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一家国际媒体曾经说过,中国奇迹的出现,源于中国有世界上“最勤奋的人”。当别人________时,中国人心中满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只想着休闲,中国人心中却在默念“________”。几十年来,千千万万普通人以梦为马,用奋斗定义人生价值,在奔跑中抵达远方,早已________为中国人民的一种精神气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坐在台上看大戏 艰苦奋斗 固化
B:不知哪块云彩能下雨 砥砺前行 定型
C:坐等天上掉馅饼 只争朝夕 内化
D: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夜以继日 凝炼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的是要不断前进,不断进步。“坐在台上看大戏”强调漠不关心;“不知哪块云彩能下雨”强调不好的事情很难预测;“坐等天上掉馅饼”强调不行动却想要好结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强调做事敷衍懈怠。很显然,四个选项中“坐等天上掉馅饼”最能与“发展才是硬道理”构成反义对应,C项当选。验证另两空,第二空,“只争朝夕”指抓紧时间,与“只想着休闲”也能构成对应。第三空,“内化”填入也能很好地表达出奋斗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内在品质的意思。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29题,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0题
2、【言语理解】江汉平原的黄土地,________可以种植任何农作物,不仅出产颇丰,而且水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成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鱼米之乡,为鄂菜提供了________的原材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古 五味俱全
B:完全 种类繁多
C:由于 独具特色
D:几乎 用之不竭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完全”与后文“任何农作物”同时使用,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常识,排除B。
第二空,对应句中的“不仅出产颇丰,而且水资源丰富,渔业发达”可知,第二空应填表“非常多”的意思的词语,排除A、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3、【言语理解】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开发和建设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门类齐全的产业,靠的就是艰苦奋斗。
本段文字旨在说明:
A:
中国人民靠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B: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美丽繁华
C:
幸福生活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愿望
D:
中国的发展建立在人民的劳动创造之上
正确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先亮明观点,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要幸福就要奋斗;然后具体阐释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开发和建设大好河山,开拓辽阔海疆,开垦广袤粮田,治理大江大河,战胜自然灾害等,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由此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主旨应与首句观点相符,表明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靠的是艰苦奋斗。A项表述与此一致。
B、C、D三项均与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无关,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题
4、【言语理解】世界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是“南红北绿”,即:较低纬度地区(如印度、肯尼亚)只能生产优质红茶,相对较高纬度地区(北纬25°~30°)最适宜生产优质绿茶。国际茶价历年绿茶高于红茶。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企图占领国际绿茶市场,均以失败告终。我国名优绿茶主要分布在山区,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发展绿茶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目前国际市场上红茶供过于求
B:印度绿茶价格高于国际绿茶均价
C: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较有竞争实力
D:国际茶叶市场上出现“红改绿”的趋势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属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国际市场上红茶供应的问题,也就更不确定是否供过于求了。B项将“印度绿茶价格”与“国际绿茶均价”进行比较,而原文并没有对两者进行比较,属无中生有。由最后一句可知,我国发展绿茶具有明显优势,故C项正确。D项,由“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可知,只有印度、印尼、斯里兰卡三个茶叶生产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且最后失败,故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5、【言语理解】“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它直观地提示我们,依托生态发展旅游,必须 自然规律, 保护生态环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遵循 注重
B:遵照 强调
C:遵守 注意
D:尊重 重点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的突破点在第一空,主要考察的是词语的搭配习惯。“遵循”一般与规律、原则等搭配;“遵照”一般与指示搭配;“遵守”一般与纪律、规则等搭配;而“尊重”通常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上并没有付诸行动。由后文的“自然规律”可知,这里填“遵循”最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大众媒介处于垄断地位。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媒体对于国内的各类社会矛盾________,这种状况招致了社会各界的批评与不满,广大民众强烈要求传媒积极发挥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由此,“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莫衷一是 纷至沓来
B:置若罔闻 应运而生
C:群策群力 风靡一时
D:人云亦云 横空出世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处句意为,美国大众媒介在商业利益驱使下,没有承担它应有的责任,故此处应填贬义词,含褒义的“群策群力”与此不符,排除C。“莫衷一是”指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人云亦云”形容随声附和,没有主见或创见。两者均未体现未尽责任之意,排除A、D。将B项代入第二空验证,由句中的“由此”可知,“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应前面所述的状况而产生的。“应运而生”指顺应某种时机、条件、需要等而产生。填入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7、【言语理解】区域是建构出来的。根据人为的目的划出的区域,已经不是原来在大地中生机勃勃、复杂多样的原本的那个地方了。划定的区域是简单的对世界的某一方面的一个概括而已,切不可________我们建构的区域,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是天经地义的客观真理,不容他人________或者变化一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固执 申辩
B:迷信 置喙
C:痴迷 讨论
D:拘泥 质疑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固执”指坚持己见,不肯变通。多形容人的性格,其后不能接宾语,排除A。“痴迷”指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此处强调的是对建构出来的区域的错误认识,而非迷恋,排除C。
第二空,“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为固定搭配的成语。“质疑”意为提出疑问以求解答,但不用于否定句式。能与“不容”搭配的是“置疑”,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①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句话并不全面
②只有常接“地气”、广采“民风”,艺术才能不断繁荣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③毋宁说,那些与实践和生活脱节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真正扎根实践和生活的理论之树则是常青的
④“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人们熟知的一句名言
⑤不独理论如此,社会意识的其他表现形式如新闻宣传、文学创作、艺术活动等同样如此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⑤③
B:④①③⑤②
C:②④①③⑤
D:④①③②⑤
正确答案:B
解析:②为结论型的内容,不适合作为首句,排除A、C。B、D两项的区别在于②与⑤的顺序。⑤的“理论”紧承③的话题,故接③后更恰当。②作为尾句,总结上文。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9、【言语理解】对于吸引人才,地方政府最应该做的,是营造一个适合人才流动、有利人才成长的环境与空间,而不是直接参与、甚至________企业的人才录用过程。其实,自由、公平的竞争本身就是对人才最好的回报,足够的成长空间才是________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沃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影响 有效
B:干预 直接
C:破坏 长期
D:主导 长久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甚至”可知填入词语须与“直接参与”构成递进关系,四个选项中,只有“主导”能与其构成递进关系。
第二空,“长久”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2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7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10、【言语理解】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基层一线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望丰富而多元,需要数量充足、专业对口的人才队伍去推动高效能治理。当前,我国社区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社区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社区情况复杂多变。便民服务、拥军优属、养老助残、疫病防控、慈善救济等,都需要社区治理相关方如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物业服务企业等具备专业应对能力。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
需要切实提高基层社区工作治理水平
B:
社区功能已突破传统认知而充分拓展
C:
高效能社区治理需多方协同合作发力
D:
社区治理需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以古语“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来强调人才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基层一线的特点的介绍来说明基层需要专业对口的人才队伍去推动高效能治理;再由我国社区的情况指出社区治理相关方需要具备专业应对能力。综合分析可知,文段意在强调的是专业人才队伍对于社区治理的必要性。D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
A项“社区工作治理水平”表述过于宽泛,不符合文段对专业人才的强调,排除。
B项关注社区功能的拓展,未体现社区需要专业人才这一观点,排除。
C项“多方协同合作发力”文段未涉及,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1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