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研究人员比较了过去3.3万年以来生活在欧洲的人的骨骼变化情况,发现从1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到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人类两种腿骨的强度持续下降,但与奔跑行走无关的上臂骨强度则保持稳定。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农业开始兴起,人类逐渐向定居的生活方式转变,农业兴起导致现代人的骨骼变轻,但之后两种腿骨的强度几乎没有变化。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机械化和城市化对骨骼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研究人员作出结论的假设?
A:在过去3.3万年间,人类的体重总体变化不大
B:从3.3万年前至1万年前,人类的生活方式没有发生重大的改变
C:机械化和城市化发生在农业兴起之后
D:人的骨骼变轻会导致其骨骼强度的下降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根据“农业兴起后现代人的腿骨强度几乎没有变化”得出“机械化和城市化对骨骼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一结论。
A项,说的是人类体重的情况,而题干要论述的是骨骼强度的情况,因此该项与题干无关,不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假设。
B项,从3.3万年前至1万年前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与机械化和城市化对骨骼强度的影响无关,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假设。
C项,指出机械化和城市化发生在农业兴起之后,因为农业兴起之后人类腿骨的强度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以得出机械化和城市化也没有使人类腿骨的强度发生改变,则题干结论能够正确、必然得出,因此该项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假设。
D项,题干中说农业兴起导致现代人的骨骼变轻,但没有说机械化和城市化是否会使骨骼变轻,是否会导致骨骼强度下降,题干结论仍然无法得出,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假设。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的总和,它等于工资和福利之和。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属于劳动报酬?
A:小王超额完成计件任务500件,按单价10元计,公司付给他5000元人民币
B:小王超额完成任务,公司除发一定数目的工资外,给了他两周的带薪假期
C:小王把公司发的5000元用来购买股票,获得了2000元的收益
D:小王完成任务后又加班工作了4小时,公司付给他400元的加班费
正确答案:B
解析:劳动报酬定义的关键信息:工资和福利的总和。
A项,超额完成任务得到的收入,只涉及金钱部分,并非工资和福利之和,不符合定义。
B项,超额完成任务获得工资和带薪假期,是工资和福利之和,符合定义。
C项,购买股票获得收益,属于投资收益,并非工资和福利之和,不符合定义。
D项,加班得到加班费,只涉及金钱部分,并非工资和福利之和,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3、【判断推理】吸管效应:指用一根吸管吸杯中果汁,就能把管子周围的果汁都吸入。比喻在某区域植入某种“吸管”,就能聚集资源,引起明显的区域反应。
下列不属于吸管效应的是:
A:世界石油探矿的常识是,两个矿区的标准距离为一百公尺,中国目前在东海已经勘探了八个油气田,包括“八角亭”新油气田在内
B:随着广州城市功能的向南转移,铁路新客站附近的番禺钟村、南海平洲、三山、顺德陈村等多地的楼价都已被推高
C:某镇整合镇内工业园区资源,凭借其纺织产业的雄厚基础,确立以纺织特色为主攻方向,引导纺织企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实行集群发展
D:某市规划几年内让现代服务业的繁荣搭配便捷交通方式,两者“二合一”,让该市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纷纷向往的繁华地
正确答案:A
解析:吸管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植入“吸管”后能聚集资源,引起区域反应。
A项,只是阐述石油探矿的常识,并未涉及植入“吸管”后能聚集资源,不符合定义。
B项,城市功能向南转移,即植入“吸管”,附近楼价被推高,即引起区域反应,符合定义。
C项,以纺织特色为主攻方向,引导纺织企业实行集群发展,体现了聚集资源,引起区域反应,符合定义。
D项,搭载便捷交通方式,即植入“吸管”,让该市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纷纷向往的繁华地,即聚集资源,引起区域反应,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8题
4、【判断推理】眼睛:光线
A:耳朵:声音
B:草坪:环保
C:山峦:风景
D:航母:航行
正确答案:A
解析:眼睛可以接收光线,眼睛是人体器官。
A项,耳朵可以接收声音,耳朵是人体器官,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草坪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山峦属于风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航母可以航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 ) 对于 汽车 相当于 ( ) 对于 人体
A:发动机 心脏
B:车轮 关节
C:汽油 肌肉
D:方向盘 眼睛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发动机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且发动机是决定汽车是否能行驶的最关键部件;心脏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且心脏是决定人体是否活着的最关键部位。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车轮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且汽车直接靠车轮行驶;关节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但人体并非直接靠关节行走。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汽油为汽车提供动力;肌肉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方向盘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且方向盘可以控制汽车的方向;眼睛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但眼睛并不能控制人体的方向。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6、【判断推理】心理会计是指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加以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且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一套或隐或显的心理账户系统,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心理会计现象的是:
