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要最大程度地________网络谣言,一方面要依赖法制力量,另一方面也需要网民尤其是所谓“网络大V”________高度理性和负责的精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除 秉持
B:去除 把持
C:根除 维持
D:清除 操持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把持”“维持”“操持”与“精神”均不搭配,排除B、C、D。
第一空填“消除”也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8题
2、【言语理解】桃子渐渐摘完了。但还有一只________巴在枝上不愿意下来。________在立秋那天它还没有丝毫动摇的意思。________,它在继续壮大,________长得如饭碗一般。________我们自己也有点眼馋了。是的,除了孩子以外,我们还没有尝过一只完整的果实——我们只吃过一些夜间自动落下来,在地上跌破了的桃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仍然 即使 而且 几乎 恐怕
B:始终 即使 而且 宛然 恐怕
C:始终 甚至 相反 几乎 连
D:仍然 甚至 相反 宛然 连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较难排除,可选择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分析可知,句意为其他桃子摘完了,还有一只桃子留在树上。而且到了立秋那只桃子还是丝毫不动。此处上下文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甚至”填入恰当,排除A、B。
第四空,句意为那只桃子长得很大,大得像饭碗一般。“宛然”即仿佛、很像。填入与后文“如”语义重复,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5题
3、【言语理解】传统家训家规是我国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规,始作者多是文化名人或著名官宦,社会影响较为广泛。这些家训家规的功能远远超出对本家族的教育作用,而成为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了家庭教育范本和楷模。尤其是这些家训家规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容易引起后世更多人的关注和效法,从而使得这些家族内的训规成为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传统家训家规的社会功能
B:传统家训家规的历史渊源
C:传统家训家规的历史影响
D:传统家训家规的教育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传统家训家规的话题,接着说明传统家训家规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对本家族的教育,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家庭教育范本和楷模,并引起后世的关注和效法,成了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因此,传统家训家规的社会功能应是文段论述的重点,对应A。B项“历史渊源”对应“始作者多是文化名人或著名官宦”,文段只是一笔带过,非重点。C项侧重对历史的影响,而文段论述的是社会功能,排除。D项“教育作用”表述不准确,文段主要强调的是对社会的作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50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3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8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0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53题
4、【言语理解】任何信息传输体制都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都可能出现信息不畅的情况。信息的传输者和接受者之间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存在着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的矛盾,很容易为非正规传输渠道打开方便之门;了解信息无门,就会寻找体制外的信息渠道。于是某些知情或者号称知情者,就会“各投所好”,传播或者制造小道消息。小道消息作为社会信息需求的一种自我补救,它是在组织交流不充分、不通畅的情况下出现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畸变信息。尽管其可能存在一定的真实性,但其扩散的结果很难控制,容易引发社会盲动。
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A:小道消息出现的原因
B:信息传输体制的弊端
C:形成信息不畅的原因
D: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后果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说任何信息传输体制都有可能出现信息不畅的弊端,接着说这些弊端会产生矛盾,由“于是”引出文段的论述对象“小道消息”。即文段论述的是小道消息是如何出现的。A项准确,当选。B、C、D三项均为文段的部分内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5、【言语理解】很多学者都谈到勤奋和坚持这两者的重要性,我深有同感。假如有人问:治学有没有诀窍?那么我想,勤奋和坚持就是最基本的诀窍。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这是中国的古话。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当然,勤奋和坚持是不可分的。事实上,勤字中间就包含了恒的意思,譬如我们劝人多读书,绝不是希望他读一本书,读一天书,而是希望他天天读,持之以恒,把每天读书养成习惯。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勤奋和坚持的重要性
B:治学的诀窍
C:勤奋和坚持不能分开
D:勤能补拙,业精于勤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为主旨句,指出了勤奋和坚持的重要性,其后以勤奋和坚持是治学的诀窍和勤奋与坚持二者不可分来论证这一观点。B项没有提到“勤奋和坚持”,C、D两项是属于论据部分。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史记》中记载:“子产治郑,________;子贱治单父,________;西门豹治邺,________。”子产靠的是亲力亲为,明察秋毫;子贱注意教化百姓,选贤任能;而西门豹则以水利富民,以重典治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民不敢欺 民不能欺 民不忍欺
B:民不能欺 民不忍欺 民不敢欺
C:民不忍欺 民不敢欺 民不能欺
D:民不忍欺 民不能欺 民不敢欺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民不敢欺”侧重强调“不敢”,“民不能欺”侧重强调“不能”,“民不忍欺”侧重强调“不忍”。由“子产靠的是亲力亲为,明察秋毫”可知,因为子产明察秋毫,所以民众无法欺骗他。“民不能欺”填入恰当。
