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913

发布时间:2023-01-03 2:24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演绎推理是指结论已经蕴含在前提中,前提为真,结论也必然为真的推理。归纳推理是指结论并不完全蕴含在前提中,前提为真,结论不必然为真的推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归纳推理的是:

A:如果A=B并且B=C,那么A=C

B:所有天鹅都是白的,因此在南极发现的天鹅也是白的

C:样品的合格率是70%,因此这批产品的合格率也是70%

D:甲生于1980年,而乙生于1981年,因此甲和乙不是同一个人

正确答案:C

解析:归纳推理定义的关键信息:前提为真,结论不必然为真。
A项,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提为真,结论也必然为真,属于演绎推理。
B项,所有天鹅都是白的,那么南极发现的天鹅一定是白的,前提为真,结论也必然为真,属于演绎推理。
C项,根据样品的合格率无法推知所有产品的合格率,前提为真,结论不必然为真,符合定义,属于归纳推理。
D项,甲、乙两人出生年份不同,所以他俩一定不是同一个人,前提为真,结论也必然为真,属于演绎推理。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76题

2、【判断推理】教育:方法

A:重力:向下

B:公文:格式

C:回声:悠长

D:太阳:光明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方法,偏正结构短语。
A项,重力具有向下的特点,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公文格式,偏正结构短语。
C项,回声悠长为主谓结构,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太阳可以带来光明,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3、【判断推理】控告:辩护

A:怀疑:相信

B:侵犯:自卫

C:胜利:失败

D:鼓励:自满

正确答案:B

解析:只有被控告后才会辩护,控告是辩护的必要条件。
A项,怀疑和相信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只有被侵犯后才会自卫,侵犯是自卫的必要条件,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胜利和失败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鼓励会增强自信,而非自满,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某林场入口处的标语牌上清晰写道:“禁止破坏森林!违者罚款!”有一天,附近村民杨某到林场里面砍了一棵树,正待运下山时被林场保护员张某发现。张某不仅批评了杨某而且要对杨某实施罚款,杨某不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辩。杨某说道,我砍的是一棵树又不是森林,你不应该罚我的款。
以下哪项是张某最合乎逻辑的反驳?

A:破坏森林的都要罚款,你砍的一棵树也是森林

B:砍一棵树就是破坏森林,破坏森林的都要罚款

C:我是护林员,谁没有保护森林我就要罚谁的款

D:保护森林重在教育,罚款其实不是我们的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杨某的说法是认为森林和一棵树是全异关系,所以不应该罚款,要反驳这种说法,首先要指出一棵树是森林的一部分,砍一棵树就是破坏森林,然后指出破坏森林要罚款,B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最能反驳杨某的话。其他三项均没有指出杨某的话存在的漏洞,不是张某最合乎逻辑的反驳。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7题,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8题

5、【判断推理】半导体:是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按照这个定义,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某溶液的导电性能不如金属,又不是绝缘体。所以这种溶液是半导体

B:汞的导电性大大小于铝、铜、铁等金属材料,所以,汞是半导体物质

C:干燥的木块不导电,将木块弄潮湿后开始导电,但导电性能远不如铝、铜等金属。因此,“潮湿将木块由绝缘体变为半导体”的说法是错误的

D:在纯结晶状态的硅中掺入某些元素原子后,会由不导电变为导电,但它在某一个方向导电比另一个方向容易些,而且导电能力受电压等外界因素影响大。这些导电性能不如金属,所以,硅是半导体物质

正确答案:B

解析:半导体的定义要点: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
B项,汞是金属,不符合定义,说法错误。
A、C、D三项说法均正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7题

6、【判断推理】局域网:计算机:文件共享

A:空间站:航天员:科学实验

B:图书馆:阅览室:文献检索

C:纺织厂:纺织设备:原料加工

D:电视台:网络媒体:节目制作

正确答案:C

解析:计算机是局域网的组成部分,局域网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文件共享。  
A项,空间站是航天员的工作地点,二者不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阅览室是图书馆的组成部分,但阅览室无法实现文献检索的功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纺织设备是纺织厂的组成部分,纺织厂可以通过纺织设备进行原料加工,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网络媒体与电视台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87题

7、【判断推理】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其基本规则要求: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必须清楚明确,不得使用否定定义,不得循环定义。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各选项中符合定义基本规则的是:

A:男人就是非女人

B:亲属就是有亲属关系的人

C: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

D:刑法就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说明定义的基本规则是:①清楚明确;②不得使用否定定义;③不得循环定义。
A项使用了否定定义,不符合规则②。
B项是循环定义,不符合规则③。
C项是比喻,不符合规则①。
D项符合题干所述的定义的基本规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52题

8、【判断推理】A、B、C、D四个女生住在同一个宿舍,她们当中有一个人在洗水果,一个人在画画,一个人在上网,一个人在复习功课。其中:
(1)A不在洗水果,也不在复习功课。
(2)B不在上网,也不在洗水果。
(3)如果A不在上网,那么D不在洗水果。
(4)C不在复习功课,也不在洗水果。
(5)D不在复习功课,也不在上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在复习功课,C在画画

B:C在洗水果,D在复习功课

C:A在上网,B在画画

D:A在复习功课,D在画画

正确答案:A

解析:由(1)、(4)、(5)可知A、C、D都不在复习功课,则复习功课的只能是B;由(1)、(2)、(4)可知A、B、C都不在洗水果,则洗水果的只能是D;因为D在洗水果,否定了(3)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可知A在上网,那么C在画画。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9、【判断推理】5000多年前某地是大汶口文化,但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为龙山文化所替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文化的更迭?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冷事件”,环境由原来的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植被大量减少,藻类、水生植物基本绝迹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他们据此认为,距今4400年左右的极端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次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大汶口文化有不断向南方迁移的传统

B:龙山文化刚迁来时,人口较多,但之后逐渐减少,在距今约4000年的时候消失了

C:大汶口文化的族群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D:不同生存方式的族群对气候和环境都有相对稳定的需求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气候变化导致植被减少,藻类、水生植物绝迹,同时产生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的现象,得出气候变化是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A项,大汶口文化有南迁的传统,说明不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削弱了题干论证。   
B项,人口的变化情况为无关项,不能支持题干论证。    
C项,只能解释大汶口文化的迁移,而不能解释龙山文化的迁移,加强力度较弱。   
D项,说明两种文化的迁移均是由于气候的变迁,加强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7题

10、【判断推理】开机:关机

A:上车:下车

B:发烧:吃药

C:地震:逃生

D:入学:考试

正确答案:A

解析:先开机,后关机,开和关的动作都基于同一个机器。
A项,先上车,后下车,上和下的动作都基于同一辆汽车,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先发烧,后吃药,发烧和吃药并不是基于同一物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先地震,后逃生,地震与逃生并不是基于同一物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先入学,后考试,入学与考试并不是基于同一物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