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研究表明,口腔中存在一种格式链球菌,容易在牙齿表面形成斑块,并且会从牙龈的出血伤口进入血管,格式链球菌的外表有一种分子结构,与一种具有凝血作用的蛋白质相似,会导致血小板凝聚成团,逐渐引发血栓和心内膜炎等,因此,注意口腔卫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格式链球菌进入血液后,会躲在血小板凝聚的团块里,不易被免疫细胞杀死
B:掌握格式链球菌引起血小板凝聚的原理后,可研发药物阻止这一过程
C:通过刷牙等方式保持口腔清洁,可以减少格式链球菌在牙齿上聚集和滋长
D:如果格式链球菌在血液中长期存在,就会引发病变,如血管栓塞等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为注意口腔卫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A、B、D三项,均与口腔卫生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在“口腔卫生”与“格式链球菌”之间建立联系,说明保持口腔清洁减少格式链球菌进入血液形成疾病的可能性,预防了心血管疾病,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2、【判断推理】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近300名2~4年级儿童在一个学年中的课堂参与度。参与度是根据上课过程中的专心行为和分心行为衡量的,前者指的是回答问题、举手发言或参与讨论等,后者指闲聊等行为。实验中,一半学生站立在高课桌前听课,另一半则坐着听课。结果发现:站立听课的学生比坐着的学生更加专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长时间坐着听课会增加身体对脊柱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B:即使是站立听课,也有个别学生会来回走动,影响课堂秩序,让他人分心
C:许多性格活泼的学生更喜欢站立听课,觉得这样专注力更高,而内向的学生则愿意坐着听课,觉得更利于提高注意力
D:站立需要大脑平衡身体、控制轻微肌肉收缩,这些适度的压力会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站立听课的学生比坐着的学生更加专注。
A项,指出长时间坐着听课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但无法说明站立听课的学生比坐着的学生更加专注,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站立听课的学生中,会有人来回走动,影响课堂秩序,让他人分心,但无法说明站立听课的学生比坐着的学生更加专注,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不同性格的人可以通过不同的听课方式达到专注,但无法说明站立听课的学生比坐着的学生更加专注,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站立时需要大脑平衡身体、控制轻微肌肉收缩,这会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解释了站立使学生更专注的内在原理,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112题
3、【判断推理】哺乳动物:陆生动物
A:航天器:交通工具
B:有花植物:无花植物
C:星际物质:天狼星
D:北极熊:极地企鹅
正确答案:A
解析:哺乳动物和陆生动物是交叉关系。
A项,航天器和交通工具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是全异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星际物质是存在于星系和恒星之间的物质和辐射场的总称,是介于星系和恒星之间的中间角色。天狼星是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二者是全异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北极熊和极地企鹅是全异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政策,要求从小学就开设逻辑课程,否则学生就难以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展开反思、提出质疑,而逻辑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进行反思、提出质疑的习惯,提高相应的能力。
上述议论预设了下列( )项假设。
Ⅰ.除非从小学开始学习逻辑,否则学生难以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
Ⅱ.即使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也有能力理解并运用某些逻辑理论与方法
Ⅲ.学生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展开反思、提出质疑,这本身是一件好事
A:Ⅰ
B:Ⅲ
C:Ⅱ和Ⅲ
D: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是:学生能够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展开反思、提出质疑→从小学开设逻辑课堂。
Ⅰ不是必须假设的,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不等于对价值观进行反思、提出质疑,与题干内容无关,且不学习逻辑也可能能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
Ⅱ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能力理解逻辑理论,那开设逻辑课堂就失去了意义。
Ⅲ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展开反思、提出质疑本身不是一件好事,就不应该让学生去进行,也不应该开设逻辑课堂。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
5、【判断推理】降价:促销
A:编程:语言
B:复习:考试
C:实验:研究
D:实践:真理
正确答案:C
解析:降价是促销的一种方式。
A项,编程语言是一种是用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语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复习并非考试的一种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实验是研究的一种方式,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D项,真理要经得起实践,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6、【判断推理】忠诚:隶属
A:强制:敌对
B:同事∶上下级
C:反感:斗争
D:朋友:和睦
正确答案:C
解析:忠诚是在隶属关系下的一种心理状态。
