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942

发布时间:2023-01-09 2:35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一国文明通常要通过典籍、实物和活态三条渠道完成传承。在传统社会中学者关注最多的是前二者,而很少会注意到活态传承。事实上,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内容、形式、工艺过于复杂,________________。传承人也凭借着他们的“活态传承”,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句子是:

A:要想通过典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几乎是不可能的

B:通过古人的器物、遗址,同样能认识祖先创造的辉煌的人类文明

C:用典籍与实物无法传承时,民间常用口耳相传等方式进行“活态传承”

D:典籍传承有明显短板,中国典籍大多记载官方历史或文人创作,民间文化鲜有提及

正确答案:C

解析:横线位于段中,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前介绍了传承一国文明的三条渠道,并指出在传统社会中学者很少会注意到活态传承。接着通过转折词“事实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形式、工艺很复杂。横线后指出传承人凭借着“活态传承”为延续中华文明做出贡献。由此可知,文段前后文均强调的是“活态传承”的重要性,横线处句子应与前后文话题一致,体现“活态传承”这一主题,只有C项提到了“活态传承”,填入衔接恰当。
A、B、D三项均未提及“活态传承”,填入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汽车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商品,汽车厂商支持环保事业、进行环保宣传,似乎是理所应当的。环保应当是汽车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但要求汽车企业没有利润留存甚至亏损来做环保,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会持久。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才是长久之策。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环保与实现企业利润存在矛盾

B:发展环保事业应该注重从实际出发

C:技术革新是解决汽车影响环境问题的关键

D:汽车企业应在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汽车企业应当支持环保,而另一方面,无利润的支持环保又难以持久。接着指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即以技术革新来支持环保,故C项为正确答案。文段围绕汽车企业与环保的问题展开,A、B两项均脱离了汽车企业这一范畴,可排除。本题干扰项为D。D项只强调发展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而究竟如何解决做环保与保持利润这一矛盾,则没有涉及。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

从时间的精密测量与相对论的密切关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万物相通的奥妙。根据广义相对论,地面(或任何星球)上的两点之间,如果高度不同,时间流逝速度就会有所不同,高处略快。地面上每米的高度差,时间流逝差异大约为10~16。这意味着,_______________,就能推测两点的高度差。这进一步表明,原子钟在测地学、水文学里都会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只要用原子钟精确测量两点的时间流逝的差异

B:

只要明确时间的精密测量与相对论的密切关系

C:

只要能掌握原子钟碰撞频移的规律和基本参数

D:

只要能够运用自然界万物相通的法则举一反三

正确答案:A

解析:

横线处位于文段中间,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前提到“如果高度不同,时间流逝速度就会有所不同”“地面上每米的高度差,时间流逝差异大约为10~16”可知,高度差与时间流逝差异相关。由横线后提到的“这进一步表明,原子钟在测地学、水文学里都会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知,空缺处句子应与“原子钟”相关。分析整个文段可知,所填句子应是推测两点高度差的方法。A项表明可以通过测量时间流逝差异来推测高度差,且体现了原子钟测量时间的作用,填入衔接紧密。

B、D两项未提及“原子钟”,与后文衔接不当,排除。

C项的“碰撞频移”文段未涉及,填入衔接不当,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2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7题

4、【言语理解】在日本经济雄视天下的时候,很多企业家涌入艺术品市场,大肆搜罗西方印象派的作品。后来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艺术品购买力一落千丈,那些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恰似万顷波涛上的巨轮,尚能岿然不动;那些平凡之作却是小舢板,在风雨飘摇中不堪一击,其所有者难免遭受灭顶之灾。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购买艺术品时不能盲目跟风

B:艺术品市场受经济形势影响

C: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能保值

D:艺术品价格取决于作品成就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讲的是日本经济兴盛时,很多企业家蜂拥而上,大肆搜罗艺术品,后来随着经济泡沫破裂,那些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尚能岿然不动,但那些平凡之作的拥有者却遭受了灭顶之灾。由此可见,作者意在强调的是收藏艺术品须仔细甄别,万不可盲从。故本题选A。
由文段可知,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没有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B项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不是强调的重点,排除;D项“艺术品价格”在文段中没有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2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51题

5、【言语理解】天文学家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超过1000颗系外行星,但考察其大小及其和恒星之间的距离,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一颗完全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柏拉图”项目的实施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该项目以专门搜寻那些位于宜居带的岩石行星为目标。所谓宜居带,是指围绕恒星周围距离适当的一个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水可以以液体状态存在。迄今为止,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几乎所有用凌星法发现的小型系外行星都无法被详细考察。而“柏拉图”项目有可能探测到许多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并有能力对其大气层性质开展调查,寻找生命的迹象。
根据这段文字,对“柏拉图”项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望探测到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

