世独立的庞大废墟,犹可依稀窥见当年重城繁堞、深堑高垣的雄伟气象。这座千年古城同时还是唐代重要军政机构瀚海军、庭州府衙的所在地,成为记录古代历史辉煌的永恒标志。其故址在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南距今县城仅12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这段文字中无法得知北庭故城哪一方面的信息?
A:地理位置
B:文化价值
C:城市功能
D:人口变迁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其故址在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南距今县城仅12千米”可知北庭故城的地理位置,A项正确。由“成为记录古代历史辉煌的永恒标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知北庭故城的文化价值,B项正确。由“是唐朝北庭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北庭道的治所”“还是唐代重要军政机构瀚海军、庭州府衙的所在地”可知北庭故城的城市功能,C项正确。题干没有北庭故城人口的相关信息,D项无法推知,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8、【言语理解】
拍纪实作品就像熬中药一样,需要慢火,需要工夫。我常常觉得,纪实作品就像齿轮一样,少了哪一个环节也转动不起来——少了哪个阶段的作品,都无法很好地反映整个时代的 。只有把每个时期的东西都 记录下来,才可以好好地进行总结和 。我始终觉得,我要追求的,就是 的效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变迁 连续 比照 滴水穿石
B:
面貌 完整 归纳 一鸣惊人
C:
联系 分别 分析 细入毫芒
D:
轨迹 真实 反省 积少成多
正确答案:A
解析:
先看第一空,“时代的联系”搭配不当,排除C。题干中没有体现“反省”的意思,故第三空填“反省”有失妥当,排除D。一鸣惊人:一声鸣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与题干所强调的注意平时点滴积累的句意不符,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若公众史学归属于历史学,那么目前历史学门类的三个一级学科(中国史、世界史与考古)都无法单独包容它;更何况它还包含着文学、传播学、艺术等非历史学学科的元素。在欧美高校,公众史学要么是被作为历史学系所设立的专业学位项目,要么是由历史教育学与艺术专业合作设立的跨学科项目。由此,中国的公众史学若想拥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属性,必须在这一点上有所明晰。
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
A:公众史学与历史学门类的关系
B:公众史学学科性质应有所明晰
C:中国与欧美公众史学不同的归属
D:公众史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科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围绕公众史学的定位展开,首先分析了中国的公众史学不能归属于历史学的原因,然后介绍了欧美高校对公众史学的定位,最后以“由此”作结,说明中国的公众史学若想拥有自己的学科属性,必须在这一点上有所明晰。此处的“这一点”应指的是“公众史学是什么”的问题,即只有先明晰了公众史学是什么,然后才能对其进行定位。D项的“公众史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科”以问句形式引出对公众史学定位的思考,作为标题最恰当。
A项只是国外高校的做法,不能全面概括文段,且我国也不能照搬国外的办法。B、C两项均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不是概括全文。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地球自身储存着丰富的能量,雷雨、洪涝、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带来巨大破坏。有些物理学家发现了地球自然破坏力、影响力中的军事意义和价值,通过不断研究自然现象的特征和规律,试图掌握自然灾害对军事的影响,并通过一些物理学的方法对自然能量进行利用。如人为地制造大风、降雨、闪电、潮汐、海啸、雾气等,可以达到军事进攻与防御的目的;利用人工引雷的方法,可以有效驱赶厚重的云层,减少闪电的能量与时间,从而让军事行动的指挥控制设施不受干扰。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各国都注重利用地球物理技术,提高军事实力
B:地球自然破坏力具有两面性,不能片面归结为灾害
C:地球物理技术为军事领域有效利用自然能量开辟新方向
D:地球物理技术在现代军事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军事技术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指出地球自身蕴藏着丰富的能量,一些物理学家发现了地球自然破坏力、影响力中的军事意义和价值,不断研究自然现象,试图掌握自然灾害对军事的影响,在军事中利用自然能量,并举出实例加以证明。物理学家的发现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表述与此相符的,当选。
A项的“各国”文段未提及,B项未涉及“军事”,D项“不可或缺”无中生有,均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