A项,强制可能会产生敌对心理,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同事关系包含上下级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反感是在斗争关系下的一种心理状态,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朋友之间应该是和睦的,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7、【判断推理】反应性相倚是指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反应性相倚的是:
A:小张同意按照编辑意见修改稿件,但希望保留原文的写作风格,与编辑沟通后,编辑表示同意
B:张厂长在大会上宣读了关于加强劳动纪律的发言稿,由于制定的措施不合理,职工在下面议论纷纷,但他还是完成了自己的发言
C:王老师认为他为学生准备的口试题目并不难,但是仍有一些学生回答不出,当学生要求王老师提示时,王老师断然拒绝
D:爸爸得知小红考试失利后,准备劝慰一番,但他发现小红的情绪并未受到影响,于是放弃了劝慰小红的打算
正确答案:A
解析:反应性相倚定义的关键信息:沟通过程中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做出相应反应。
A项,小张按照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编辑同意小张保留原文写作风格的想法,即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为依据,做出相应反应,符合定义。
B项,虽然职工议论纷纷,但张厂长还是完成了自己的发言,说明他并没有根据对方的行为做出反应,不符合定义。
C项,学生要求王老师提示,王老师断然拒绝,说明他并没有根据对方的行为做出反应,不符合定义。
D项,爸爸并没有劝慰小红,即实际上沟通并未发生,也就不是在沟通过程中根据别人的行为做出反应,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8、【判断推理】《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对科技期刊的定义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这一定义限定了科技期刊的刊载内容、外观和出版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科技期刊的是:
A:《中国首届砂石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B:《青年文摘》
C:《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D:《汽车新型光源科技研讨会会议纪要》
正确答案:C
解析:科技期刊的定义要点:①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②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③连续出版物。
A项,《中国首届砂石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是该届交流会的论文合集,不属于连续出版物,不符合要点③。
B项,《青年文摘》并非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不符合要点①。
C项,《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学术性期刊,具备科技期刊的所有要点,符合定义。
D项,《汽车新型光源科技研讨会会议纪要》是该会议的会议纪要,不属于连续出版物,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0题
9、【判断推理】例外原则: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处理,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控制权。
下列属于例外原则的是:
A:某公司的董事长主要负责公司内的一切事务,而总经理则负责维护跟合作单位的关系
B:某公司报账制度规定,5000元以下的由部门经理审批,5000元及以上的需要总经理审批
C:某管理中心兼职人员的确定,总经理有决定权;专职人员的确定,由董事会决定
D:在每周的例会上,各中层管理人员都要将本周工作总结和下周工作计划向总经理汇报
正确答案:B
解析:例外原则的定义要点:①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处理;②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控制权。
A项,董事长负责公司内的一切事务,不符合要点①。
B项,5000元以下的由部门经理审批,即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处理,符合要点①;5000元以上的需要总经理审批,即高级管理人员保留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控制权,符合要点②。
C项,总经理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兼职人员的确定属于一般日常事务,即并未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处理,不符合要点①。
D项,各中层管理人员将本周工作总结和下周工作计划向总经理汇报,只体现了要点①,并未说明总经理保留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控制权,没有体现要点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2题
10、【判断推理】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社会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社会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适应的是:
A:到海南半年后,小吴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湿润的气候
B:出国不到三个月,小黄就基本掌握了当地语言,能够听说和阅读
C:内向的小赵转入销售岗后,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增多,性格变得活泼起来
D:小周进入大学后,生活、学习甚至语言都不习惯,常常打电话向家人倾诉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会适应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人为与社会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A项,小吴适应了海南的湿润气候,没有体现他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不符合定义。
B项,小黄掌握了当地语言,没有体现他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不符合定义。
C项,内向的小赵转入销售岗后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增多,性格变得活泼起来,体现了小赵为与社会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符合定义。
D项,小周不适应大学生活,没有体现他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7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