第二空,由“子贱注意教化百姓,选贤任能”可知,子贱教化百姓,百姓觉悟提高,因此不忍欺骗他,“民不忍欺”填入恰当。
第三空,由“西门豹……以重典治乱”可知,民众应是畏惧重典,不敢欺骗他,“民不敢欺”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6题
7、【言语理解】所谓的“现代化”,是用高新科技去保存一个民族最珍贵、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适得其反地将过去连根拔起,慌忙移植一个外国的东西。所有对文化的保存都不是单纯为了缅怀过去,恰恰是为了未来,因为没有过去的人必然失去未来。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A: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重塑
B:运用高新科技保存民族文化的意义
C:保存文化对民族未来发展的价值
D:民族文化应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现代化”的内涵是用高新科技去保存一个民族最珍贵、最重要的东西,接着阐述了对文化的保存不单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未来的发展。由此可知,该文段意在强调“保存文化对民族未来发展的价值”,即C项。A、D两项均不能从文段中得到,B项强调“高新科技”,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目前,我国杂技院团和杂技从业者以及杂技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________,杂技院团还未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就________锁定目标,按照杂技先练技巧再拼接的传统方法把节目先排出来,这样虽然能保证杂技表演的质量,但未必是目前杂技演艺市场最为需要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磨合 精准
B:磨合 盲目
C:摩擦 精准
D:摩擦 盲目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磨合”比喻在彼此合作的过程中逐渐相互适应、协调;“摩擦”指因彼此利害矛盾而引起的冲突。句中表达的是杂技院团和杂技从业者以及杂技市场之间的关系未捋顺,创造出的杂技作品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磨合”填入符合句意。排除C、D。第二空,由“还未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可知,杂技院团锁定的目标具有一定盲目性,并不“精准”,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25题
9、【言语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需求使得塑料产量呈指数级翻倍。到了今天,即使已经意识到塑料无孔不入,人类依然对其无限依赖。目前,世界范围内每年消耗5000亿个塑料袋,每分钟有100万个塑料瓶的销量……研究显示,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让大量塑料涌入海洋,其中体积大的最终会分解为微粒。而人们一度认为无比纯净的海冰中,已有数以万亿计的塑料微粒——每立方米海冰含240个塑料微粒,这一密度约是大太平洋垃圾带塑料微粒的2000倍。分析认为,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非常复杂,而因海冰消融释放出的塑料微粒,将轻易“攻占”深水区域,被海洋中的滤食性动物吃掉,存留在它们体内,再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A:海洋塑料垃圾将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B:塑料微粒将在整个食物链中不断循环
C:北冰洋的塑料垃圾数量超过人们的认知
D:海洋垃圾问题需要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类对塑料产品依赖严重,然后说明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让大量塑料涌入海洋,最后说明塑料垃圾被分解成巨量微粒,污染了海洋环境,且会存留在滤食性动物体内,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由此可见,文段主要说明海洋塑料垃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对应A。B项偷换概念,文段提及的是“塑料微粒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而非“不断循环”,排除。C项无中生有,文段只提及“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非常复杂”,其“塑料垃圾数量”无从得知,排除。D项扩大概念,文段论述的是“海洋塑料垃圾”而非“海洋垃圾”,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38题
10、【言语理解】
当一个人专注于一项喜欢的事业时,他自然也就沉浸在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全力以赴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心平气和地去做。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书法家仅仅是易于专注的一个群体,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如作家、科学家等,他们中都不乏活了八九十岁甚至年过百岁的长寿老人。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
书法家的平均寿命高于普通人
B:
长寿者多是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
C:
写作和科研对人的专注度要求更高
D:
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生理功能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与原文不符,文段只是说明书法家是易于专注的群体,可获得长寿,但并未对书法家与普通人的寿命进行对比,无中生有,排除。
B项与原文不符,由“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可知,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可能会长寿,但不能由此推出长寿的人多是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排除。
C项与原文不符,由“书法家仅仅是易于专注的一个群体,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如作家、科学家等”可知,文段说明的是作家、科学家是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要求更高”无中生有,排除。
D项与原文相符,由“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可知,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