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夜间是重要的消费时段。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拓展新的消费领域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但也要看到,夜间经济在给城市带来活力、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夜间消费的“菜单”能否更丰富,让人们有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能否跟上,为消费者和延时下班的工作人员提供便利。可以说,这一切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夜间经济将影响日间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B:夜间经济考验着管理者的城市治理水平
C:夜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公共服务
D:夜间经济繁荣将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文意,文段并未涉及“日间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B项说法符合文意,可由“夜间经济在给城市带来活力、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推断出来。
C项说法符合文意,“夜间消费的‘菜单’”“公共交通”体现的都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D项说法符合文意,可由“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拓展新的消费领域的重要抓手”“夜间经济在给城市带来活力、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断出来。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28题
2、【言语理解】调查显示,少儿图书在2007年的销售量同比增长近25%,成为继经管、学术文化类图书后的又一高增长板块。在2007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中,少儿图书所占的比重达到11%以上;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销量更是呈井喷之势,在各大书店的少儿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往往占据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
根据这段文字可知,2007年:
A:少儿图书销量超过学术文化图书
B:图书市场整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C:少儿图书销量占零售市场的两成以上
D:畅销儿童文学作品有本土原创化的倾向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无中生有,文段中并未对少儿图书、学术文化类图书的销量进行横向对比,无法推知何者销量更多。
B项无中生有,从文段中只能得出少儿图书销量增加,并不能推出“图书市场整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结论。
C项论述错误,由“少儿图书所占的比重达到11%以上”可知,应该是占一成以上而不是“两成以上”。
由文段末句“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销量更是呈井喷之势,在各大书店的少儿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往往占据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9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9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3、【言语理解】网络主权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国家行使主权去维护网络安全,但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作用有限。政府决策者应关注如何在维护网络主权的同时________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且在维护网络主权与行业发展之间寻求恰当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保证 平衡
B:保护 转换
C:保障 立场
D:保持 时机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保证”“保护”“保障”“保持”四个词语填入均符合题意 。
第二空,由“同时”可知,政府决策者既要维护网络主权,又要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即应二者兼顾,不可偏废。“转换”指改变,改换。“立场”指认识或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时机”指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多指有利的)。三者均未体现出“兼顾”之意,排除B、C、D。“平衡”意为使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不倾斜。填入句中与语境最相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6题
4、【言语理解】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叠加,思想观念的裂变塑造了一个时代生机蓬勃的心灵图景,也提示我们,多元时代更需要凝聚共识,当观点________,看法不尽相同时,共识是社会交流的基础。但多元并非意味着正确的价值不复存在,包容也不意味着可以________公理。正因此我们对现在的认识可以各持己见,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却应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众说纷纭 轻视 不谋而合
B:莫衷一是 漠视 殊途同归
C:无所适从 藐视 不约而同
D:五花八门 无视 异曲同工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题意知,所填词语应形容有不同的观点。“无所适从”指不知该怎么办。与题意无关,排除C。“众说纷纭”指人多嘴杂,说法不一,主语多是人,修饰“观点”不恰当,排除A。“五花八门”形容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与“观点”搭配不当,排除D。“莫衷一是”指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符合题意。
将B项代入第二空验证,“漠视”指冷淡地对待,不重视。填入与“公理”搭配恰当,且符合题意。
将B项代入第三空验证,“殊途同归”指从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殊途”对应“我们对现在的认识可以各持己见”,“同归”对应“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5、【言语理解】一项涉及67个国家的调查材料显示:在19个国家里,每4个人就有1个以上的人在挨饿,而且情况至今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21个国家的饥饿率在上升。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但是如果不算中国,饥饿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南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饥饿人群最集中的地方。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是:
A:20世纪90年代中国饥饿人口数量减少了
B:20世纪90年代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增加了
C:很多国家的饥饿率仍在上升
D:全球饥饿问题至今仍未被解决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但是如果不算中国,饥饿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可推知。
B项,由“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可知“增加了”说法错误。
C项,由“21个国家的饥饿率在上升”可推知。
D项,由“而且情况至今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可推知。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8题
6、【言语理解】如果美国金融市场这头“大象”就此倒下,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不大可能 ,有必要采取应对措施以保证经济继续稳定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得其乐
B:独善其身
C:逍遥自在
D:自我作故
正确答案:B
解析: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安闲自得。自我作故:由我创造,指不沿袭别人。题干说的是如果美国金融市场倒下,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不能只顾自己本国的发展。因此B项符合语境。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连环画是大众艺术。然而,面对大众的需求,是迎合还是引导,也是连环画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回顾连环画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不难发现,正是一些急功近利的出版商一味________、迎合大众的喜好,重数量轻质量,导致大批读者和作者流失,造成了连环画长时间________,最终淡出大众视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揣摩 青黄不接
B:琢磨 墨守成规
C:研究 良莠不齐
D:推敲 停滞不前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达出版商对大众喜好所做的了解分析工作。“推敲”指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与“大众的喜好”搭配不当,排除D。第二空,“墨守成规”指固执旧法,一成不变。连环画的衰落并非因为不创新,而是一味迎合大众,忽视质量,排除B。“青黄不接”比喻人力、财力等暂时缺乏,接续不上。“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描述“大批读者和作者流失”的结果,“良莠不齐”不恰当,排除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9题
8、【言语理解】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有________的态度,鼓起________的勇气,拿出________的担当。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容过 不讳过 不诿过
B:不诿过 不讳过 不容过
C:不讳过 不诿过 不容过
D:不诿过 不容过 不讳过
正确答案:A
解析:“不容过”指“不容忍过错”,体现的是一种态度;“不讳过”的“讳”指避忌,隐讳,“不隐讳过错”则是一种有勇气的表现;“不诿过”的“诿”指推诿,“不推诿过错”体现的是一种担当。因此三空所填词语的顺序应为“不容过”“不讳过”“不诿过”。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5题
9、【言语理解】实际上普通话和方言不是同一层次上的交际工具。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通过明确________,普通话和方言可以做到并行不悖,甚至________,相得益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规定 齐头并进
B:划分 互为表里
C:区分 珠联璧合
D:界定 相辅相成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做到并行不悖,甚至……”可知,所填词语应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比“并行不悖”语义程度更重。“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齐头并进”指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侧重表达各方都不落后的意思。文段不是强调普通话和方言谁都不落后,而是说两者互相助益,排除A。“互为表里”指内外一体,互相配合,普通话和方言并不是内外一体的关系,排除B。“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文段并未说明普通话和方言结合在一起,排除C。“相辅相成”指互相协助进行或配合使用,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符合文意。
验证第一空,“界定”指确定所属范围,一般适用于抽象事物,如“界定概念”。其用在文段中,指明确“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范围,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7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1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5题
10、【言语理解】下面缺少一个必不可少的“的”的一句是:
A:各公园门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收费标准。
B:如果超过规定收费标准,则属乱收费。
C:消费者有权向当地物价部门领导举报。
D:市物价局正在对群众反映较大问题进行检查。
正确答案:D
解析:“群众反映”后缺少一个必要的“的”字,“群众反映的”作“较大问题”的定语。缺少“的”,句子就会变为“市物价局对群众反映问题”,而不是“对问题进行检查”。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