A:整日忧心忡忡的小李将自己全部存款的四分之三用于购买人寿保险
B:小陈已经攒够购买相机的钱,但他一定要等领到年底奖金再买相机
C:小王在两家不同银行都有储蓄卡,但他总是去离家更近的银行取款
D:小刘因公司奖励出游某地感觉不错,后来自费重游此地却感觉不佳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理会计的定义要点:①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加以编码分类;②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A项,将全部存款的四分之三用于购买保险,不符合要点①。
B项,小陈已经有了买相机的钱,但还是要等领到年底奖金后再买,即在心里把现在的钱和奖金进行了划分和分类,现在钱已经足够但不买,符合定义。
C项,小王去银行取款,不涉及心理会计,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两次旅游没有体现出不同的心理账户,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84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79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4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2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
7、【判断推理】由于我国大城市的房价和物价过高,导致生活成本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尤其是对于小城镇来讲,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是小城镇的数倍。这样一来,势必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入。因此,我国仅仅依靠发展大城市来实现城市化,是一条难以为继的艰难之路。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所隐含的前提?
A:大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没有上限
B:所有城镇都得到充分发展才能被称为城市化
C:大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远远大于中小城市
D:要实现城市化,需要让城市充分吸纳农村人口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大城市的房价和物价过高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入,得出我国仅仅依靠发展大城市来实现城市化,是一条难以为继的艰难之路。要使论证成立,需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即在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入和城市化之间寻找关联。D项为真,说明让城市充分吸纳农村人口是实现城市化的必要条件,是题干论证隐含的前提。A项吸纳能力没有上限、C项大城市吸引力大均不能说明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入与城市化之间存在联系,为无关项;B项未提及农村人口,也不是题干论证所隐含的前提。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70题
8、【判断推理】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的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中属于法的适用的是:
A:海关工作人员认为张某有走私嫌疑而对其进行查办
B:检察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对王某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C:李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某售楼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D:公安局局长召开关于提高干警办案质量的工作会议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定义,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
A项,是海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并非国家司法机关,不符合定义。
B项,检察机关是国家司法机关,符合定义。
C项,是李某的个人行为,并非国家司法机关,不符合定义。
D项,是公安局局长的个人行为,并非国家司法机关,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9、【判断推理】油田:汽油
A:伐木场:家具
B:商场:服装
C:农田:稻谷
D:水库:水
正确答案:A
解析:从油田中开采出石油,石油经加工处理(分馏或裂化)得到汽油,即从油田中可以开采出汽油的原材料。
A项,从伐木场中采伐出木材,木材经加工处理得到家具,即从伐木场中可以采伐出家具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商场是销售服装的场所,并非服装原材料的生产地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稻谷可以直接从农田获取,不需要额外的加工,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水库可以存储水,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
10、【判断推理】“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而形成的东虹。
关于虹形成的天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虹和东虹都预示着天空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B:西虹和东虹都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
C:东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西虹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D: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东虹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正确答案:D
解析:虹出现的方位和太阳相对照。暮虹就是东虹,朝虹就是西虹。虹见于东,可见暴雨正下于东方;虹见于西,也就是暴雨正下于西方。因为在温带的天气变化,总是发生于西方,再传到东方的;所以成东虹的雨,已不再来本地;只有成西虹的雨,才是本地降水的前兆。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6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