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道:“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幸运的乞丐
B:温暖的冬天
C:春天的收获
D:诗歌的妙用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讲述了一个乞丐在一位诗人的帮助下得到更多帮助的故事,其中关键之处就在于诗人写的那句诗引起了大家更深的感触和同情之心。故“诗歌”应是这个故事着重强调的。只有D项与此相关,适合作为标题。A、B、C三项均未体现关键词“诗歌”,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也许,谁也不会想到,“握手”这件在当今世界人际交往中发挥着很大作用且畅通无阻的“法宝”,在古代的中国却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众所周知,中国古人常用的见面礼仪是“作揖”,即两人相见,抱拳拱手,躬身施礼,更为隆重的见面礼仪便是跪拜乃至磕头。而“握手”却与丧葬有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握手礼仪是近代从西方传入
B:握手不大可能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C:古人对握手的使用发挥了想象力
D:握手在古代是一个不吉利的动作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握手”这一当今世界流行的人际交往礼仪在古代中国具有别样含义,接着通过对古代中国见面礼仪的介绍说明古代中国“握手”非见面礼仪,而是与丧葬有关。末句“因此”后的“这个意义上”指代的是前句“丧葬”的内容,故空缺句应是在前句基础上推出的结论。D项的“不吉利的动作”最能与“丧葬”的语境构成对应。
A、B两项脱离了“古代握手含义”这一话题,排除;C项的“想象力”无中生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9题
3、【言语理解】所谓历史,通俗地讲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如果从时间尺度来讲,历史是增加了时间尺度标记的现实。而所谓现实,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因此,也可以说从时间尺度讲是标度为零的事实。实际上,如果从时间轴来看,作为时间零标度的现实一直是在持续变动的。这种变动使得时间尺度轴上的绝大多数事实,都飞快地成为历史,只是其所具有的时间刻度是不同的。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均可载入历史
B: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历史史实
C:不同时段的历史仅是记载的时间刻度不同
D:历史与现实的区分主要依据已然或者未然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历史和现实在时间尺度上的区别;接着以“实际上”转折,论述了事实与历史在时间轴上的变化关系,说明现实的持续变动使绝大多数事实都飞快地成为历史。转折后为文段重点,即文段主要是在强调历史是持续、不间断地发生着的。B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A项,“均可载入历史”无中生有且表述绝对,排除。
C项,未体现历史的持续变动性,且“仅是”表述绝对,排除。
D项,“历史与现实的区分”是转折前的内容,非文段论述重点,且由“而所谓现实,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可知,“未然”表述有误,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21题
4、【言语理解】多元的发展机会和自由的成长空间,是时代给予每个追梦人的馈赠;________每个追梦人在前进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________都在推动时代的进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 也
B:但 却
C:如果 就
D:只有 才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第一空前的“;”可知,其前后两个句子为并列关系。“但……却……”表示转折,“如果……就……”表示假设,“只有……才……”表条件关系,均不符合句意,排除B、C、D。A项,前句论述时代给予追梦人的馈赠,“而”引出与之相对的另外一面,即追梦人对时代的贡献,“也”表示并列关系,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2题,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5题
5、【言语理解】在极早期宇宙,有一段高速膨胀的时期,暴胀是由一种被称作暴胀子场的势能推动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宇宙突然胀大到可以包容今天人类所看到的以及更多无法看到但存在的一切的尺度。空间的弯曲被抹平了,暴胀子场中的量子涨落也从亚原子尺度被放大到天体物理尺度。暴胀子的衰变产生的大爆炸的热,而其中的那些量子涨落则导致了物质的不均匀性,为宇宙中的各种物质结构的形成提供了种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宇宙的产生与形成
B:量子的涨落与膨胀
C:物质多样性的起源
D:暴胀子衰变的过程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极早期宇宙,有一段高速膨胀时期;然后介绍了暴胀的原因及影响——由暴胀子场势能推动,宇宙胀大到可以包容今天人类所看到的以及更多无法看到但存在的一切的尺度,量子涨落为宇宙中的各种物质结构的形成提供了种子。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极早期宇宙的暴胀为宇宙的形成提供了条件。A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B项的“量子”、D项的“暴胀子”都是论述宇宙产生和形成过程的一个方面;C项“物质多样性”偏离了“宇宙”这一论述话题。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0题
6、【言语理解】一个有梦想的人,才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有伟大梦想的人,才会去做伟大的事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从哲学角度看,这句广告语:
A: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B: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有一定道理,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有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第一句提到了梦想对人的积极作用,所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是有一定道理的,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项符合广告语的含义。
A、D两项说法明显有误。B项偏消极色彩,不符合广告应传达正能量的作用。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7、【言语理解】一个人得病最深,莫过于病入膏肓而自以为没病。比如古代的蔡桓公,神医扁鹊几次提醒“不治将恐深”,他先不屑,后不理,再不悦,可当身体毛病________时再想医治,已经________。与其说蔡桓公死于病症,不如说死于讳疾忌医,实乃可叹可悲!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现 无计可施
B:发作 无从下手
C:暴露 于事无补
D:显露 无力回天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身体的毛病十分严重了,从而显现出来,“暴露”指露在外面,无所遮蔽。与句意不符,排除C。第二空,句意为蔡桓公病重时再想医治,已经无法救治了。“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或者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填入最合句意。“无计可施”指没有办法可用;“无从下手”指没有任何途径没法着手去办,两项均不含病重无法挽救的意思,排除A、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2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7题
8、【言语理解】艺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是将调查事项作为一个整体,从形式到内涵,由表及里,________,考查其艺术语境、渊源、内涵、象征、法则及其实际发挥的社会功能,同时更关注艺术事项的主体,并从中发现他们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价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浅到深
B:深入浅出
C:条分缕析
D:逐层论证
正确答案:B
解析:“从形式到内涵,由表及里”是由外到内,文段没有体现“由浅到深”,首先排除A。
“条分缕析”“逐层论证”都指逐条、逐点进行细密、有条理或严谨的分析和论证,一般指研究结束后、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分析和论证,或指研究进程中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对某一猜测的论证,两词都不能指对事物的“考查”,排除C、D。
“深入浅出”指浅显易懂地表达深刻的理论、道理,填入句中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3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0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9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7题
9、【言语理解】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销售额增速为近5年来最低,其中方便面销售更是大幅下降12.5%。有研究者认为,低收入退休人员数量上升,是快消品消费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同一资料还显示,与健康、旅游和娱乐等相关的行业,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其中酸奶销售额增长了20.6%。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被认为“健康”的食品。消费者对品质、个性化商品与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不再仅仅满足于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更为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断:
A:快消品消费下滑主要是因为低收入人数量上升
B:酸奶替代了方便面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宠儿
C:方便面在人们心中“不健康”印象逐渐被接受
D: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重心开始转移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有研究者认为,低收入退休人员数量上升,是快消品消费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同一资料还显示……”可知,“主要”说法错误,且文段说的是“低收入退休人员数量上升”而非“低收入人数量上升”。
B项,由方便面销售下降、酸奶销售增长,并不能推出“酸奶替代了方便面”,排除。
C项,方便面销量下滑可能有多重原因,并不一定完全是人们觉得其不健康才不吃,故C项也无法推出。
D项可由末句“消费者对品质、个性化商品与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不再仅仅满足于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更为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正如中国乡村在拥抱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嬗变一样,乡村道德也在剧烈变化的大时代里面临( )。
A:转移
B:转化
C:转型
D:转换
正确答案:C
解析:句中说的是乡村道德伴随着乡村的嬗变也面临着巨大转变。所填词语应与“嬗变”意思相近,“转型”最恰当。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