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牙膏:牙刷
A:墨水:钢笔
B:肥皂:洗衣粉
C:空调:遥控器
D:眼镜片:眼镜架
正确答案:A
解析:牙膏和牙刷是配套使用的,即牙刷蘸了牙膏才能刷牙,且牙膏会消耗。
A项,墨水和钢笔是配套使用的,即钢笔吸了墨水才能写字,且墨水会消耗,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肥皂和洗衣粉无需配套使用,两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空调有遥控器,但空调并不会消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眼镜片和眼镜架配套使用,但眼镜片并不会消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左右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早晚
A:高低 内外
B:多少 迟早
C:长短 大小
D:上下 快慢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项,左右与高低并无必然联系,内外与早晚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左右与多少并无必然联系,迟早与早晚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左右与长短并无必然联系,大小与早晚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左右与上下均表示不同的方位,快慢与早晚均表示不同的时间状态。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82题
3、【判断推理】如履薄冰:谨慎
A:集腋成裘:节俭
B:卧薪尝胆:坚持
C:一尘不染:干净
D:经天纬地:高度
正确答案:C
解析: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如履薄冰可以形容人谨慎。
A项,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不能形容节俭,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卧薪尝胆不能形容坚持,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一尘不染形容环境非常清洁。一尘不染可以形容环境干净,和题干关系一致。
D项,经天纬地多用来形容人才能极大。经天纬地不能形容高度,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
4、【判断推理】
某在线教育机构在网上推出了一个面向中小学生的直播课,这个直播课在试播时组织了很多中小学生和家长免费观看,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在正式播出后,在线收看的人数并不理想。
下列选项最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正式的直播课程需要付费观看
B:
该直播课的正式播出时间不合理
C:
该直播课为系列课程,共计开设10节
D:
其他在线教育机构推出了许多同类型的直播课
正确答案:C
解析:
题干现象:某在线教育机构的直播课在试播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在正式播出后,在线收看的人数并不理想。
A项,指出正式的直播课程需要付费观看,说明由于课程付费,在线收看的人数并不理想,解释了题干现象。
B项,指出该直播课的正式播出时间不合理,说明由于时间的关系,在线收看的人数并不理想,解释了题干现象。
C项,指出该直播课为系列课程,共计开设10节,说的是该直播课的课程设置,无法解释题干现象。
D项,指出其他在线教育机构推出了许多同类型的直播课,说明其他教育机构的直播课吸引了很多人,导致在线收看的人数并不理想,解释了题干现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8题
5、【判断推理】在摩天大楼里工作的人大多数都是白领阶层,英语水平四级以上是成为外企白领的必要条件,外企中只有白领阶层的办公地点设在摩天大楼里。
根据以上描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在摩天大楼里的白领不一定是在外企工作
B:外企中英语水平四级以上的未必是白领
C:英语水平四级以上的白领可能不在摩天大楼里工作
D:外企中英语水平四级以下者可能在摩天大楼里工作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推理:①大多数在摩天大楼里工作的人→白领阶层;②外企白领→英语水平四级以上;③在摩天大楼工作的外企职员→外企白领阶层。
A项,根据上述推理无法得出“在摩天大楼里的白领”与“在外企工作”之间的联系,说明在摩天大楼里的白领不一定是在外企工作的,该项可能为真。
B项,根据②肯定后件、否定前件,该项可能为真。
C项,根据上述推理无法得出“英语水平四级以上的白领”与“在摩天大楼里工作”之间的联系,说明英语水平四级以上的白领可能不在摩天大楼里工作,该项可能为真。
D项,根据②否定后件可推出否定前件,即英语水平四级以下者→不是外企的白领阶层,再根据③否定后件可推出否定前件,即不是外企白领阶层→不在摩天大楼里工作或不是外企职员,因为已经明确其是外企职员,所以一定不在摩天大楼里工作,因此该项错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
6、【判断推理】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区边民在我国陆路边境20公里以内,在经政府的批准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和数量的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下列属于边民互市贸易的是:
A:家住四川的小李到北方旅游,在离中俄边境很近的俄罗斯境内购买了一些漂亮的但是价值并不高的俄罗斯民间艺术品
B:胡某是越南人,生活在中越边境地区的越南境内,虽然家境不是很富裕,但是每天他都会步行二十分钟越过国境线到中国境内买他喜欢吃的中国美食
C:在我国跟尼泊尔的边境方圆不超过20公里范围内的两国的外贸公司之间总是进行着一些小额贸易
D:中国的工业产品在缅甸非常受欢迎,中国某公司生产的摩托车行销缅甸全国
正确答案:B
解析:边民互市贸易的定义要点是:①边民;②20公里以内。A、C两项不符合①,D项不符合②。B项胡某的行为属于边民互市贸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大豆:酱油
A:柠檬:白醋
B:淀粉:年糕
C:花生:香油
D:甘蔗:红糖
正确答案:D
解析:大豆是制作酱油的主要原料,甘蔗是制作红糖的主要原料。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典范借鉴:是指从他人(或对方)那里发现、学习并应用最佳做法的过程,以达到帮助改善成绩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典范借鉴的是:
A:小李买股票总是亏损,在学习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后,炒股赚了一些钱
B:甲市的领导吸取了乙市的城市建设经验,提出了令人满意的城市建设规划图
C:小王看到小李种植烟叶收入颇丰,他也开始种植烟叶
D:小张在小李的帮助下,终于通过了英语四级的考试
正确答案:B
解析:典范借鉴的定义要点有:①从他人或对方那里发现、学习;②达到改善成绩的目的。A项不符合要点①,排除;C项两点均不符合,排除;D项不是自己从别人那里进行发现、学习,而是在别人的帮助下,不符合要点①,也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它一般由四个阶段组成,从“生产聚集”到“产业主导”,再到“产业完善”,最后完成“产城融合”。其核心就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产城融合的是:
A:
某市为避免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将药厂移至城郊新建的产业园
B:
某市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新建的产业园创业、就业
C:
某市利用网络平台招商引资计划在郊区新建一个电子产业园区
D:
某市在成熟的产业园周边地区开发很多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楼盘
正确答案:D
解析:
产城融合定义的关键信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
A项,某市为避免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将药厂移至城郊新建的产业园,会造成就业与居住分隔,无法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不符合定义。
B项,某市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新疆的产业园创业、就业,没有涉及产业园周围的居住情况,并未体现该政策能否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不符合定义。
C项,某市利用网络平台招商引资计划在郊区新建电子产业园区,没有涉及产业园周围的居住情况,并未体现该计划能否促进居住与就业的融合,不符合定义。
D项,某市在成熟的产业园周边开发很多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楼盘,在产业园就业的人群很可能在附近居住,促进了居住和就业的融合,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1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6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2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3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
10、【判断推理】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是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探求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因此,聚合思维对于从众多可能性的结果中迅速做出判断,得出结论是最重要的。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中属于聚合思维的是:
A: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B: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C:甲>丙,甲<乙,乙>丙,乙<丁,其结果必然是丙<丁
D:巴金的《灯》由“眼前的灯”到“回忆的灯”再到“联想的灯”,最后归结为“灯光是不会灭的”
正确答案:C
解析:聚合思维的定义要点: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探求出一个正确答案。
A项,是一个问句,并没有探求出正确答案,不符合定义。
B项,浮想联翩,并没有探求出正确答案,不符合定义。
C项,根据多个条件推出“丙<丁”的结论,即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符合定义。
D项,由“眼前的灯”到“回忆的灯”再到“联想的灯”,体现的是一个联想的过程,属于发散思维,并未从不同来源探求正确答案,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