B:其优势在于能进入远离恒星的区域

C:可对小型系外行星进行详细特征考察

D:可对系外行星的大气层性质开展调查

正确答案:B

解析:由“迄今为止,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几乎所有用凌星法发现的小型系外行星都无法被详细考察。而‘柏拉图’项目有可能探测到许多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并有能力对其大气层性质开展调查,寻找生命的迹象”可知,A、C、D三项描述均正确,排除。
B项,由“该项目以专门搜寻那些位于宜居带的岩石行星为目标……围绕恒星周围距离适当的一个区域”可知,“进入远离恒星的区域”描述错误,当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48题

6、【言语理解】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________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________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________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美丽的一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出一辙 晶莹剔透 不足为奇

B:一成不变 玲珑剔透 不足为奇

C:一模一样 光亮通明 司空见惯

D:千篇一律 晶莹剔透 司空见惯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横线后的“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可知肉眼中看到的细沙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只能用于修饰事情,不能用来表示细沙无很大差别,排除A。“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文段并没有体现不变之意,排除B。“一模一样”指样子完全相同。“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两者填入均符合句意,且能够与“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保留。第二空,“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比“光亮通明”词义更丰富,更符合在显微镜下看到细沙结构和光亮的语境,排除C。验证第三空,“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用在此处指柴米油盐很常见,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7、【言语理解】①表达________清晰,无拖泥带水语无伦次,是一个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体现。
②在诸多的证明材料中,只有这份证明才是________明了的。
③由于社会上各种信息的冲击和生活透明度的增高,小孩子处在懵懂中求独立的个性发展中,人们常会听到教育者和家长________孩子“太难教育了!”
④周末,我常常忙里偷闲去小河边的槐树下看书,那里远离喧嚣,环境十分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捷 简洁 报怨 优雅

B:简捷 简洁 抱怨 幽雅

C:简洁 简捷 抱怨 幽雅

D:简洁 简捷 报怨 优雅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句,“简捷”侧重直截了当,“简洁”侧重简明扼要。与“无拖泥带水”相对,此处填“简捷”更恰当,排除C、D。
②句,“简洁明了”亦为习惯搭配。
③句,“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结合句意可知,此处并没有所怨恨的人,应选“抱怨”,排除A。
④句,“环境幽雅”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8题

8、【言语理解】

勒索软件这类病毒通过某种方式侵入用户计算机中,获取文件系统的使用权限,然后将特定类型的文件加密。加密方式往往很复杂,相比于早期勒索病毒采用对称加密方式,非对称加密方式解密难度要大很多。非对称加密是一种加密容易但解密困难的加密技术,这类加密技术中最广为人知的是RSA加密算法,它的基本构想很简单: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两个大素数的乘积,但是若把一个很大的数字拆成两个大素数,就会困难得多。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

RSA加密算法的加密原理非常复杂

B:

勒索软件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

C: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方式仅用于勒索软件

D:

非对称加密方式使得一些勒索软件极难被破解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由“这类加密技术中最广为人知的是RSA加密算法,它的基本构想很简单”可知,“加密原理非常复杂”与原文不符,排除。

B项,文段说的是“勒索软件这类病毒通过某种方式侵入用户计算机中,获取文件系统的使用权限,然后将特定类型的文件加密”,“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无中生有,排除。

C项,文段只是说“相比于早期勒索病毒采用对称加密方式,非对称加密方式解密难度要大很多”,“仅用于勒索软件”无中生有且绝对表述,排除。

D项可由“非对称加密是一种加密容易但解密困难的加密技术”得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4题

9、【言语理解】革命免不了使用暴力,免不了造成社会一定的破坏和震荡,这是________的客观事实。有人据此否定革命,认为革命的代价太大,不如采取和平渐进的改良方式为好,这种观点貌似有理,但它脱离具体情况抽象地议论改良和革命孰优孰劣,实则毫无意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可否认

B:毋庸讳言

C:不言而喻

D:无可争辩

正确答案:B

解析:“不言而喻”指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与“客观事实”不搭配,故首先排除C。“不可否认”指事情不用否认,就是这样的。填入空缺后,与后文的“否定”有重复之嫌,故可排除A。“无可争辩”指没有什么可争辩的,表示确实无疑。“毋庸讳言”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两个成语相比较,前者侧重的是事实确确实实存在,常用在有人对某事的确定性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后者强调的是对这个事实的存在不用忌讳和隐瞒,常用于有人对某事的缺点、弊端进行遮掩、隐瞒的情况下。由题干后文可知,没有人置疑革命的暴力性。故填“无可争辩”不妥,排除D。“免不了造成社会一定的破坏和震荡”是革命的弊端,故填“毋庸讳言”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10、【言语理解】下列语句表达上有错误的是      

A:当今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B:“巨无霸”广州恒大什么时候才会输?这个今年中超联赛的最大悬念终于成为伪命题和过去式。

C:中医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

D:字迹是每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不同的人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字迹,它甚至能反映不同书写者的性格特征。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提取句子成分,整个句子的成分为“中医是科学”没有问题。提取中间定语的成分,为“我国各族人民形成并丰富发展”,介词错用导致语法错误,应将“在”提到“我国各族人民”之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