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厌恶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将所要戒除的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行为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型条件反射,达到戒除或减少行为出现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厌恶疗法的是:
A:小王很胖还是喜欢吃巧克力,他的朋友建议他一次吃到腻,以后对巧克力就会丧失兴趣
B:小周害怕手指刮白板的声音,治疗师用录音机连续播放一整天这种声音,以降低小周的恐惧感
C:老赵不爱做家务爱喝酒,他的妻子规定,只要他喝醉,第二天就必须承担所有的家务
D:老吴想要戒烟,他每次想抽烟的时候都会在心里不停地默念“吸烟是不健康的”
正确答案:C
解析:厌恶疗法的定义要点:①将所要戒除的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行为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②戒除或减少行为出现。
A项,小王很胖但是爱吃巧克力,朋友建议他一次吃到腻,并未将所要戒除的行为同某种使人厌恶的行为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不符合要点①。
B项,小周害怕手指刮白板的声音,治疗师为治疗他的症状将这种声音连续放一整天,并未将所要戒除的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行为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不符合要点①。
C项,喝酒和做家务结合起来,达到戒酒的目的,符合定义。
D项,老吴通过提醒自己吸烟的危害来戒烟,并未将所要戒除的行为同某种使人厌恶的行为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2、【判断推理】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政策,要求从小学就开设逻辑课程,否则学生就难以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展开反思、提出质疑,而逻辑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进行反思、提出质疑的习惯,提高相应的能力。
上述议论预设了下列( )项假设。
Ⅰ.除非从小学开始学习逻辑,否则学生难以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
Ⅱ.即使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也有能力理解并运用某些逻辑理论与方法
Ⅲ.学生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展开反思、提出质疑,这本身是一件好事
A:Ⅰ
B:Ⅲ
C:Ⅱ和Ⅲ
D: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是:学生能够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展开反思、提出质疑→从小学开设逻辑课堂。
Ⅰ不是必须假设的,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不等于对价值观进行反思、提出质疑,与题干内容无关,且不学习逻辑也可能能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
Ⅱ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能力理解逻辑理论,那开设逻辑课堂就失去了意义。
Ⅲ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展开反思、提出质疑本身不是一件好事,就不应该让学生去进行,也不应该开设逻辑课堂。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
3、【判断推理】有研究表明,要成为男性至少需要拥有一条Y染色体。3亿年前,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在产生之际含有1438个基因,但现在只剩下45个。按照这种速度,Y染色体将在大约1000万年内消失殆尽。因此,随着Y染色体的消亡,人类也将走向消亡。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
A:恒河猴Y染色体基因确实经历过早期高速的丧失过程,但在过去的2500万年内则未丢失任何一个基因
B:男性即使失去Y染色体也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因为其他染色体有类似基因可以分担Y染色体的功能
C:人类进化过程中,可以找到单性繁殖或无性繁殖后代的方法,从而避免因基因缺失引发的繁殖风险
D:Y染色体存在独特的回文结构,该结构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以保持丢失基因的信息,实现基因再生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人类男性Y染色体含有基因数量的递减速度得出Y染色体约在1000万年内消失,人类也将走向消亡。
A项,恒河猴的基因变化规律不能代表人类的基因变化规律,与题干无关。
B项,Y染色体消失人类也有可能生存,质疑了题干论证。
C项,人类可以找到无性或者单性繁殖的方法,说明Y染色体消失不影响人类繁殖。
D项,Y染色体不会消失,题干结论就不成立,削弱了题干。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阴霾:失意
A:角落:寂寞
B:爆竹:喜庆
C:瑞雪:欢欣
D:滂沱:盛怒
正确答案:C
解析:阴霾和瑞雪都是天气的一种,失意和欢欣都是情绪的一种,而阴霾对失意,瑞雪对欢欣都是用天气来映衬心情,“瑞雪兆丰年”,天降瑞雪给人的感觉可以说是欢欣的。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或者被告是有罪的,或者他是疯子;如果他有罪,则他应该被处死;如果他是疯子,则他应该永远接受住院治疗;如果证据不够有力,则被告不应该被处死。现知,证据不够有力。
那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知:
A:被告应该被处死
B:被告是有罪的
C:被告应该永远接受住院治疗
D:被告既无罪又不是疯子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题干知:
①或者被告有罪,或者被告是疯子;
②有罪→应该被处死;
③疯子→应该永远接受住院治疗;
④证据不够有力→被告不应该被处死。
已知“证据不够有力”,结合条件④,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可得“被告不应该被处死”。结合条件②,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可得“被告没有罪”。结合条件①,相容选言命题否定其中一个选言肢,可以肯定剩下的那个选言肢,可得“被告是疯子”。结合条件③,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可得“被告应该永远接受住院治疗”。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79题
6、【判断推理】稻草人谬误是指反驳者在没有任何证据或推理可用时,偷换对方的论点,然后把这个论点当作是对方的论点并加以推翻的一种逻辑错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反驳中存在稻草人谬误的是:
A:正方:某大学开设了炒作学专业,所以炒作是有益的。 反方:某大学还开设了犯罪学专业呢!犯罪也有益?
B:正方: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反方:对方的观点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需要回答。
C:正方: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反方:你是说你愿意娶一个奇丑的女人?多么荒谬!
D:正方:“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正确吗? 反方:那你说,如果距离不产生美,那能产生什么?
