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下列内容不属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D: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答案:B
解析: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C、D项正确。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以B项不属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2、【常识判断】下列不同气候区和景观的对应错误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纺锤树
B:热带雨林气候——板状根
C:热带沙漠气候——海市蜃楼
D:亚热带季风气候——硬叶常绿林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对应正确。纺锤树生长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其树干中间膨大,雨季时吸收大量水分,贮存起来,到干季时来供应自己的消耗。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
B项对应正确。热带雨林中生长的植物根系比较特殊。板状根是热带木本植物所特有的板状不定根,从树干基部伸出,斜插入土,可以帮助支持地上部分。
C项对应正确。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沙质或石质地表热空气上升,使得光线发生折射作用,于是就产生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热带沙漠气候区的独特景观。
D项对应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其植被主要是亚热带硬叶常绿林。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立法原则的是:
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
B:民主立法原则
C: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原则
D:合宪性和合法性原则
正确答案:C
解析:当代中国立法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人民利益至上原则、权利本位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合宪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民主立法原则、实用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稳定性与适时变动性相结合原则。由此可见A、B、D三项不符合题意。C项的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原则属于行政公开原则基本涵义的范畴。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在中国史、亚洲史上,( )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它大大地拓宽了古人的地理视野,改变了汉朝的地域观念,有历史学家甚至将它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相提并论。
A:昭君出塞
B:蒙古西征
C:张骞凿空
D:鉴真东渡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不选。西汉元帝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归附,先后三次进长安朝觐天子,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后汉元帝将王昭君赐给了呼韩邪。王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其象征着她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昭君出塞虽然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但是其并未拓宽古人的地理视野,未改变汉朝的地域观念,与题意不符。
B项不选。蒙古西征是指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40多年时间内先后进行的3次大规模的西征,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但其与题干意旨不符。
C项当选。张骞凿空又称张骞通西域,是指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诸国的历史事件。张骞出使西域拓宽了古人的地理视野,改变了汉朝的地域观念,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往,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做出了卓越贡献,与题意相符。
D项不选。鉴真东渡是指唐朝时期,鉴真大师及其弟子为了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六次东渡日本,历经磨难而矢志不渝的故事,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6题,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
5、【常识判断】下列著作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上帝之城》——奥古斯丁
B:《人性论》——萨特
C:《正义论》——罗尔斯
D:《理想国》——柏拉图
正确答案:B
解析:A、C、D三项对应正确。B项《人性论》的作者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萨特的代表作有《存在与虚无》《恶心》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
6、【常识判断】望向大海,很多时间我们会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这是因为:
A:海水本身就是绿色和蓝色的
B:只有绿光才能被海水吸收并反射
C:只有蓝光才能被海水吸收并反射
D:蓝光和绿光都不能被海水吸收
正确答案:D
解析: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著,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红光、橙光和黄光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绿光、蓝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会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当海水明净清澈时,目光中被海水吸收最少的绿光、蓝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们眼里,我们看见的大海就呈现出蓝绿色。实验表明,人眼对紫光很不敏感,因此对海水反射的紫光视而不见。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72题
7、【常识判断】以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全面取消农业税
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⑤北京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
A:④②③⑤①
B:②⑤④③①
C:④②⑤①③
D:②①⑤③④
正确答案:A
解析:①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②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2005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通过。农业税于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
④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⑤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
可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③⑤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下列游乐项目中,人体能感受到失重状态的是:
①火箭升空 ②跳楼机 ③过山车 ④碰碰车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C
解析:当近地物体的加速度向下时,其实际视重小于实际重力我们就称其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以加速度g向下加速运动时(也就是自由落体)我们叫它完全失重状态。相反就是超重状态。
①错误。火箭升空、上升过程中人获得了一个向上的加速度,人体处于超重状态。
②正确。跳楼机可将乘客载至高空,然后以几乎重力加速度垂直向下跌落,最后以机械将乘坐台在落地前停住,是利用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现象设计的游乐器材。
③正确。过山车自高点向下高速俯冲时也有类似效果,可令人体感受到失重。
④错误。碰碰车没有一个下坠的过程,人体不可能处于失重状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2020年是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列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史实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我国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我国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
C:甲午中日战争后,我国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我国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新文化运动(1915~1923)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相隔过长,直接影响较小。
B项说法正确。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C项说法错误。1842年魏源在其出版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后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
D项说法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发生于公元1900年5月28日,而维新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分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来安排。下列属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这一阶段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B: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D: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正确答案:D
解析:A、B、C三项错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项正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