正确答案:C
解析:稻草人谬误的定义要点:①偷换对方的论点;②然后把这个论点当作对方的论点加以推翻。
A项,正方论点为炒作是有益的,反方的论点为犯罪也有益,不符合要点①和②。
B项,只涉及反方反驳正方论点为无稽之谈,不符合要点①。
C项,正方的论点是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反方把正方的论点偷换为外表美不重要,然后加以反驳,符合定义。
D项,正方为提出一个疑问,反方的论点是围绕距离是否产生美展开论述,不符合要点①和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66题
7、【判断推理】人们常常倾向于在答应了某人一个较小的要求后,再答应他在此基础上的另一个更大一些的要求。相反,如果某人一开始就对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那么他遭到拒绝的可能性会大大的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一个隐含前提是:
A:将要求分成两次提的人会更受欢迎
B:人遇到一来就提大要求的人会很讨厌
C:人们觉得提小要求的人比较善良,因此再答应一个要求也无妨
D:通常较小的要求是人们比较容易办到的,而且人们倾向于保持自我的前后一致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前提型题目。题干中说先提较小的要求,再提较大要求容易被接受。如果较小的要求是别人不能办到的,那么小要求有可能被拒绝,或者人们习惯于前后不一,则较大要求依然不会被答应,所以较小要求人们容易办到和人们习惯于保持前后一致性是必要的两个前提。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科研人员发现,鸟蛋颜色与温度有极大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在日照强度较低的地方,深色的鸟蛋更常见;而在阳光强度更高、更暖和的区域,鸟蛋颜色普遍更浅。研究小组认为,颜色更深的蛋壳意味着可以吸收更多热量,从而在更寒冷的环境中具有生存优势。因为蛋中胚胎需要稳定的环境温度,但其自身却不具备温度调节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大杜鹃将自己生的蛋寄宿在一百多种鸟的巢中,为了避免蛋被鸟巢主人赶跑,它们能够高仿出二十多种色型的鸟蛋
B:要孵化出小鸟,适宜的温度十分重要,所以为了保证小鸟能顺利破壳,鸟妈妈只能待在窝里孵蛋,来提高蛋的温度
C:将不同品种的鸡蛋放置在阳光中,颜色更深的鸡蛋比浅色鸡蛋升温更快,而且其蛋壳表面保持较高温度的时间更长
D:蛇、乌龟的蛋大多埋在地下,有隐蔽性,所以是白色的,而鸟蛋暴露在环境中,需要斑纹和颜色做障眼法迷惑天敌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①在日照强度较低的地方,深色的鸟蛋更常见;而在阳光强度更高、更暖和的区域,鸟蛋颜色普遍更浅;②蛋中胚胎需要稳定的环境温度,但其自身却不具备温度调节能力。题干结论:颜色更深的蛋壳意味着可以吸收更多热量,从而在更寒冷的环境中具有生存优势。
A项,指出大杜鹃为了自己的蛋可以成功寄宿在其他鸟类的巢中,可以高仿出二十多种色型的鸟蛋,没有体现蛋壳的颜色与所处地域的温度关系,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适宜的温度对于孵化小鸟的重要性,鸟妈妈通过孵蛋来提高蛋的温度,没有体现蛋壳的颜色与所处地域的温度关系,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颜色更深的鸡蛋比浅色鸡蛋升温更快,其蛋壳表面保持较高温度的时间也更长,说明颜色更深的蛋壳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鸟的蛋的颜色等不同是障眼法,用来迷惑天敌,没有体现蛋壳的颜色与所处地域的温度关系,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
9、【判断推理】交通摄像头:监控路况
A:指纹密码锁:采集指纹
B:电子血压仪:测量血压
C:扫地机器人:净化空气
D:折叠防盗窗:晾晒衣服
正确答案:B
解析:交通摄像头的主要功能是监控路况。
A项,指纹密码锁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指纹开锁,采集指纹只是实现功能的前提准备。
B项,电子血压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血压。
C项,扫地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是扫地,而不是净化空气。
D项,折叠防盗窗的主要功能是防盗,而不是晾晒衣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66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8题
10、【判断推理】青海湖的湟鱼是一种珍稀鱼类。但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大量捕捞湟鱼,导致湟鱼资源量由最初的32万吨,按平均每年0.4万吨的速度减少,至2013年,湟鱼资源量仅为6.8万吨。某专家认为,照此速度,青海湖的湟鱼再过十几年就会灭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专家的观点?
A:《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已将湟鱼列为濒危物种,并采取多项措施进行了有效保护
B:虽然一次性盗捕湟鱼50公斤以上就会构成犯罪,但盗捕者仍在增加
C:一条两斤左右的湟鱼能卖到上百元,这使很多捕鱼者把捕鱼目标瞄向湟鱼
D:刚刚过去的一年,青海湖的湟鱼减少量为0.3万吨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点:按平均每年0.4万吨的速度减少,青海湖的湟鱼再过十几年就会灭绝。题干论据: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大量捕捞湟鱼,导致湟鱼资源量由最初的32万吨,按平均每年0.4万吨的速度减少,至2013年,湟鱼资源量仅为6.8万吨。
A项,将湟鱼列为濒危物种,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捕杀湟鱼的人会变少,湟鱼就不会灭绝,削弱了题干论点。
B项,盗捕者仍在增加,说明捕杀湟鱼的行为仍在增加,湟鱼依旧在大量减少,支持了题干论点。
C项,因为湟鱼自身的经济价值,很多捕鱼者把捕鱼目标瞄向湟鱼,指出了湟鱼减少的原因,补充了题干论据,支持了题干论点。
D项,虽然过去一年中,湟鱼减少量为0.3万吨,低于平均值,但无法证明以后湟鱼的减少量,无法证明湟鱼是否会灭绝,无法削弱题干论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